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扛百吨重晶石」「步行十里抬油杆」「部长请客吃窝头」……在油井井场,胜利油田「最美五老」「银龄讲师团」宣讲员牛洪洞用亲身经历为青工们讲述着当年会战的场景。
像牛师傅这样的「银龄宣讲员」,在胜利油田共有224名,这些老同志虽然不能冲锋在前、奋战一线,但在优良传统教育中,又找到了新舞台。他们奔忙在百里油区,把「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传递给每一个新胜利人。
胜利油田老年服务管理中心成立以来,不仅关心退休老同志的衣食住行,还鼓励和引导退休老同志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全面为老同志搭建「老有所为」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为企业生产增效积极贡献「银龄」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银龄行动」,把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胜利油田有16.4万名退休职工,油田把他们作为石油事业宝贵财富,多方面搭建老有所为舞台,组建银龄宣讲团、记者团和顾问团,支持鼓励老石油守好传统、讲好故事、带好新人。
「银龄宣讲团」,讲好石油老故事。
为了让老石油讲好胜利故事。油田按照「有热情、有经验、有威望、有精力」原则,遴选「银龄宣讲员」,成立专项课题组,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为他们打磨各自的宣讲绝活。有集邮特长辛兴民,讲述唯一一枚以「胜利油田」命名的特种邮票背后的故事;九二三厂第一批女工从女同志视角,讲述「铁姑娘」顶着暴雨护油样的生产;亲历孤东会战的付玉新,在孤东海堤讲述「四两馒头二两土,一碗稀饭半碗泥」的创业往事;常年与油井打交道的牛志民,讲述「一把管钳引出的18个问题」严细管理。为了让老同志讲得顺畅,年轻人听得方便,油田采取小规模、小间隙、小场地的方式就近就便开展,井场边、值班房、树荫下、楼宇旁,处处都都是石油精神的微课堂。依靠银龄宣讲员,每年组织各类宣讲400余场次,听众8000余人。
「银龄记者团」,传播身边好故事。
老石油不仅传递好优良老传统,更能讲好胜利新故事。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很多有写作爱好的老石油,喜欢写点东西,以文传情。油田顺势而为,建立了 「银龄记者」人才库。组织、邀请老同志参观油田发展建设现状,在企业各类媒体开辟栏目,刊发老石油作品。受到幸福生活的鼓舞,老石油将组织温暖、企业发展、城市文化、邻里好事诉诸于笔端,定格于镜头,发表于媒体,不但找到了自己抒发感情的平台,更找到了弘扬正能量的新舞台。72岁的王守华,至今已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累计发表文章1660多篇,实现了从「我为祖国献石油」到「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华丽转身。
「银龄顾问团」,书写胜利新故事。
老石油常年与油井打交道,很多人练就了一身的产油气、带队伍绝活,把这些手艺传下去,成了他们心心念念的事。油田把老同志作为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多层次聘任老同志担任党建顾问、思想顾问、技术顾问。这些银龄顾问与基层单位、一线职工结成志愿服务对子,常年帮助他们一线解决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管理、现场技术操作等各方面难题,在「传帮带」中找到了老有所为新天地。「中国年度十大国匠」、中国发明创业奖获得者代旭升退休9年来,签约徒弟91人,创出成果400多项,6人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奖,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老同志有故事、胜利有舞台、精神有传承、员工有干劲,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老同志依然余热生辉、干劲不减。上万名油田离退休志愿者组成的70余支「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百里油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美好生活加油」。
新年伊始,代旭升创新工作室早已忙碌起来,代大师和他的徒弟们正热烈的讨论着……
不久的将来,又一项新成果从工作室走向井场,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银龄」力量。(胜利油田 李艳 郑延杰 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