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荆轲刺秦失败,是否因为他剑术差?

2018-02-05体育

荆轲的名气很大,但是除了刺秦那次外,几乎没有实际的战斗经验。这就跟现在的某些太极大师上擂台似的!

荆轲的出身

荆轲生活在战国末期——如果没刺秦,他可能能活到秦朝,但是历史不能假设,他刺秦了,所以他只是战国末期的人。

荆轲也是名门之后,他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庆封的后代——郑重声明,他家不是卖包子的。

庆封姓姜姓,庆氏,字子家,又字季,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

不卖包子的庆封

姜在当时是齐国的国姓——在西周时期,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所以齐国的王室姓姜。

庆封姓姜,又是齐国大贵族,不用想也知道,和王室有着血缘关系,也是姜子牙的后代。

这么算下来,荆轲也是姜子牙的后代。在当时,庆氏在齐国的势力很大。

那个时候齐国内乱,大贵族崔氏杀了齐后庄公,拥立齐景公。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们联合有权有势的庆氏一起执掌国家大权,崔氏担任右相,庆丰担任左相。

这就相当于崔氏起来造反,造反成功了还得把权力分给庆氏一般,庆氏在齐国的势力之大,可见一斑!

但庆丰不是个喜欢分享的人,他不喜欢跟别人一起执掌国家权力,于是在齐景公二年,就找机会灭了崔氏,独掌齐国大权。

掌了权之后,庆丰有些飘了——我都当老板了,还天天上班,不是傻吗?有一天他去一个家臣家里玩,看到家臣的妻子很好看,就带着自己的妻妾住进了这个家臣的家里,把国家大事全都交给了儿子,自己则专心地和家臣交流夫妻相处之道。

家臣用一个美貌的妻子,换来了庆封一大堆妻妾,不知道是赔了还是赚了!

庆封当了甩手掌柜,但是齐国并不是只有他一家贵族,其他几个大贵族联合起来攻打庆氏,庆丰的儿子被杀。庆封吓得逃到了鲁国,后来又逃到了吴国,在朱方这个地方苟延残喘。

再后来楚国攻打吴国,攻破了朱方,杀掉了庆封,灭了庆氏家族。

荆轲一家子应该是那个时候的漏网之鱼,他们后来移居到了卫国,在卫国定居,并改姓荆,但是也失去了贵族身份。

庆丰生于哪年不详,死于公元前538年;荆轲生于哪一年同样不详细,死于公元前227年。

这样算下来,荆轲生活的年代,距离作为大贵族的庆氏被灭族的年代,差了三百年——所以荆轲可以自豪地说,老子家三百年前也曾阔过。

但是荆轲家也不穷,因为荆轲读过书,练过剑,那个年代,但凡家里能读得起书的,至少也是个中产阶层。

但是跟那些贵族比起来,应该也不富裕。所以荆轲就产生了一个简单而纯粹的梦想——实现阶层的跨越,重回贵族的怀抱。

荆轲生活的时代

这里我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在那个年代,实现阶层跨越的难度以及渠道。

在春秋及以前,贵族都是世袭的,不仅财富爵位,甚至连朝廷的官位也是世袭的。

比如某人是朝廷的大夫,他就算犯了罪,被处死了,这个大夫的职位也要由他的儿子来继承,而不能由天子或国君任命其他人。

当然这只是个一个大的原则,并不绝对,比如前面讲的崔氏把国君杀了,拥立了新君,他肯定就可以做国相了。

他们的逻辑非常简单:给你这块封地,这个职位,不仅仅是让你帮助国君治理国家的,还是让你获取财富祭祀祖先的。

那个时代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祖先赐予的,所以祭祀祖先是最大的事情。如果祖先是非常牛的人,那么就应该享受高规格的祭祀。

为了保证这位很牛的祖先能够享受高规格的祭祀,天子就会赐予这位牛人的后代土地和官位,让他们能够世世代代获取财富,让祭祀永不中断。

比如周武王灭商之后,并没有把商纣王的子嗣灭绝,反而是给了他封地。其依据就是商的祖先汤等人是有功的,所以要延续他们的后代,让他们永世享受祭祀。

周武王还把神农氏的后代,黄帝的后代,尧的后代,舜的后代,禹的后代等等也都找出来,给了他们封地。依据也是如此,神农氏、黄帝、尧、舜、禹等人是有大功的,为了让他们能够永久享受祭祀,所以要给他们的后代封地。

所以在整个春秋时期,阶层都是极其固化的,在一个重大的时间节点,有一个人立了大功,他就有了享受祭祀的资格,他的后代就会有封地,有官职,以此来获取财富来继续这种祭祀。

例如后来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国中,赵国的祖先赵衰和魏国的祖先魏犨都是在当初追随晋文公的大臣,后来晋文公当了国君,并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这些大臣就有了封地。

从理论上讲,在晋国如果没有能够拥有超越晋文公以及他的群臣的功绩的人物出现,就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

所以,在整个春秋时期,底层的人是没有上升渠道的。生下来没有,就一辈子没有。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优势,为了在惨烈的竞争中活下来,各国也不得不刮骨疗毒,进行各种变革,打通了一条非常小的底层到上层的通道。

那个时候也没有科举,这个上升的渠道就是门客!

刺客和门客

在战国时期,一些大贵族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始招揽各种人才,能写的,能说的,能使阴谋诡计的,能打的,能骂人的……只要有一技之长,都有可能在大贵族手下谋得一个吃饭的机会。

如果在大贵族需要人卖命的时候,你正好发挥了作用,就可能得到封赏,获得封地或官职,逆袭为贵族阶层。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门客。

门客也是分档次的,最顶级的门客是谋士,比如商鞅、范雎、张仪、苏秦这些人,一开始都是谋士出身,后来都当了宰相的高位,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可以说是门客的巅峰,能达到这种水平的门客,少之又少,必须得有真才实学。

第二层次是说客,这些都是大喷子,主要是在各国游说,喷完这个喷那个,骗完这个骗那个。其实张仪、苏秦也是说客,只是一般说客到不了他们这种层次罢了。比如说毛遂就是典型的说客,靠着一张嘴取得成就,获得名利。

第三层次是死士。前两个层次,主要靠脑子,到了这个层次,主要靠武力了。战国时期四处打仗,大贵族最缺的就是有战斗力又肯为自己卖命的死士。所以门客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死士。

而刺客,正是死士中最杰出的一部分人。

荆轲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虽然祖上阔过,但那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如果还是春秋时期,他还有可能回到齐国认祖归宗,获得个贵族身份。

但是现在都战国末期了,姜氏齐国早就被田氏齐国给灭了,现在齐国国君姓田,跟荆轲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荆轲想要往上走,只能靠门客这一条路。

而且从一开始,他就不想做死士,他想做的是谋士。

【荆轲刺秦王】中介绍「荆卿好读书击剑」,他首先爱读书,其次才爱剑术。他出生在卫国,首先想到的是游说卫元君,但是卫元君不肯用他,他才去其他国家游历。

赵国时期的门客差不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那个时代,狼多肉少,相比于广大的想逆袭的底层草根,肯收门客的大贵族还是很稀少的。

所以这些想当门客的人,只能一家一家的碰运气,去这家试试,人家不要,再换个国家,换个贵族去试试。

张仪、苏秦都被拒过很多次,尤其是苏秦,被拒绝得多了,都成励志文男主角了。

「懦夫」荆轲

为什么说荆轲的第一目的是做谋士或说客,而不是做死士呢?因为这两者的行事风格是不一样的。

按现在的眼光看,好像给人做死士是一件很憋屈的事,但是在那个年代,上升渠道极其狭窄,任何一点机会都会有人抢破脑袋去争。

想做死士的这些人,主打一个勇字,跟谁干都不能服软,必须把自己「勇士」的名气打出去,才能获得大贵族的青睐,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你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一般进不了大贵族的家门。即使进去,可能也只是一个小人物。

孟尝君手下三千门客,真正能获得封赏的有几个?大部分也只是混口饭吃罢了。

所以对于那些有志于做死士的人来说,「勇」字是他们的一生追求,勇的极致就是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重义轻生死,士为知己者死,你会发现那个年代的人,为了别人的一句话就会抹脖子。

那个年代有个笑话,说两个人相遇,一起去喝酒。买了酒之后,干喝没意思,一个人就说:「咱们俩买点肉吧。」

另一个说:「你身上有肉,我身上也有肉,何必再买肉呢?」说着抽出一把刀,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煎着吃了。

这个一看,他这么猛,我不能被比下去啊,也抽出刀,割了自己一块肉,煎着吃。

两个人就这样,一边喝酒,一边吹牛十三,一边吃肉,大腿上不够就去身上其他地方割,没一个认怂的。

最后俩人把自己吃死了!

这是战国时代的一个笑话,但是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武者群体中对「勇」这个字的追求与看重。

但荆轲不是这样的人,用现在的话讲,荆轲是个苟道中人,他不喜欢跟人干仗,只想混个谋士之类的晋身机会,所以从来不莽。

【史记】中说荆轲「为人沉深好书」。

荆轲曾遇到了盖聂,盖聂在现在的许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被称为「剑神」,他是战国末期非常有名的剑客。

剑神盖聂

荆轲跟盖聂一起讨论剑术,半道上话不投机,盖聂就对荆轲怒目而视,死死瞪着荆轲。

荆轲说,我有点内急,然后起身上厕所,趁着上厕所的机会逃了,不敢再见盖聂。

如果荆轲是想走死士的道路,他在这个时候是绝不能认怂的。相反,如果他跟盖聂相互瞪视,不落下风,这就能成为他出去炒作自己的资本。

如果他真的有自信,上前跟盖聂干一架,不论输赢,只要他能活着走出去,都能一举成名,直接名列战国顶尖武者的行列。

但是荆轲没这么干,他偷偷溜走了,这种做法和韩信忍胯下之辱的套路是一样的。

还有一件事,荆轲游历到邯郸,和一个叫鲁句践的人博戏。所谓博戏,大概就是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跟斗地主似的,带点彩头。

斗地主,各地的规则不一样,博戏这玩意儿各地规则也有差别。

鲁句践说三带二,荆轲说不能三带二,只能三第一,俩人就争执了起来。鲁句践是个暴脾气,起来就骂荆轲,还要揍荆轲。

荆轲说,我要上厕所。又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偷偷跑了。

这种行为在武士圈子里是非常丢人的,如果有志于走死士这条路,必须不能怂。因为你怂一次,万一传出去,一辈子都没有被大贵族看重的机会了。

但是荆轲不管这些,他只想苟着,留着有用之身做点大事。

所以你会看到,荆轲在被燕太子丹选中刺秦之前,是没有什么精彩战绩的。

这些传奇刺客中,聂政以前就杀过人,专诸有过一个人独战一群人不落下风的战绩,唯独荆轲,几乎没有什么实战经历。

他能被燕太子丹选中做刺秦的刺客,靠的不是以前的战绩,而是炒作。

擅长炒作的荆轲

我们前面讲了,战国时代有了一条上升的通道:自荐成为门客,但是这条通道极其狭窄。

大贵族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

你说你自己很牛,人家就必须得用你吗?

你得先有名声,让那些大贵族知道你,他们才会主动来请你。

所以,在战国时期,想要通过自荐这条道路提升社会阶层,炒作就成了重中之重。

其实,一直到科举制度成熟之前,自我炒作一直都是有理想的青年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想想姜太公,自己在渭水边钓鱼,名声却已经传到了西伯侯耳朵里;

想想诸葛亮,隐居在卧龙岗,但是「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的名声可谓四海皆知。

要是不懂得自我炒作,老老实实地钓鱼、隐居,他们的名声是怎么传出去的?

那个年代炒作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果你是武者,来个踢馆,或者杀个人,名声马上就起来了。

比如荆轲如果挑战剑客盖聂成功,他马上就是闻名天下的剑客;比如秦舞阳,就是在十三岁的时候杀了一次人,马上有名了。

但这是武者的炒作之路,荆轲志不在此。所以他走的是文人的炒作之路。

文人要复杂一些,就是通过结交名士,互相吹捧,互相扬名。

所以你看荆轲游历各国的时候在干什么,【史记】中说:「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他在四处结交豪杰名士,通过这些人在炒作自己的名声。

按照【史记】中这句话看,效果还是挺明显的,他游历各国,也结交了不少豪杰。

我们前面讲过,战国时期,底层到上层有了一条上升的通道,但是这条通道是极其狭窄的,只有那些极其有才能或者气运逆天的人才能从这条通道通过。

例如商鞅、张仪、苏秦这些人,别说是在战国时代,即使放眼上下五千年,这些人也都是顶尖的人才。

底层到上层的上升渠道,从古到今是逐渐拓宽的过程。在春秋之前,这条通道几乎是堵死的;到了战国时代,门客这种形式,算是用针扎了一个小孔;后来的九品中正制,把这个洞扩展了一些;再后来的科举制,算是一条相对稳定的上升渠道,也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创举。

扯远了,荆轲很有才能,但是还没有达到顶尖的那种。

从几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他的才能:

他曾经去游说卫元君,但是没有成功;后来他又游历诸侯,但是没有受到诸侯的重用。

再看他结交的人,剑神盖聂,玩博戏的鲁句践,到了燕国又结交了搞音乐的高渐离,还有一个屠夫,而没有什么真正的学问大家。

从这点上看,他的学问甚至比不上后世的刘备,至少刘备还能拜师当世大儒呢,而荆轲的才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学问大家或者掌权者的认可。

这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荆轲虽然爱读书,但是并没有靠读书积累出旷世的才华。

所以他不能像商鞅那样靠着卓越的施政纲领就得到秦王这样的国君的重用;他也没有张仪、苏秦那样的学识和口才,没办法靠游说获得大人物的赏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炒作自己,借一切机会去扬名,期望能打出名气来,有大贵族慧眼识珠,能够三顾茅庐来请自己。

【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和音乐家高渐离,每天没啥事就喝点酒,找个人多的地方一个击筑,一个唱歌,唱完了就嚎啕大哭。

名士放浪形骸,我们可以理解。但从本质上讲,这也不过是一种表演型人格,打着真性情的名义,去刷存在感罢了。

荆轲和高渐离

炒作要有个人设,荆轲的智谋不足以给他树立一个诸葛亮那样「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得天下」的智者形象。

好在他还学过剑术,应该属于那种读书人里剑术最高的;练武的人里,读书最多的。面对那些天天被各种说客洗脑,早就有了免疫力的大贵族,荆轲的忽悠之力未必有用;但是面对一群非常实诚的武者,荆轲的忽悠之力简直是垂直打击。

荆轲在武力方面没有什么出彩的战绩,却靠着结交各种名士,忽悠出了一个武林高手的名声。

荆轲的引路人

有一个人对荆轲的人品和武艺都深信不疑,他也成了荆轲生命中最重要的引路人。

这个人就是田光。田光是燕国有名的豪侠,他和荆轲有一个共同点:文武双全。

战国时期的武士,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莽夫占多数。而田光是少有的博学多识,又武力值很高的侠士。

所以,他对爱读书的荆轲格外看重。

当时燕国被秦国欺负,太子丹就想找个人把秦王嬴政做掉。

太子丹小的时候去赵国做质子,大家知道,嬴政就是在赵国出生的,两个在赵国做质子的王子王孙天然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后来嬴政回秦国当了国王,太子丹却被燕国派到秦国当人质。这个时候嬴政是「一阔脸就变」,对太子丹毫不客气,很不友好。

如果是别人欺负太子丹,他不一定记仇,但是被自己的发小欺负,太子丹就接受不了了。再加上秦国一直侵犯燕国,燕国有了灭国的压力。国仇家恨加在一起,太子丹萌生了强烈的做掉秦王的想法。

有计划就得有人去执行,当时燕国最有名的侠客就是田光,太子丹就去找田光干这件事。

田光说:「我以前是很勇的,但是现在都老成这样了,哪儿还能干得了这种脏活累活儿呢?」

太子丹说:「你既然干不了了,就帮我选一个能干的人吧。」于是,太子丹叫来了三个勇士:夏扶、宋意,还有后来成为荆轲助手的秦舞阳。

田光说,这几个人猛是很猛,但是一个个藏不住杀气,远远一看就是杀人犯,怎么可能近得了秦王的身呢?我认识一个人,喜怒不形于色,是个干刺客的好手。

田光推荐的人就是荆轲。

太子丹非常高兴,请田光替自己去请荆轲,并说道:「这件事很隐秘,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啊!」

田光说好。

田光找到荆轲,非常客气地说,现在秦国和燕国势不两立,太子丹请我留意能够解决秦国之患的人,我就推荐了你。请你去见太子丹吧。

这段话说得很隐晦,并没有提到刺秦之事,重点是让荆轲去见太子丹。所以荆轲爽快地答应道:「谨奉教。」

但是田光做了一件很惊人的事:他当着荆轲的面自杀了。

为什么呢?田光说:「我听说,年长老成的人行事,不能让别人怀疑自己。太子丹跟我说,这件事不能泄露出去。现在我自杀了,再也不会泄露秘密了!」

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害死人啊。

在战国时代,门客相对于大贵族来说,是非常卑微的,于是诞生了很多自我「PUA」的文化,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这句话的翻译过来就是:只要主公你正眼看我一下,把我当个人物,我就心甘情愿地为你去死!

在田光看来,太子丹肯跟他密谋刺秦的大事,那就是看得起自己。自己绝不能让太子丹有丝毫的怀疑,所以他用自杀来报答太子丹。

但是他一自杀,彻底把荆轲架在火上烤了。

荆轲与太子丹的极限拉扯

一心想在谋士道路上发展的荆轲,对当刺客这种事肯定是不太感兴趣的。但是田光当着他的面,为了给这件事保密,自杀了。如果荆轲不答应,那怎么向太子丹交代,怎么向死去的田光交代?

即便如此,当见到太子丹后,太子丹提出了刺秦的计划,荆轲还是说道:「这是国家的大事,我的才能低劣,恐怕不能胜任。」

太子丹也是狠人,直接给荆轲叩头,这简直是「知己」得不能再「知己」了,荆轲再不答应,估计是无法活着走出去的。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荆轲只能答应了太子丹的请求。答应之后,就是一段极限拉扯的时光,用【史记】中的话说就是:「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久之,荆轲未有行意。」

太子丹用各种好酒好肉、香车美女供着荆轲,但是荆轲该吃吃,该喝喝,为所欲为,就是不提去刺秦王的事儿。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太子丹宴请荆轲,找了一个美女鼓琴。荆轲几杯酒下肚,说道:「这美女手好白啊!」

然后太子丹就命人把美女的手剁下来给荆轲玩儿。

这事儿就透着邪性。大家都是男人,当一个男人在路上看到一个黑丝美女,说道:「这腿真长!」大家都知道,他想要的肯定不是有人把这双腿砍下来给他炖肉吃。

荆轲说美女的手好白,太子丹把美女送到荆轲怀里,让他握着那双小手把玩不才是正解吗?为什么非得把手砍下来呢?

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逼宫行为。

太子丹给荆轲的美女已经很多了,多这一个不多,少这一个不少,即使把这个美女送给荆轲,也没啥意义。

但是把美女的手剁下来,显示的是:我为了你一句话就可以杀人,这是一种莫大的敬意,而且是荆轲不得不接受的敬意——不接受,你还能把美女的手安回去吗?

总之,在和太子丹极限拉扯后,荆轲不管愿意不愿意,最终还是踏上了刺秦之路,并带上了自己的助手秦舞阳。

荆轲的武力值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荆轲刺秦失败。一般人认为是因为秦舞阳露出破绽,才导致荆轲刺秦失败。

其实这个事儿,跟秦舞阳真没多大关系,而是荆轲的真实战力不高。即使是他和秦王嬴政一对一互砍,也打不过嬴政。

我们来看【史记】里的记载: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首以摘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当时的情景是,荆轲左手拽住了嬴政的袖子,右手拿匕首刺,但是没刺中。嬴政扯断袖子,挣脱了。

嬴政想拔剑,一时拔不出来,荆轲拿着匕首追着嬴政砍,砍了半天嬴政毫发无伤。

后来嬴政把剑拔出来了,七砍八砍,把荆轲给砍死了。

荆轲被杀

我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个搏斗的画面,荆轲不是被侍卫杀死的,而是被嬴政给砍死的;一开始优势在荆轲这边,但是嬴政拔出了剑马上就实现了反杀。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他俩几乎都是一对一。

我们不敢说嬴政的武力值一定比荆轲高,但是至少荆轲对嬴政没有碾压级的优势。

如果说是因为秦舞阳露出了破绽,让嬴政早就起了戒心,嬴政根本就不可能给荆轲接近自己,抓到自己袖子的机会。

事实上,秦舞阳的小错误,早就被荆轲给化解了。

【史记】中记载:

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悃。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武阳所持地图。」

秦舞阳确实露出了惶恐的神色,但是镇定自若的荆轲只用一句话,就把这件事给揭过去了。嬴政根本就没有因为秦舞阳的惊恐而戒备,荆轲就是偷袭失败了,被嬴政反杀。

这也就可以印证我们前面的观点:荆轲的胆识是有的,他真正的才能是在谋略和外交方面,但是战力并不是顶级的——当然,他的谋略和外交才能也不是顶级的。

荆轲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

那么问题来了,荆轲明明刺秦失败了,为什么名声那么大,被誉为史上第一刺客?

这是因为他刺杀的是秦始皇。

秦始皇这个人,功绩是很大的,但是历史上喜欢他的人真不多。

他活着的时候,是灭六国的暴君,被灭的六国贵族无不想推翻他,打倒他;

因为他的高压统治,甚至秦国人都不喜欢他,也想推翻他;

汉朝是在灭秦的基础上建立的,肯定不喜欢秦始皇,秦始皇依然是反面典型;

再后来儒家思想占据了主流,那些儒生会喜欢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吗?

从哪方面讲,在历史上秦始皇都是一个暴君。

所有想要打败他的人,都希望寻找到一个反抗暴君的英雄。

可是翻遍历史书,你会发现,在嬴政当上秦国国君,开始扫灭六国之战之后,能够给秦国带来巨大麻烦的英雄人物几乎没有!

即使是后人念念不忘的楚国名将项燕,给秦国造成的伤害其实非常有限!

等到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人起来了,秦始皇早死了。把他们放在秦始皇的对立面,成为抗击暴君的英雄,似乎也不太合适。

这个时候,人们突然发现,曾经有一个人曾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对秦始皇挥击匕首,追着秦始皇砍,这不正是现成的抗击暴君的英雄吗?

荆轲成名,并不是他的行为真的对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而是他被作为一个反抗暴秦的精神图腾,一代代地被拔高、被神化!

结语:

荆轲这个人,就像一个到大城市打拼的小镇青年,其实并没有什么家国理想,他不过是想挣大钱,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只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阴差阳错地掺和进了一件历史大事件中,成为了名垂千古的史上第一刺客!

但是这对他本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