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德国气候特使:各方需共同合作,以达成更具雄心的COP29成果

2024-11-23社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届缔约方大会(COP29)已经接近尾声。由于在气候融资议题上仍没有出现突破,会场内外的气氛越发紧张。在巴库体育馆蓝区内,许多人聚集在代表团展区外,高呼「万亿而非千亿」(trillions not billions),敦促全球北方国家提供更多气候融资,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而在谈判场内,主席国于11月21日上午公布了关于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减缓、公正转型、【巴黎协定】6.2条等主要议题的新版案文,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观察人士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融资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存在,各方正在会场内就相关表述展开博弈。
德国气候特使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近几日的行程越来越紧张。新京报记者多次试图约采,但由于摩根行程紧张,采访时间几度进行了调整。最终,11月21日上午,记者在COP29主会场外对摩根进行了专访。在会议间隙接受采访的摩根表情略显严肃,但她仍利用休息时间耐心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谈及当前争议最大的气候融资问题时,摩根表示,发达国家已做好准备发挥带头作用,但是也需要其他有能力的国家作出贡献,这样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支持。「我们知道这很难,但我相信我们能够找到解决方案。」摩根说。
对于本届气候变化大会能否达成预期成果,摩根表示,大会结束前会有且必须要有一个结果,确保国际社会加速减排、增加可再生能源、转型脱离化石燃料,以及达成一个新的国际气候融资目标。「我对大会结果保持乐观。我们必须共同合作以带着一个更具雄心的结果离开这里。」摩根边走边说,「我们非常关注目前提出的文本,这也是为何我必须回到会议室了。」
当地时间21日凌晨,大会主席国发布了关于气候资金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的第一版案文。关于案文,分析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存在巨大分歧。对于气候融资问题存在的分歧,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公约】和【巴黎协定】是谈判的基石,希望大家都能够维护【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原则、目标和严格授权,在尊重和遵守这些的前提下寻找共识,共同推动大会取得成功。
11月20日,德国气候特使詹妮弗·摩根在COP29大会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发达国家准备好动员更多资金,但希望其他国家也参与其中
新京报:大会已经进入原定会期的最后两天,目前谈判进展如何?你认为在大会结束前会达成一些结果吗?
摩根: 在这次大会结束之前,绝对会有而且需要有一个结果。我们正在为此而努力。这一结果需要确保我们加快实施在迪拜达成的减缓努力,并找到一种全新的国际气候融资方法。
发达国家已经准备好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但是,为了超过过去承诺的1000亿美元目标,我们需要其他有能力的国家也作出贡献。在这里,我们和中国以及其他海湾国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知道这会很艰难,但我相信我们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新京报:中方日前公布,自2016年以来提供了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的南南合作气候资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你怎么看中方的这一做法?
摩根: 我们确实看到了中国为国际气候融资作出贡献的积极信号。然而,确切的贡献是什么仍相对不清楚。我们都知道,所有发展中国家都被邀请自愿报告其气候融资情况。我们非常希望看到中国在这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新京报:二十国集团(G20)近日发布声明,敦促各方承诺提供更多新的气候资金。G20的排放占到全球的80%,他们作出这一声明,是否表明本次会议可以在气候融资方面实现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
摩根: 我认为是的。G20认识到所有可能的国际融资来源,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当前的气候融资并不仅仅是国家的贡献,还包括私营部门的参与和多边开发银行的支持。如果G20能引领并向前迈进,那么我们将在这方面取得成功。
新京报:随着会议接近尾声,抗议活动在展馆外越来越激烈,抗议者呼吁全球北方提供「数万亿」而非「数千亿」的资金。你对此有何反应?
摩根: 发达国家准备提供公共资金,并动员更多的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重点关注气候适应以及其他对最贫困国家极为重要的领域。但如果其他国家也参与其中,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我们知道中国对我们有很高的期望,但我们同样对中国也有期待。作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之一,拥有领导力的同时也需承担责任。
11月20日,德国气候特使詹妮弗·摩根在中国角的边会上发言。新京报记者 谢莲 摄
中欧若能良好合作,有望达成一个好的结果
新京报:美国此次大选后,新一届特朗普政府未来可能退出【巴黎协定】,因此越来越多人提出中国和欧盟应在国际气候行动中承担领导角色。你怎么看?
摩根: 作为欧洲,我们正在努力成为第一个气候中立的大洲。我们将其视为我们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并对此非常重视。我在这里与中国的同行进行了许多建设性的对话,我们听到他们说,希望在这里取得雄心勃勃的成果。目前,各缔约方正在制定下一阶段的国家气候计划或者说NDC(国家自主贡献),我们也期待看到中国提出一个强大的、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之上的NDC目标。
新京报:两天前,第十届全球气候变化智库论坛及中德「二轨」对话成果发布会在中国角举办,中德双方的学者专家也进行了分享。在当前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和德国之间有哪些具体的绿色合作实例?
摩根: 中德之间有许多形式的合作,包括「二轨」对话,这让我们的专家聚在一起,解决一些棘手的,有时是有争议的问题。他们也在分享最佳实践。近期,我们接待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德国,了解我们如何有序地逐步淘汰煤炭。我们还有转型对话。去年夏天我去了中国的江苏进行了考察,我们同意推进电网和储能等方面的实际实施,以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
这些都是非常务实且具有积极意义的合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相互学习、提升雄心。对于我们两国来说,气候风险都很高。在中国,洪水等自然灾害在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在德国和欧洲,我们也面临着相似的风险。因此,我们有着强烈的共同利益需要携手合作。
新京报:你多次提到必须保住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但世界的窗口正在关闭,而明年将是【巴黎协定】达成第十年。你认为世界还有机会保住1.5摄氏度目标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一届COP大会我们必须实现哪些目标?
摩根: 首先,气温每升高0.1摄氏度都会有很大影响——它意味着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胁,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因此,我认为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非常坚定地支持1.5摄氏度目标,这也是【巴黎协定】中达成的共识,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一条通往我们星球的安全通道。
在本届COP大会上,我们需要发出明确的信号,表明我们正在减少排放。我们需要落实阿联酋共识,将可再生能源增至三倍,并转型脱离化石燃料。这也是欧盟呼吁全球淘汰未处理煤炭,停止新的煤炭项目的原因。
我们还需要在国际气候融资方面实现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并找到公平的方法。所有这些都很重要。而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们将在这里讨论这些问题。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我认为欧盟和中国之间,以及地球上最贫穷国家——他们才是真正站在气候变化第一线的人——能实现良好合作,我们有很好的机会达成一个好的结果。
新京报:所以总体来说,你对本次大会的结果持乐观态度?
摩根: 我保持乐观。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带着一个雄心勃勃的结果离开这里。我们非常关注目前摆在桌面上的文本,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回到会议室。
新京报记者 谢莲 巴库报道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