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的无机化学教授,对实验步骤和标准一丝不苟,对我们的实验报告数据格式斗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我们都觉得她是一个高度精确的人。
后来因为偶然的机会去她们家吃饭,米饭和菜明显做多了太多,她说了句:「今天又做多了!」
她先生从旁打趣:「也是奇了怪,你一个搞实验的人,向来追求精确,半辈子都没没把一锅米饭的量搞清楚。」
她说:「是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做多。」
回到宿舍我和舍友讨论这事,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个能把实验做到极致的人,却不能稍微迁移下自己的能力到做米饭上来,把米饭做到极致呢? 大不了弄个量杯放家里,多少米加多少水,能出来多少米饭,可以盛几碗,修正个几次心里有有数了,也不至于半辈子过去了,还把握不住量啊。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缺点,多看看人家好的,别揪着不好的看——我不是要揪缺点啊,只是没想明白,难受。
也有人说,对一件事擅长,不代表对另一件事擅长——可明明是性质相似,能力也是很容易迁移互通的事啊!
最终说服我的,是一个舍友的看法:「 只是因为她的心思没在做饭上,而且她根本就没有真的想要把心思放这上面。 」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来见到很多类似的事情,也都明白了:
比如你们公司那个副总,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可却是个胖子,嘴上说减肥减肥却一直没减下来,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他没有把真正的心思放在这事上。
再比如你那个屡次栽倒在同一个错误上的下属,每次都给你说「我知道错了」,可其实很大概率上她并不知道自己出错的根源在于思想深处的不重视。
这些 日复一日重复 还有不足的事情,在他们自己真的顿悟之前,你很难通过讲道理让他意识到有问题,因为越是反复重复的事情,人们对这件事的认知就越会形成循环论证的闭环,通过自己的经验否定你的建议,从而本能地排斥其他人提出来的新建议。
在他们发自内心想要改变之前,外人很难动摇他们固有的行为方式,因为不管你提出什么改进措施,他都会在内心给出一个他类似的尝试结果失败的教训说服自己不要采纳你的建议,哪怕等他将来改变之后才发现你的改进措施是对的,他没有意识到之前这个措施对他也是无用的。
打羽毛球动作是错的却听不进改进建议,也是一样的原理,因为他早已重复了成千上万次挥拍的动作,而且他确实也把球打出去了,你这时再告诉他「你的姿势不科学」,即使你告诉他正确的姿势,他的潜意识也更趋向于用「反正我打球就是图个乐」来拒绝掌握更省力、让打球更有乐趣的正确姿势。
不信你带他去打高尔夫或者他没接触过的其他运动,他肯定很乐意听你给他讲正确的姿势,也不可能用「反正我就是图一乐」来搪塞自己——因为在这些新的领域,他还没形成对羽毛球一样的路径依赖。
给你讲明白这个道理,不是为了增添你的优越感,只是让你多些理解和包容,这样可以避免为此生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弄坏了自己的情绪。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一面,他体现在不愿意学习正确的羽毛球握拍上,而你体现在别的某个你还没意识到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