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聚焦家庭养育环境,2024家庭教育蓝皮书出炉

2024-03-04亲子
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家庭的养育环境如何?近日,由问向实验室和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联合出品的【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家长为孩子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养育环境,尤其是在各种类型的成长支持,创造温暖的情感环境等方面表现突出。但也有部分家长在育儿时存在过于焦虑的现象。
聚焦家庭养育环境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近百万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相对全面的数据收集,蓝皮书调查了2023年各类中国家庭的养育环境,并从家长、孩子、教师的视角深度研究、分析了家庭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品质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报告显示,不少家长在认知上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但在情绪与行为上却无法跟上,呈现出「知行不一」的局面。
在认知层面,75%家长认同拥抱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65%家长赞同应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在情绪层面,80%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表现感到焦虑,60%的家长时刻担忧孩子出现意外。而到了行为层面,45%的家长经常过分插手孩子所做的事。
爸爸和妈妈,男孩家长和女孩家长,谁更焦虑一些?针对这一问题,报告显示,焦虑问题在爸爸中更为普遍,男孩家长比女孩家长更容易焦虑,综合而言,男孩的爸爸最焦虑,对孩子的行为干涉也最普遍。在学段分布上,初中生父母最容易焦虑,且干涉行为最多,亲子互动温暖度最低。
报告显示,小学阶段,家庭教育会为孩子身心健康打下基础,初中阶段,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最大,是最关键的时期,到了高中阶段,家庭教育的保护作用则明显减弱。
此外,对于「教育孩子,是‘夫唱妇随’好?还是‘慈父严母’好?」这一问题,报告指出,相较于「互补」式教育,夫妻双方在教育风格上保持一致,对孩子心理发展更有帮助。
「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
蓝皮书的发布,也引发了教育学界的高度关注。
结合蓝皮书的研究成果,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卢勤指出,当今家庭环境面临着几大冲突: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期;交往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家庭养育环境值得社会关注,因为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种子的生长。」卢勤说。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看来,家庭养育环境在此前的教育研究中极易被忽视:「教育之前必须有养育,养在前教在后。父母对整个家庭养育环境的塑造包含三个因素——经济基础,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孩子欢乐成长的必要条件;陪伴时间,父母陪伴子女时间的长短和质量,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性格和观念的形成;教育理念,正确恰当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好助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于家庭的养育环境以及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学术研究仍有待提高。期待这本蓝皮书能推动家庭养育环境的建设,从而提升更多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表示。
据问向实验室创始人张蓝心介绍,自2015年以来问向实验室一直不断验证和迭代应用模型,并将应用研究真正落实到具体场景当中,旨在科学系统地解决场景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我们坚持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处,不仅要从下游帮助每一个已经出现了问题的家庭和孩子,还要从上游去归因,从根本上改变整体环境。基于蓝皮书的研究成果,我们已研发完成问向学生关爱·家庭教育系统平台,并通过全国40余个区域教育部门落地应用。未来,问向实验室还将继续围绕家庭教育创新与教育模式创新在内的诸多前沿问题展开一系列数据分析与解决方案应用研究,为中国家庭教育发展提供更多建议。」张蓝心表示。
作者:王星
文:王星图:本报资料照片编辑:王星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