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突发6.8级地震,西部战区空军某部派出运输机紧急驰援。与此同时,记者在中部战区空军某团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官兵同样严阵以待——
「我们时刻准备出征」
■李昕洋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宋子洵
该团运-20整装待发。李昕洋 摄
1月7日上午,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正在召开战法创新研讨会。
「报告!」突然,一名作战值班员推门而入,向主持会议的团长汇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事发突然,团长立即中止研讨会,并要求值班员马上通知各飞行大队抓紧研判灾情态势,随时准备出动。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大家要及时关注和收集震区情况。」
几分钟后,包括团长、团参谋长和各飞行大队大队长在内的所有飞行骨干,在飞行保障指挥室集合完毕。
出动几架飞机?
飞哪条航线?
目标机场有无降落条件?
……
获准列席旁听的记者第一次遇到这类突发情况,心头满是问号。
不多一会儿,这些问号就被全部拉直——一份详实的飞行预案已经摆在桌面上。
「啥时候出发?」记者向身旁的一名大队长询问。
「随时能出发,只等上级命令!」这名大队长介绍,作为一支列装运-20的拳头力量,这些年,他们早已把枕戈待旦、闻令而动植入血脉、形成自觉。
一个「能」字,听得记者心头一热。这个充满自信的回答,彰显的是「大国鲲鹏」的实力与底气。
「让咱往哪儿飞,咱就飞到哪儿!」此时,一名老飞行员接过话茬。对他来说,最难忘的经历就是发生在去年夏天的一次紧急救援任务。
当时,正在家中休假的他,一直留心各媒体播发的新闻,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当看到国内某地发生灾情的报道后,他第一时间拨打电话,向单位了解情况,随后匆匆买票返回部队。
果然,这名飞行员回到单位不久,该团便接到指令:运送任务兵力紧急驰援。
飞行三大队大队长告诉记者,团里专门设立了新闻小组,负责搜集、汇总、研判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记者事后了解,该团有4名休假的飞行员看到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的新闻后,第一时间与单位联系,并主动提前归队。
「更多时候是备而不用。」一名飞行教员对记者说,有一年,媒体刚刚报道一则重大国际新闻,他们当天就紧前展开任务规划,对沿途可能经过的国家尤其是交战地区态势进行综合研判,遴选最优备降机场,同时研究优化机舱内部布局,确保能安全带回更多同胞。
第二天晚上,他们依令驾驶运-20前推至国内某机场,做好随时飞出国门的准备。
「在机场停留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在研判任务区域的局势发展、天候变化和可能遇到的情况,很多飞行员都是穿着装具入睡。」这名飞行教员说,「虽然上级最终决定派其他军种单位出国执行任务,但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随时奉命出征!」
此言非虚。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鲲鹏」紧急驰援武汉;汤加火山喷发后,「鲲鹏」星夜兼程运输救灾物资……他们都做到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出动,搭建起一条条「空中生命线」。交谈中,聆听一个个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细节,记者感到,「箭在弦上」已是该团官兵的常态。
「无论升空与否,都要时刻准备好。」该团团长告诉记者,列装运-20之初,他们执行一次重大任务要提前较长时间准备。现在,接到任务,部队随时能出发。其间的变化,源于日复一日的练兵备战——
近年来,该团大抓实战化训练,实现低气象条件起降、大航程跟进空投等高难课目训练常态化,先后赴高山、岛礁、远海等地区实施空投空降,提升全域作战能力;改进训练方式,引入模拟仿真、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提升战训耦合度,缩短训与战的距离……
「时刻准备出征,必须有与之匹配的能力素质!」说罢,团长又忙了起来。
直到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该单位时,正式的任务命令仍没有下达。但远在雪域高原的震区,正源源不断涌来各方救援力量。举目远眺,机场上该团严阵以待的运输机让记者相信:「鲲鹏」出击,使命必达!
记者感言
为这样的战备状态点赞
■张科进
这条新闻,是记者在采访期间意外抓到的一条「活鱼」。当时,我们正列席旁听该团召开的研讨会,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正是这意外的一幕,让记者感受到这支部队「时刻待战」的战备状态,以及「随时能战」的过硬实力。于是,我们原汁原味地把这段见闻记录下来,希望能对其他单位有所启示。
「把重大新闻事件当预令」,是该团抓战备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采访中,从团长、大队长到普通飞行员,大家都谈到了这一点。由此,该团官兵时刻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绷紧备战打仗这根弦,既拓宽了视野,又深化了练兵,进而形成一种好习惯,一举多得,值得点赞!
管中窥豹。「把重大新闻事件当预令」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正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日常养成、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该团才能形成支撑「时刻准备出征」的强大能力,从而更好完成各项重大任务。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基层一线部队要像该团这样,增强战备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始终保持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戒备状态,推动练兵备战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落,做好「战争在今夜打响」的准备,确保随时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