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为什么 400 米被称为最难的径赛项目?

2018-12-07体育

作为某一线城市大学生运动会连续三届非专业组400米第一名,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400米有资格被称为最难径赛项目吗?作为人类最长距离的短跑项目,它有,甚至当之无愧。

原因在于几点:

1,距离。人类全力下的快速跑是有一个耐受极限的,该极限的距离区间大致处于220-300米之间。(具体距离因人而异,但几乎无一例外都在该区间)。因此,全力冲刺下,跑进该区间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乳酸是人体强疲劳剂)就会大量堆积。具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速度下降,姿态变形等情况。剩余的距离,尤其是最后的100米,通常被称为冲刺距离,是运动员克服「在乳酸作用下每跨一步都成倍增加的疲劳感」中完成的。在其他距离比赛中,理应在原速度基础上进行加速的最后冲刺,是400米运动员通过意志力,强行突破人类无氧运动极限才能高质量完成的。这种极限感,是其他距离的比赛中少有甚至没有的。也正因如此,非专业运动员在完成一次高质量的400米之后,极易出现呕吐,晕眩等症状。基础差一些的甚至会引发休克。当然专业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已经磨练出了超越常人的耐受力,基本不会出现夸张的不适反应。

2,技术。(不要以为400米就是单纯的绕跑道跑上一圈那么简单。)在400米中,也是有很多技术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

起跑器的摆放角度(400米的起步在弯道上,道次不同弯道弧度也不同,起跑器摆放角度决定了运动员起跑时的入弯角度,进而影响身体姿态和入弯速度)。

起步时上弯道的步伐(相对于直道起跑,运动员起跑时处于一个相对不稳定且受阻碍的状态,需要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持身体姿态和克服弯道阻力上,而不是一味的向前莽)。

第一次下弯道的准备(渡过起步阶段,就需要维持稳定速度,准备进入第一个直道。这时下弯道就需要注意控制节奏,为直道加速作准备)。

第二个弯道是跑道200-300米的这一段距离,正好处于人体耐受极限的距离。运动员在进入弯道前就要稳定好节奏,迎接即将到来的身体极限并在下弯道阶段控制呼吸和步伐,保证在身体极限的状态下,以最佳的姿态进入最后的直道。(由于人与人之间极限的不同,攻弯技术不同,跑步节奏不同,选手们在这个弯道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最大的,也是一分钟不到的比赛时间内,最为激烈精彩的一段)。

到了最后的直道,运动员们体力耗尽,速度会明显下降。非专业运动员还会出现仰头,摆臂无力,脚跟着地等情况。这时意志力,节奏,身体姿态的控制,摆臂,步伐等等要素成为能否完美完成比赛的关键。好的姿态和节奏,可以让人在极限状态下将相对较快的速度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在高水平比赛中,这样的冲刺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一个选手的基本功。所以在我看来,最后的100米也是极为精彩的。

在距离层面,100米/200米重视速度,不需要考虑人体的耐力极限;800米及以上中/长跑,越来越重视耐力,以确保在更长时间段内保证最优的速度。400米则做到了速度与耐力的「小孩才做取舍,老子全都要」,不愧是径赛中的豪杰。

在技术层面,400米既需要起跑,攻弯等短跑技术,也有中长跑所需的节奏调整体力分配,还多了极限状态时的姿态控制。对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

所以400米被称为最难径赛,确实是当之无愧。(即便是日常训练,我在跑之前都要做好久的心理斗争,在要命还是要成绩之间不断取舍。。。)

但要说最最最难的径赛,400米栏了解一下。(手动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