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越大越不服管,【论语】的这句话,能解决90%的亲子沟通问题

2021-12-02亲子

01

朋友最近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服管了。

我也深有同感。

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有主见,以前那个呆萌的娃,再也回不来了。

路上看到别人家的两三岁萌娃,忍不住想去逗一逗。

回头看自家的娃,怎么就没小时候可爱了呢?

小时候,孩子眼里就是妈妈最可爱,妈妈说得对。

现在,动不动就开启「我不听我不听」的闭关模式。

但是,孔子的这句话,让我开始反思亲子沟通的方式。

02

【论语】第一章最后一节说: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怕别人不理解你,怕的是你不理解别人。

这句话即便是日常看到,也会用来安慰自己——

不要担心别人看不到自己的才华。

但最近我发现,这句话帮我找出了亲子沟通的关键所在。

想一想我们日常和孩子的沟通。

早上,我们会催促孩子:快点,快点,你该出门上学了。

孩子回到家,我们会提醒孩子:你该做这个,该做那个……

平常跟孩子聊天,也总是习惯说:你最好……

在这些日常生活里,更多是父母在告诉孩子该怎么做,用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孩子,但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心里认为什么更好, 大多数父母,毫不知情。

身为父母,一直在做的,是在试图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而并非知道孩子的想法。

我们患的是,娃不知己。

而从未患过,己不知娃。

03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里,讲到的第五个习惯 知彼解己 ,与【论语】的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说「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这里,作者提到沟通里的一个基本顺序:先人后己。

首先,是知道对方怎么想。

其次,才是让对方知道自己怎么想。

书里讲到一个例子。

一个父亲说:我不了解我的儿子,他不愿意听我说话。

作者问:你是说,因为孩子不肯听你说话,所以你不了解他?

作者温馨提示: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就要去听他说话。

父亲在恍然大悟后说:我很想了解他的情况,可是为什么他不听我的话呢!

作者无奈地总结——

这个人根本就不知道儿子在想什么,却一直在用自己的想法来评价儿子。

想要了解别人,最根本的方法是倾听。

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却就是这个倾听。

其中,尤以移情倾听为最高层次和最难级别。

什么是移情倾听?

不带自我,不以改变对方为目的,而是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的倾听。

很多育儿书籍讲到亲子沟通,基本都会谈到这个方法。

孩子和我们抱怨一件事情,我们并不需要告诉他正确的解决方式,而是了解他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他有什么方法,他需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孩子抱怨上学无聊,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式地就开始说教,上学多么有用,不上学会有多糟糕。

孩子说和朋友闹了矛盾,我们也常常是习惯式地给出建议,却没有问过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04

当我回想过去和孩子聊天的时候,更多也倾向于给建议,而很少有在认真聆听。

从心底深处,我将自己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我认为自己有更多的经验,看过更多的书,我应该是一个引路人。

尽管我有时候也会告诉自己,我要去了解孩子,但一到有分歧的时候,心里就不免更加趋向于给建议,因为简单,因为省事。

当我深刻去理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时,我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

但,还不晚。

在今后的亲子关系里,我会努力地做到「±」式谈话。

而实现这些的最简单方法,是问问自己,我现在和孩子聊天——

是在「我知娃」?

还是「让娃知我」?

05

我越来越感谢孩子来到我的身边,让我看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人生bug和偏见。

孩子在帮助我成长,她让我知道,光亮所在之地,温暖所在之地,而我值得,再去努力。

每个人来到这世界,都是为了被看到、被肯定。

支持孩子,而非带领孩子。

人生有那么多难题,人生也有那么多惊喜,和孩子走在一起,难题一起面对,惊喜一起分享。

这样的人生历程,足够以后回味,足够温暖漫长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