「那一直搁冰箱里的肉,咋能坏了呢!」
张大妈一边埋怨儿子不晓得节省,一边从冰箱里把肉往外拿。说起这几块肉啊,那得回到年前了。过年那会儿,张大妈的老伴见街上猪肉价格挺合适,没跟张大妈商量,就直接拎了十斤猪肉回了家。
张大妈瞅见老伴买了这么些肉,心里虽说有点来气,不过想到能搁冰箱里,也就没和他多掰扯。
好嘛,这块肉从过年就开始吃,这老两口一直也没吃完。就上个星期儿子回来那阵儿,张大妈又把剩下的肉取出来给儿子吃了。
![](https://img.jasve.com/2024-9/3e3b5bd62862719102346ec169188d1e.webp)
她儿子顺口一问,听说这肉都放了半年多啦,赶忙提醒爸妈最好别吃,肉搁太久了,可却遭张阿姨一通数落。
其实吧,从科学的角度讲,张阿姨觉得冷冻肉本身没啥毛病,可要是在冰箱里放的时间太长或者放得不对,那这肉就可能会「坏了」,长出一些细菌、病毒还有有害的微生物来。
这会儿要是吃进去,很可能对人体健康不利,还可能引发病症呢。所以啊,一般来说不建议大家吃冷冻时间太长的肉类食品,要知道,就算是放冰箱里,食物也是有保质期的。
![](https://img.jasve.com/2024-9/45db21823fe45c430748becf3381caba.webp)
【在冰箱冷冻的肉类保质期有多久,为什么超过不能吃?】
通常来说,冷冻肉就是把牲畜宰杀分割完后,马上展开专业的排酸、快速冷冻等操作,然后放到温度在-18℃以下的地方保存的肉。
在低温环境中,冻肉里本来有的微生物会被急冻影响,它们的存活率大幅下降,这样就能减少肉类滋生细菌的可能,确保放了一段时间后,肉还是健康的。
可得注意了,肉得长时间搁在低温的地方,千万别反复冷冻。反复冷冻的肉,不光会让肉里的水分跑掉,还会让肉里的细菌变多,肉的口感就不好了,厉害的话还会变质呢。
冷冻肉没啥危害,它的制作存储过程挺严格的。一般是把鲜肉预冷后,放到零下 18℃的地方快速结冰,让肉的深层温度保持在零下 6℃以下。在这个温度下,有害细菌基本就不会动弹和繁殖了。
![](https://img.jasve.com/2024-9/ba204e32c3fdd869f55b854bf7646207.webp)
把肉冻起来能让肉的保质期变长些。要是零污染的新鲜肉,在预冷完后马上放到零下 18℃的环境里冷冻,在理想情况下能放差不多两年。
不过普通家庭的冷冻条件跟专业冷冻肉的存储条件差得远呢,综合各种因素来看,家庭冷冻肉能保存 6 个月,就是说买来的肉,最好在 6 个月里吃掉,如果过了 6 个月还吃,也许会有这样两种状况:
营养值变低了
在冷冻的时候,肉类的一些营养成分,像维生素和矿物质啥的,有可能会跑掉。要是长期吃太多冷冻肉,那肉本来有的营养素也许就都没了,就算吃了,也不好给人体补充需要的营养,而且可能吃着味道也不咋好,对身体没啥太大好处。
![](https://img.jasve.com/2024-9/23a6a7910691983bba67c0163327bf93.webp)
2,提升得病的可能性
就冻肉本身来讲,它不至于对健康有害,不过冷冻肉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通常在无菌且低温的环境里存放的冷冻肉,变质的概率比较低,携带病菌的可能也小,就算常吃也不会损害健康。
要是在家里冷冻的肉,没准儿会因为老是拿出来放进去、冰箱消毒没做好,还有别的食物的干扰啥的,让肉容易「坏了」。
要是一直吃这种冷冻肉,那没准儿就会导致肠胃不舒服。变质肉里的一些细菌、病毒会在消化吸收时侵害人体,让得病的风险变高,人就容易有腹泻、肚子疼之类的不舒服情况。
![](https://img.jasve.com/2024-9/5ef43b350310952d3b20e773712e366c.webp)
【研究表明:冷冻肉威胁健康!吃肉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2016年的时候,国外有学者在【Am J Clin Nutr】上发表了一个有关的研究。这个研究对纳入的8451名中年参加者,展开了长达8.9年的饮食随访调查。
![](https://img.jasve.com/2024-9/6b882aed87f02b434e229393457f9bcb.webp)
研究的时候,研究人员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与者加工食品的摄入情况,像包装蔬菜、冷冻肉类这些;还有超加工食品的摄入情况,比如腌制、油炸、膨化类食物。详细统计分析完后,再分别给参与者做健康状况检测。
最后,研究人员了解到,吃加工食品以及超加工食品多的人,体重超标的可能性大,肥胖的几率也高,而且,还会引发像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类跟肥胖有关的病,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https://img.jasve.com/2024-9/45c6355b92c753a069d69d137e6c0350.webp)
医生说,吃肉时能照着下面这几个原则来:
挑新鲜的肉
新鲜的肉里含有的维生素、蛋白质挺多的,适量吃能给人体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让免疫能力变强,机体抵抗力提高,也能切实提升肌肉和骨骼的密度,让身体更强壮。
2、肉得适量吃
咱国家的饮食指南表明,肉类的吃量是有严格规定的,每天吃120克到150克的肉比较好,水产品和禽畜肉可以适当搭配着来,吃肉得注意搭配均衡哟!
![](https://img.jasve.com/2024-9/c5196105e07c92c46a0456e42004aea6.webp)
3、午餐时候吃肉是比较好的选择
早晨时人的肠胃功能不太好,不适合吃不好消化的肉类,不然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肠胃不舒服啥的;
中午吃肉,能给身体供能,让人更有饱腹感,能调进食量,吃了还能长力气,对身体好。
晚上要是吃肉,睡觉时消化的负担就容易加重,好多肉积在身体里,特别容易代谢不正常,使得脂肪、胆固醇堆起来,肥胖的风险也就加大了。
总之,肉吃不对,可能会得病,那些讲究节俭的人,要是冰箱里有放了超过 6 个月的肉,赶紧扔了吧,多吃点新鲜肉,注意控制好肉的摄入量和吃的时间。
![](https://img.jasve.com/2024-9/72fa5505d4df06ef65685a2671022af4.webp)
【延伸:「无肉不欢」有依据,不吃肉或会增加抑郁风险】
【2022 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表明,抑郁症可不是啥稀罕病了,咱国家得这病的人有 9500 万呢,不少人还伴有自杀倾向。特别是在当下这后疫情时期,让精神障碍类疾病的发展更严重了。
好多研究学家为了搞清楚抑郁症咋得的,从社会环境、心理状态还有生物学这些方面仔细研究了一番,最后发现抑郁症这病挺隐蔽的,是好多原因共同作用才形成的。
2023 年,国外的学者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刊物上发布了有关的研究,从饮食方面来探讨抑郁症风险的改变,觉得吃肉可能是致使抑郁症发作的一个因素。
![](https://img.jasve.com/2024-9/524ec692d2e03dbe5f777bf7d67c9b44.webp)
研究人员对14216名中老年参加者的饮食做了筛选,定期记录他们吃肉的频次,还按每种食物每天的摄入量,用g/天当单位来量化。结果发现,在12个月里,那些从不吃肉或者很少吃肉的人,得抑郁症的风险比较高。
![](https://img.jasve.com/2024-9/469a9a4f229f6de1ffd6414ef5887d98.webp)
在后续的研究里,研究人员把素食主义者和食肉主义者的精神状态,还有认知、记忆能力做了对比,证明了吃肉对健康有好处。和喜欢吃肉的人相比,不吃肉的人更难集中记忆力,还比较容易忘事,甚至有时会有轻度抑郁这种带着躯体症状的情况,对中老年人的精神状况不好。
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分析,研究人员最后下了个结论:那些不吃肉的人,抑郁发作的情况更常见,他们抑郁发作的风险比吃肉的人要高 165%呢!
不过,研究人员说了:「吃肉饮食说的是新鲜健康的肉,可不是动物内脏或者加工肉制品。说到肉类和抑郁症的关联,那是因为肉类里有丰富的营养素,就是这些营养物质会引发精神疾病呢!」
另外,不能只凭一项研究或数据就说不吃肉和抑郁发作有联系,任何一种特定食物对身心的影响都不是绝对的,不吃肉和抑郁症的关系还得再深入研究才行。
![](https://img.jasve.com/2024-9/26e9877e015191a13c1fe10c8866c1b4.webp)
反正,肉是人体需要的营养东西,不过吃的时候得留意「保质期」。要是放冰箱里超过 6 个月了,不管多贵都得赶紧扔了,别为了省这点儿东西把身体搞坏了。
:
1.【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 J Clin Nutr)称:像花生酱、冷冻肉串这类超加工食品对我们的健康有危害。2016 - 10 - 15.
2. 「无肉不欢」这话不假!有近1.5万人参与的研究显示:要是不吃肉,抑郁发作的风险会提高165%呢!2023 - 03 -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