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停车场并不罕见,但大都是针对机动车收费。不过,「生意人」是很会开发市场,很会念生意经,考虑起赚钱门路来,那是无微不至,无所不能。
这不,电动自行车停放也开始收费了。在这件事上,广州开了先例。据网友爆料,广州某地惊现电动车收费停车场。对此,网友热议:只要能赚钱的,能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
当然,收费如果符合标准,有相关文件许可,有相关收费税收发票的话,虽然这钱赚得让人感到有些「不让人待见」,但或许也无可厚非。但是,事实如何呢?
我们继续来看一下网友爆料内容——
广东广州一位网友发帖称,在当地花鸟虫鱼新世界附近,看到一个针对电动自行车的停放收费场地,据称,收费价格为2元一次,停放时间为24小时(一天封顶最高2元)。
停车场收费确实也是「明码标价」,场地告示显示从11月25日开始收费。而且还醒目标识「一车一杆,撞坏赔偿2000元」字样。更重要的是,人家停车场还注明不承担车辆管理责任。有网友说,这也就是说,停在这里,就是占地盘费用,车辆丢失和损坏概不负责了!
对此,有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我们不承担管理责任,但是停车场安装了摄像头,可以提供监控录像。
爆料者称,该收费停车场附近并未发现相关物价部门的审批文件。另外,有车主要求停车场提供收费发票,管理方工作人员回答很直接:
「我们没有发票,需要发票可以换别的停车场。」
那么,如此设置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到底合理不合理?管理方负责人表示,停车场是承包给私人管理的,对方有权收取场地使用费。
那么,把场地承包下来,然后设置成电动自行车收费停车场,合不合法?希望有关部门给予解释和答复。即便有批准文件,那么,收费不提供税务发票,自然也是法规不允许的,这样的停车场,收费就不应该那么「名正言顺」。
随便一个公共区域租下来就可以私人收费?那么,这样一来,还有什么所谓的公共区域?真正的公共区域或许会被挤压得越来越少,而群众生活成本也只能回越来越高,这样,无形增加了群众的生活压力。广州开了先例,但我希望,其他地方不要跟风,还是应该把更多空间还给公益还给群众。
客观现实的生活环境中,确实越来越多了一些收费项目,不得不感叹一些人的经济意识,那实在是强!电动自行车有了收费停车场,火车站安装上了收费按摩椅,医院配备了病号家属陪护床,还有收费轮椅等。
为群众服务的公益性免费场地和设施在一些地方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收费项目。表面上看是自愿消费,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关键是,免费服务的场所和设备找不到了,或者不让用了。
对此,各位网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