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静止性震颤」
为主要特征,常常合并疲乏、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帕金森病患病率是所有神经系统疾病中增长最快
的。国外有学者预计到2040年,全球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将超过1200万人。
帕金森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年龄老化
等因素相关。近年来,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
糖尿病是一组以葡萄糖代谢障碍
为特征的疾病,是最为普遍的的代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约4亿人。
糖尿病的这一病理基础已被证明与许多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比如周围神经病、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等。
近几年,糖尿病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的有关研究成为热点,并且已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联系。越来越多证据提示两者在胰岛素信号传导、线粒体功能、自噬、炎症等过程中存在有密切的联系。
作为两种常见的慢性病,并且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并不少见,我们团队在2015年开始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患者有更多的非运动症状,尤其认知障碍、多汗、疲乏等症状。
如何与这两种疾病更好地共处?
1.
用药
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的用药并不冲突,相反,已经有研究表明部分降糖药物同时可能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或减轻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如二甲双胍、GLP类似物(包括艾塞那肽等),但用药时间需要更加精准地掌握。
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多巴丝肼片,需要在饭前口服,主要是因为左旋多巴主要在小肠上部区域被吸收,同时摄入食物可降低左旋多巴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因此多巴丝肼片多建议在饭前半小时以上口服
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而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多取决于其降糖的原理,如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又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因此建议在餐前15分钟内
口服。而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主要作用是使食物中的多糖无法被吸收而降低血糖,因此推荐随餐服用。
2.
饮食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较低,足够的能量摄入可避免肌肉蛋白分解,应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一般健康的老年人需每日摄入蛋白质1-1.3g/kg,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需每日摄入蛋白质1.2-1.5g/kg
。
但若同时合并有帕金森病,则需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建议蛋白质分配饮食,即将一日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质放在晚上进食
,从而减少对白天多巴类药物效果的影响,但是绝不能不吃蛋白质,每天至少一个鸡蛋,巴掌大瘦肉或鱼肉。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大部分存在静止性震颤,静息耗能增加,尤其是有异动症表现的患者,因此每天需提供更多的热量,因此建议适当进食米、面、粗粮等
。但合并糖尿病患者需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需根据血糖情况适当调整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进食碳水化合物同时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延缓血糖升高,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血脂水平,比如燕麦片代替米粥。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减少饥饿感。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应关注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避免餐后低血压。进食顺序:先吃蛋白质与蔬菜,延后进食碳水化合物时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增幅。
3.
生活方式
运动在糖尿病和帕金森病两种疾病的控制中都是非常推荐的
。首选的运动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能力较差者,可选用低强度有氧运动。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及帕金森患者是安全的,具体形式包括快走、健身舞、韵律操、太极拳、五禽戏等。
需注意的是糖尿病及帕金森病均可能合并有平衡障碍、行走能力的下降,避免跌倒等不良事件,同时需避免运动相关低血糖、低血压等事件的发生。
另外,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周围神经损害,可以适当补充甲钴胺等
。定期到医院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有无周围神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