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拍是手臂的延伸 ,这句话第一次接触网球就听到了,但我对它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每次都是顿悟。
第一次是我看所在俱乐部一个打ITF的小孩训练,每一拍的发力都非常舒展,而且人球距离明显跟我有很大差别,具体说来就是击球点相对身体比我远的多。我想模仿他,试了一下午都不舒服,突然想到,这个黑人小孩,臂展可能是我的两倍了,我不可能参考他的人球距离。在这之后我专门找来了跟我体型相似的职业球员,比如施瓦兹曼、nishioka等人的慢动作视频对比学习,自己的正手发力链顺畅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果意识到球拍与手臂的关系,其实手只是一个连接作用,把球拍的拍面当手,感受拍面的存在,并一步步提高控制力,这就是一个击球动作进阶的方向。下面两个图,感受一下施瓦慈曼与孟菲尔斯的臂展,球拍与手臂的相对关系......
第二次是看几个职业选手的慢动作击球分析视频,我突然发现他们在击球点的时候,网球相对于拍面的位置有很大的差别。这就相当于,如果你用手打球,你可以选择手指还是手掌击球。意识到这一点,再看自己的击球点,我发现我的击球点太保守了,几乎每次都是甜区内靠近拍柄方向的区域(需要观察仔细一点,视频近一点才能看出来)。我去查了一些资料,有一本英文电子书,详细说明了球拍有三个甜点,分别是返回球速最大的点,能量损失最小的点,以及对球拍震动对小的点,还给出了实验方法与经验公式。这种理论打破了下图中warehouse网站的甜区分布理论。
先不论对错,根据这种理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来球选择适合的击球点。比如接对手的平击一发,那我会选择震动最小甜点,确保接发动作的完整。而前场的慢速球,我希望终结这一分,就会选择回球速度最快的甜点,去尽量提升球速。这个做法虽然很理想化,但实践后我发现是有作用的,我不能百分百说自己选择并打中了不同的甜点,但这个认知帮助提醒我,球拍就是自己的手臂,在适当的情境要尽量用合适的部位击球。
最后一个顿悟,是在教学员网球入门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国外的教程,要求初学者先用手打网球,体会上旋的感觉与来球的弹跳,熟练之后再握住拍头的三角区,像打乒乓球那样,打完球,体会对球的包裹与控制。最后才握住拍柄底部上场打小场,从而扩展自己的舒适击球点的范围。这个方法十分奏效,快易网球也有类似的道理,上了不到三节课,许多学员的多球打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