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16岁少女登1元纸币,44年现状如何

2024-02-26社会

2017年,扬州大学副教授凌裕平前往贵州进行考察,积极发起一系列扶贫帮困活动。他穿越险峻的山林,踏着坑洼不平的泥路,来到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

这次行程的目的之一是实地探访并了解「人民币少女石奶引」的真实情况。

1978年,16岁的石奶引身穿侗族盛装去赶集,那份青春的美丽和气质超凡,让她被采风的画家侯一民迅速记录下来。

不久,她的精致侧颜被印刷在第四版一元人民币上,成为离人民币最近的女子。然而,这一奇妙的际遇似乎并未给她带来太多改变。

40年后,凌裕平见到年近花甲的石奶引,不禁感叹:「‘人民币女孩’现在是不是缺人民币啊!」

石奶引一家因交通不便,常年生活在贫困之中,四口之家的年收入只有区区两万元,生活艰难,入不敷出。但是,她的生活状况是否有所改变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石奶引,侗族少女,1961年出生于贵州从江县庆云乡。她家中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她是家中的长女,从小就承担起了家务和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

寨井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到处都是生活困难的贫困户。由于家庭人口众多,石家连温饱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接受教育了。

石奶引说:「我小时候家里非常穷,连上学的钱都没有。后来村里开始扫盲活动,我去了听了几天课,才学会了认自己的名字。」

石奶引,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子,她的美丽无需过多的修饰,只需青山绿水的滋养,便能展现出她那独特的魅力。她的柳叶眉弯弯如月,瞳孔晶莹剔透,皮肤细腻白皙,鼻子挺拔小巧,仿佛从自然中汲取了所有的美好。

而她那一头乌黑浓厚的长发,更是如丝般柔顺光滑,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在她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清纯动人的气息,这使她成为了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

每当有人谈论起她,都会忍不住赞叹:「都是女孩子,她咋生得这般好看!」

石奶引不仅拥有一副甜美的歌喉,宛转悠扬,动人心弦,而且她的织布技巧也令人赞叹不已。她用家中积满灰尘的织布机,经过一番修整,成功地令其运转起来。

此外,她还虚心向村里的阿婆阿婶请教,融合成一套独特的织布手法。侗族小姑娘通常喜欢色彩鲜艳的布料,石奶引也不例外。

她从鲜花和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亲自调制染料并浸染布匹。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错误,石奶引终于染出了色彩鲜艳且不易褪色的布料。

石奶引凭借独特的织布技艺,制作出越来越受欢迎的布料,每次集市上售卖,都是一抢而空。这不仅让她挣了不少钱,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吸引了寨子里的其他姑娘前来拜师学艺。

然而,石奶引并未趁机敛财,她无偿传授织布技巧,只为帮助他人,她的善良和热心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这个初春时节,石奶引和同寨的姑娘们一起在市场上热闹非凡,虽然她只是简单地挽着丝线,但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刺绣的热爱,而她的热情和耐心也使得她的技艺得以传承。

在集市上闲逛的是一位备受瞩目的美术家,他名叫侯一民。侯一民曾师从陈小溪,对于中国油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厚的功底。

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曾在建国后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1977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为了满足国家对于民族特色和艺术性的要求,人民币的设计需要包含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元素,同时要求正面图案必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形象。

侯一民先生作为中国油画领域的重要人物,自然成为此次人民币设计的重要参与者。

作为设计小组的一员,侯一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寻找灵感,他踏上了旅途。在好友的建议下,他带着背包,来到了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厚的贵州。

正当他在洛香镇赶集日的喧嚣中漫步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停下了脚步。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人,他们挑挑拣拣,讨价还价,热闹非凡。

侯一民背着画板,穿梭在人群中,专注地寻找着那张能让人心动的面容。突然,他的目光被几个穿着侗族服饰,头戴银饰的姑娘吸引住了,她们的笑容如同花儿一般,显得干净又迷人。

侗族少女,中间一位与他四目相对,微微点头,浅浅一笑。这一笑如同阳光明媚,直射侯一民心底深处,使他的大脑短暂空白。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侯一民激动地问。女孩有些惊讶,她第一次遇到如此直接的「搭讪」。只见她的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如同春日桃花般娇艳欲滴,明媚又温暖。

侯一民眼睛亮了起来,握紧拳头,更加坚定,这便是他一直在寻找的那张脸。

"侯一民突然间冒出了一个有趣且新颖的请求,他问石奶引是否可以为她画一幅画。石奶引有些惊讶,但还是爽快地同意了。

侯一民拿起笔,流畅地在画板上勾勒出石奶引的侧脸。他的动作迅速而果断,没有半分犹豫,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张栩栩如生的侧颜画像就呈现在眼前,其精美程度完全不逊色于现代的照片。"

石奶引的画像,她眼眸如秋水般清澈,额宽饱满,鼻梁挺直,嘴角挂着一丝微微的微笑。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简单但别具一格的发髻和大大的圆形耳坠。

看到自己的画像,石奶引的眼睛闪烁着惊喜,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她用侗族语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然后拉着姐妹们离开了。

虽然被要求当众画像有些尴尬,但对于石奶引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没过多久,她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了。

在1983年,22岁的石奶引通过相亲认识了佰你村的石学海。两人的性格相似,兴趣相投,很快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婚后,他们育有一双儿女,相互扶持,互相体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石学海家庭经济困难,兄弟姐妹众多,粮食短缺,家中甚至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孩子出生后,夫妇俩倍感压力。

他们深知不能让孩子受苦,于是石奶引重新拾起织布的手艺,努力补贴家用。为了购买织布机,石奶引向熟人借钱,幸好手艺未丢,织布和刺绣挣得的钱不仅偿还了织布机的费用,还赚了一些粮食钱。

自从石奶引投身手工制作,她的手从未停歇过。从裁剪、染布到刺绣,她的工作日程从早到晚,没有片刻的休息。为了完成客人的订单,她甚至要熬夜刺绣,让眼睛红肿不堪。

由于长期把手浸泡在水中,她的双手不再光滑白皙,而是变得皲裂暗沉,满是厚厚的茧子。冬天来临,她的手还会生出冻疮,又痒又疼,皮肤一片片脱落,十分恐怖。

少女时期的无忧无虑,青春与美丽的时光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家庭的压力和责任,让石奶引学会了坚持,却也失去了曾经的美丽。

石奶引,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多年默默地为家庭付出,不求回报,不为人知。直到1987年的春天,她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4月27日,第四版人民币发行,其中的一元人民币采用了石奶引的侧脸作为图案。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竞相探寻这位画像女子的真实身份。

小山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所以当人民币新发行的消息传到这个山村时,已经是很久以后了。一天,邻居家的孩子拿着新版的一元人民币,兴奋地欣赏着。

恰巧这时,石奶引路过。男孩看着手中的纸币,又看了看石奶引,眼睛瞪得老大,突然跳起来,兴奋地对石奶引说:「姐姐,这张钱上的人是你吧!」

石奶引接过纸币一看,图案中的人确实有些像自己,虽然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美丽,但还是有七八成的相似度。然而,现在的石奶引已经不再年轻,美丽的容颜也在悄悄逝去,与画中年轻貌美的女子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石奶引看到这幅画,心中涌现出一股熟悉的感觉,那是一种回忆的痕迹。她回想起了十几年前,16岁那年,在集市上挑选丝线的时候,一个陌生男子叫住了她,为她侧身画了一幅画像。

对普通人来说,自己的人脸能够被印刷在纸币上,是一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对石奶引而言,她却并不希望太多人知道这件事。

尽管她心里明白,但是对外,她一直装傻充愣,从不承认画中人就是她自己,只开玩笑说大家都认错了人。甚至她的丈夫和孩子,她也没有向他们透露过这件事情的真相。

随着一元人民币的广泛使用,石奶引作为其中的侗家女形象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村民们纷纷拿着新币,与石奶引的形象反复比对,给石奶引一家带来了不少困扰。

无奈之下,石奶引只好承认自己就是画中人。这一消息如同长江水,迅速传播到了各地的村庄和城市。媒体团队蜂拥而至,争相采访石奶引,这个封闭的小山村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村干部决定趁热打铁,在村内外张贴了大量关于石奶引的海报,讲述她与一元人民币的故事,使得「一元人民币上的侗家女」名声大噪。

随着更多人对未知的好奇心驱使,石奶引所在的村庄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使得当地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变化为许多当地居民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机会,其中不乏因为石奶引而受益的人。

然而,石奶引本人的生活并未因此得到改善,家庭条件仍然十分艰难,人多地少的状况使他们难以通过农业获得足够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在过去的16年中,石奶引及其家人一直领取着低保,被村里认为是低保户的代表。然而,2012年,低保户的申请标准有所提高,这意味着只要家中有田地,且有青年劳动力者,就不再符合低保条件。

因此,石奶引的两个子女不得不离开大山,到城市打工,很少回家。石奶引则与老伴继续在山间生活,同时照顾孙子孙女,并耕种田地以补贴家用。

2017年,扬州大学的凌裕平教授被一元纸币上的侗家女故事深深打动,他专程前往贵州,与56岁的石奶引相见。

经过多次研究,凌裕平教授发现,贵州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然而,石奶引家的土地很少,无法依靠种植水稻致富。

因此,凌裕平教授建议石奶引在稻田中养殖泥鳅和黄鳝,以增加额外收入。为了激发当地民众的积极性,凌裕平教授甚至主动捐赠了泥鳅类的苗种,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试验。

凌裕平教授设立扶贫基金,教授村民养殖知识,帮助他们在种植粮食的基础上增加收入。石奶引一家就是受益者之一,两年内,他们的年收入从原来的2万增长到6万,实现了三倍的增长,成功脱贫并奔向小康。

如今,虽然石奶引已经61岁,但她对生活的追求并不是金钱和名利,而是希望儿孙平安,家庭和睦。她的生活态度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