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传统武术里有蹲马步,为什么健身里没有?

2023-04-06体育

都是等长收缩的静蹲,

只是换个名词概念罢了。

举重和力量举有站姿预蹲和底部停顿蹲。

举重还会做静蹲的杠铃压膝,来提升踝关节柔韧性保证杠铃全蹲时候不受限。

也会做杠铃举过头顶的支撑蹲的静蹲训练。

田径有弓箭步静蹲和侧蹲静蹲。

功能训练和康复训练有单腿静蹲和靠墙静蹲。

传统武术中的蹲马步,就是用等长收缩的肌肉收缩方式来练习下肢的耐力以及稳定性。

很多人举铁举的走火入魔,

认为不上重量,不搞强度的力量训练就没有锻炼效果。

只能说太年轻,接触面太狭隘。

目前体育界将肌肉收缩分为四类收缩方式:

向心收缩:

向心收缩是肌纤维被缩短的收缩,比如二头弯举的时候,控制手臂去弯曲的过程中,就是肱二头肌的向心收缩。

离心收缩:

向心与离心是相反的。

离心收缩是肌纤维被拉长的收缩,比如二头弯举的时候,控制手臂去伸直的过程中,就是肱二头肌的离心收缩。

等长收缩:

肌纤维既没有被缩短,也没有被拉长,但却在持续保持收缩的方式。

比如韦德训练法中强调的顶峰收缩。

比如引体挂在最高点保持稳定,就是背部和手臂肌肉的等长收缩。

超等长收缩:

是一种复合型收缩方式,先做离心收缩的控制,再马上接向心收缩的训练,练的是一种牵张放射的能力。

比如杠铃深蹲,你必须先控制好离心下蹲的过程,才能做好向心站起的完整动作,这种就属于超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被大量地运用到自重训练中,比如体操,田径,搏击。

尤其是体操,体操和街健里有大量的等长收缩的训练。

体操不仅要练直角支撑来训练身体的稳定性,

还有吊环上的各种十字,正十字,倒十字,前水平十字,后水平十字,直角支撑十字等。

街健的俄挺,前水平,后水平,人体旗帜等等也是等长收缩。

田径也要练静蹲压腿来保证柔韧性和稳定性。

搏击的比如摔跤喜欢练背桥颈桥这种后侧链的稳定性,传武有扎马步练腿部稳定性。

1.由于它要求的收缩时间很长,所以他本身是一种耐力训练,能强化身体的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

2.由于它通常要求选择在最难的点保持稳定,所以他本身也是一种强度训练,是能提升极限力量的一种强度训练。

因为我们一个动作中,最难的点也就那么一个粘滞点,比如引体最难的是拉到最高的点。比如深蹲最难的是下蹲后再站起的那个点。

既然选择在这个粘滞点保持稳定,那么它本身的强度负荷就是极高的。

3.等长收缩给身体造成的疲劳与损伤是最小的

引起疲劳值最高是离心收缩和超等长收缩。

所以很多运动几乎不做离心的训练,比如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成功后就直接丢杠了,根本不会去轻拿轻放,毕竟考试考的就是你是否成功地举过头顶。

一个是容易引起神经疲劳,影响运动表现的发挥。

另一个是容易造成过多的乳酸堆积,容易引发身体合成代谢,要么运动损伤的炎症,要么增肌增重。这些都是很多运动员不需要的,运动员有自己的参赛级别,并不想盲目的增肌增重。

还有就是由于等长收缩所造成的疲劳最小,所以用这种训练方式来锻炼身体,就能增加更多的训练量和更大的训练强度的安排。

如果你每次训练后身上很酸痛,你可能一周也就3~4练,并且训练时还得花一部分时间精力去处理酸痛问题。

如果你每次训练后身上并不酸痛,那你很可能一周至少能6练。同样的时间内,你能比别人做更多的训练上的努力,你不变强,谁变强?别人一年的训练计划,被你半年就练完了,然后同时你还没出现运动损伤,那么他还能和你相提并论?

4.自重训练要克服自身体重,在三维空间中做位移,必练等长收缩。

一个是前面说的,它造成的酸痛很少,可以做更多的训练努力。

另一个身上总是有太多乳酸堆积的话,会让身体变得迟钝与笨重,影响协调性,影响运动表现。

再就是三维空间中位移的运动给身体造成的疲劳与损伤是非常高的。

大多数运动损伤发生在跑跳训练中,而室内二维平面的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是少于前者的。

所以必须先强化身体和关节的稳定性,稳定性训练主要就是以静态的等长收缩为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打好基础,才能考虑下一步的进阶。

并且身体协调性的建立也需要一个充分的时间,

单次训练的持续收缩时间如果过于短暂,

不利于神经募集与协调能力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