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问题答案是唯一的:吴清源
去年此时,吴师百年,我把身边的职业棋手能聊上话的都问了一圈,他们对吴师的评价,集中在以下两种回答上:
下得不是棋 or 穿越者
回答下得不是棋的,都很坦率地加上一句「因为我确实看不懂吴大师在下什么」
回答穿越者的,会用一种赞叹、唏嘘、惊魂未定的口气强调「简直像一个现代棋手带着一身绝学穿越到那个时代下围棋的」
现代棋手是什么?是道场,无休止的分组小循环、每月大循环、比赛、死活题官子题训练+网棋,每年穿梭各大围棋对弈平台上千盘对局打磨熟练度和棋感+家长放弃工作北漂陪读+价格不菲的职业棋手指导棋和复盘,大环境+财力+天分的结合,才有了现在风靡棋坛的90后世界冠军群。
吴清源学棋年代是啥环境,旧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全凭自己琢磨,以及家里订阅自日本的围棋杂志和棋谱,父亲辞世后去段祺瑞那里讨饭,和段府的其他棋客切磋,然后13岁成为北京第一高手,14—15岁赴日被日本棋界直接授予三段,当时的棋界最高点秀哉让二子赢不下来,事实上自那以后,吴清源说是拜师濑越宪作,考虑到日本围棋的授业环境,吴师应该还是自学为主,濑越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环境(当然这个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然后吴师就靠着这样的环境,把自身实力不断提升,提升到了可以令现在的职业棋手「看不懂」或惊叹「穿越者」的水平,从这个角度说,吴师确实有点穿越者的意思。别人靠训练量,不断与人对弈,老师家长督促练出的技艺,吴师用14岁前的闭门造车+赴日后的、100年前的训练环境也达到甚至超越了。题主问「围棋之神」,吴师就是古往今来所有棋手中,最接近神的那一个,谁都没资格跟他比。
当然他最接近神的一点,是他的年龄,「我总要活到100岁,把该做的事做完」——某次采访,「为了能够再接近真理哪怕只是一步,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自传【中的精神】自序,结果就真的不多不少活到了100岁。
以及私人以为的这一点,
那是围棋史上极为难解,又无人愿意提及的一大谜团,必胜之势,即将2:0领先的桥本宇太郎恶手连连,生生将一盘胜局,以及一场十番棋的成败推到师弟手中。日本棋界为此困惑不已,以致众说纷纭、怪谈连连。「桥本先生该落子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鼓声,妨碍了他继续思考」「当桥本先生思考时,蜘蛛就从房顶上垂落下来,倒挂在他的眼前……」,若果真如此,或许下面这段解释,才是笃信鬼神的日本人,不肯诉诸于口的真相:在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棋手即将彻底告别围棋的当口,数千年来无悲无喜,漠视一代代棋人悲欢离合,自己无动于衷的围棋之神终于坐不住了,玩弄过无数棋坛王者的命运后,棋神将他那点可怜的、罕见的爱投向他最虔诚的孩子:
「为了追随我,你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你压弯了手指,战胜了肺结核,你背井离乡,被同僚排挤、被同胞唾骂,在追求棋艺的大道上,你甚至连做一个世俗之人的资格都可以摒弃,那么现在你到了处境最困难的时候,我不会让你在这里倒下。继续落子,在这块棋盘上,你就是神」
——这段儿是我小时候写着玩儿的,取材自吴大师的第四次十番棋暨与桥本宇太郎第一次十番棋第2局
然后说孔杰,巅峰孔杰,哎呀这个虎扑爱用的定语放到孔杰身上太合适不过了,不光是题主你的棋友,我想很多人都怀念那一段「杰出」的日子。巅峰孔杰意味着什么?只看数据,在2009——2010年间连续进行的三星LG富士通BC卡四大世界大赛中刷出外战外战13连胜,合计18胜2负砍下其中三冠,注意13连胜这个记录,刚刚被柯洁打破哦,想想柯洁今年有多猛。
说棋的话,那段时间孔杰的棋观赏性与质量并存,有条件的话可以去翻当时的围棋天地,当然最登峰造极的一幕还要数LG杯半决赛VS朴永训的那手「致敬秀荣」的「逃死子」
就是101那手,从93到101这一串当真是拍案叫绝
你问和大李比如何,我认为至少是不次于大李的。
但是,古力、李世石、还有今年的柯洁,都曾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内搞出过变态胜率和夺冠率,而曾经的大李,更是不止一次碾压着那时候的围棋界。单比巅峰,我觉得孔杰带给自己人的安心感和给敌人的绝望感,都不次于以上诸位了,唯一的遗憾,是这段美好的时光几乎囊括了孔杰全部的大赛荣誉簿,满打满算时长也没超过两年呀。
所以结论是单比巅峰孔杰谁都不怵,比总体的话还是换个话题比较好。
加一句应景的,2014年11月30日,吴清源去世。
2016年3月9日起,谷歌围棋AlphaGo连胜14项世界冠军得主李世石。
失去了神的守护,人类在冰冷的科技面前,头一次意识到自己是那么的脆弱无助。
很遗憾吴师未能活到亲眼见证电脑战胜人类的那一天,
又或者……这也是天意?
时隔两年,夜深无聊,偷偷加几句。这个回答最近零零散散又有人点赞,八成是吴清源这话题又在知乎被人吵起来了吧。
汉奸这个命题,我自己也被来来回回困扰了很久,资料收集的越多,反而越是糊涂。
真要说起来,还是看了姬轩亦的一篇回复,才勉强想通的呢。
然而从想通到完整描述,又琢磨了很久。
现在的我有自信把汉奸这个问题讲通,但是现在的知乎,现在这个环境,让我没兴趣把它写出来。
虽然这么干有点无耻(取自知乎却不肯在知乎分享),但既不符合民众主流的价值观,也不符合官方传播的价值观(这俩其实是一个东西),一边要被喷,一边要被折叠,这么大的风险,这么惨重的收益比,实在没兴趣掺和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