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应激反应!
科学家评估动物是否能感知到特定情绪的方法之一是观察大脑活动,并将之与人类进行比较。
猫咪大脑中有关情绪产生的区域,与人类高度相似 [1] [2] 。
![](https://img.jasve.com/2024-2/054d0f8cf362ac1df998e67842e5ab8e.webp)
猫脑对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反应同人几乎一样,这决定了它们或许有着和人类一样,能体会到幸福感、欣快感。
同样地,它们也有明确的恐惧、焦虑和挫败感 [3] 。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观察人类药物和在人身上发生的特定脑区损伤是否同样影响着猫咪。
抗抑郁药物丁螺环酮 Buspirone 作用在猫咪身上时,猫咪会对主人产生极度的依恋,有学者专门吐槽过这个现象:
![](https://img.jasve.com/2024-2/9e840010e18bf66a8f9d6c9044f4a4bd.webp)
也正因此,不少学者认为猫咪会有抑郁症。
小毛米看起来吃喝不愁不用上工,其实背地里也有不少烦恼。
![](https://img.jasve.com/2024-2/548bd57a0262215f276aceafcc1a2851.webp)
造成猫咪产生抑郁情绪甚至抑郁症的情况,多来自 压力(Stress)与挫败(Frustrate)。
猫行为学家认为,当一只猫经历超出它们控制的事情时,压力与挫败就会产生,进展为抑郁情绪。
想想两脚兽也这样,一旦事态失控就会焦虑烦躁...
比如我一直不提倡的激光笔逗猫,就是因为长期捕捉不到实物而产生挫败。
![](https://pica.zhimg.com/50/v2-3e46ad55087d2d427d6cf218b8d25c1d_720w.gif?source=2c26e567)
常见的压力与挫败事件一览,请各位铲屎官可以逐项排查:
猫抑郁也会有一些典型症状:
一、刻板行为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些新闻,比如动物园的狮子在笼中不停绕圈,专家诊断为抑郁。
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刻板行为,在产生的机制与抑郁症高度重合 [4] [5] 。
你可能经常见到猫咪干了一件什么错事或者被主人训斥后突然舔了自己一口,没错,猫咪最常见的刻板行为就是过度理毛——逮着一块儿使劲舔。
甚至能把自己舔秃噜皮:
![](https://img.jasve.com/2024-2/f9d0f92738bb51d8fc8224387025c5f6.webp)
再比较常见的是一直追逐自己的尾巴,固然这种行为很可爱,但如果高频率出现这种「永动猫」的情况,还是要引起铲屎官的注意。
二、退缩行为
你可以理解为「蔫了」。
当小猫咪不再呼噜噜与活跃时,你要知道它并不快乐,也有可能是经受着某种病痛。
![](https://pic1.zhimg.com/50/v2-1c6a73cdbe6e41152ac0bac22c92e7c3_720w.gif?source=2c26e567)
常见的退缩行为如下:
比较典型的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6] 。
比如有些人会因为猫咪上床而大声训斥并拍打猫咪,久而久之会让猫咪对床这个一直处在自己生活环境中的物件感到压力,进一步延展性地压制自己的探索欲,让自己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
三、性格改变
有别于「蔫了」,性格改变可以表现为更富有攻击性或痴呆,这与抑郁引起的大脑结构变化有关 [7] 。
四、饮食失调
相较狗狗而言,异食癖、厌食症、暴食更容易在猫身上出现。
![](https://pic1.zhimg.com/50/v2-54b59f55611053eba2f2317050901949_720w.gif?source=2c26e567)
这与饮食经历有关,无法保证稳定的饮食、长期的饥饿或者在吃粮过程中受惊都有可能产生饮食行为的失调。
如果你的猫咪体重短期内增长或下降,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
那么,我们又怎么去减少小猫咪的压力和挫败呢?
![](https://picx.zhimg.com/50/v2-fb6581233b22794a321becc1bdd85f5e_720w.gif?source=2c26e567)
首先是保证空间及资源。
舒适自由的环境能够让猫咪「零压生活」。
尽量为猫咪提供足够大的生活空间而非笼养,保证这些圈定好的空间里没有易倒易碎品和容易误食的细小物品。
垂直空间对猫来说同样重要,有条件的一定要买一个好一点的猫爬架。
为猫咪提供足量的猫粮和水,均匀分布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
同时尽量减少环境噪音和频繁地灯光变换,这对你和猫都很有必要。
其次是保证精神生活丰富。
无聊更容易让猫抑郁,猫咪的大脑也需要放松和锻炼,但是它们握不住笔,所以不能填数独。
相比数独,我们有更丰富的刺激手段:
- 运动: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天用逗猫棒(最推荐的玩具)陪猫活动半小时
- 模仿狩猎:在房间的一些角落藏下冻干等零食,让猫咪主动寻找,每天更换地点
- 猫抓板:最省事且低成本的排解物件,养猫家庭必备。
最后是保证稳定。
对猫而言,陌生环境就像RTS游戏中战争迷雾覆盖之下的区域,充满不可控性:
![](https://img.jasve.com/2024-2/cd7788aa0812e4c3d8ac08eac9554573.webp)
养猫家庭应该尽量减少搬迁移居次数,如果却有必要,可多陪伴猫咪和使用镇静类药物。
对于无法避免的家庭成员增减,同上。
新宠物进家时,切忌上来就让俩陌生家伙碰头。
要把新宠与原有猫咪分隔开至少一周,慢慢减少二者之间隔阂,给彼此以缓冲。
目前市面上最靠谱的猫咪安抚药品是费利威,没有之二。
费利威的原理是释放一种让猫咪感到舒适的信息素,让它觉得周边环境是熟悉的、属于自己的。
![](https://img.jasve.com/2024-2/b883f12b1e399c4f03fee3cc62633854.webp)
如果信息素+安抚都解决不了问题,那就需要使用 猫专用的精神类药物 了。
到这一步,看文章没有任何意义,老!实!就!医!
希望全天下的小毛米都能没心没肺,长命百岁。
![](https://img.jasve.com/2024-2/da9fd478ce0a7da2fe913611e49ea6e3.webp)
以上
参考
- ^ https://cat-brain.org/
- ^ Lowry C A, Lightman S L, Nutt D J. That warm fuzzy feeling: brain serotonergic neurons and the regulation of emotion[J]. 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 2009, 23(4): 392-400.
- ^ Levine E D. Feline fear and anxiety[J].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 2008, 38(5): 1065-1079.
- ^ Cooper SJ, Dourish CT (eds). Neurobiology of Stereotyped Behavior.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 ^ Cooper SJ, Dourish CT (eds). Neurobiology of Stereotyped Behavior.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 ^ Maier SF, Seligman MEP.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 and evidence. J Exp Psycho1 1976;105:3-46.
- ^ Landsberg G M, Nichol J, Araujo J A. 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 a disease of canine and feline brain aging[J]. Veterinary Clinics: Small Animal Practice, 2012, 42(4): 749-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