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自述:抑郁的孩子,大多是遇到了这三道坎

2023-11-23亲子

知乎上有位妈妈求助:女儿得了抑郁症,我游走在崩溃边缘,我该怎么办?

(图源网络,侵删)

她说,女儿在高中时有天情绪突然变得很奇怪,不愿意去上学,还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面。

问她原因,说不喜欢这个学校,给她换到了其他学校依然没有改变。

后来,带她去看了医生才知道她得了抑郁症。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情绪坏的时候,把妈妈当成仇人一样来骂;

必须要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如果不满足就会把家里的东西都砸一遍,躲在房间里几天不出来。

妈妈说:这些事令我很痛苦,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很累,我真怕自己撑不下去。

然而,一位叫刘华伟的精神科医生却这样回答她:

很多家长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无法理解儿女,认为一个孩子不应该抑郁,孩子很可能是单纯的厌学。

这样的理解常常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的话言外之意就是:所谓的青春期抑郁、空心病,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在替父母生病。

追溯原因,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心理」就已经在孩子的心理健康上埋下了病根。

特别是孩子「生病」的三道坎,每一道都离不开父母。

第一道坎: 父母不接纳

曾经有一位校长讲了这样一件事。

学校有一个男孩,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他却在高二下学期放弃了读书。

他对他的班主任说:「我不想活了,活着没有意思。」

后来,老师将情况告诉妈妈时,却得到了决绝的回答:

「老师你不用管,他只是给他不想学习找借口。」

其实,当时男孩的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妈妈却还以为他在找借口。

我相信,当一个孩子说「不想上学」的时候,80%的父母都会认为孩子有点作,然后便是忽视。

正是这种「不被理解、不被接纳」成了孩子生病的源头。

前不久,看到一个网友写了这样一段话,令人心痛:

最心酸的是我跟妈妈说我得了抑郁症,我妈说「你那个样子哪还会得抑郁症?」

那时候整宿整宿失眠,我那么难受,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诉她,她冷嘲热讽的样子却让我顿时失去信心。

无奈之下,我独自去看了医生,拿到抑郁证明后,希望她能关心我一下,但是她却连问都没有问。

当一个孩子开始抑郁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内心的压抑,而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那份不相信和不接纳。

孩子的成长,父母不应该将自己视作「盲人」,而是带着「眼睛和心」去看见孩子,去观察、去重视、接纳和解决。

抑郁并不是小孩子的「无理取闹」和「矫情」。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疾病,最需要的是足够的正视和包容理解。

特别是需要来自最亲密的人的共情,父母一句「我理解」,就能为他们带去莫大的精神鼓舞和支持。

要知道父母的每一句「我理解」,就等同于对孩子说「我爱你」。

第二道坎: 父母的「爱匮乏」

一个叫石头的男孩子是独生子,从出生就是外婆在带,直到上幼儿园才被父母带到身边。

但是,在幼儿园里,石头胆子也很小。

当时焦虑的妈妈就频繁地拉着石头去社交,不管他害不害怕。

然而,到了石头五年级,情绪就开始不稳定了,常常因为很小的事生气或者难过。

比如老师批评其他人,他会觉得肯定也是在批评他。

而且时不时会问妈妈「你爱我吗?」,但是好像无论妈妈怎么回答,他都不满意。

其实,当孩子总是问「妈妈,你爱我吗」时,是因为父母无法给他安全感,所以才会反复去确认自己是否是被爱的。

这是源自于父母给的爱太「匮乏」,让孩子有一种不被爱的危机感。

曾经有调查发现,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几乎都是「家庭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婚姻不和」或「童年不在父母身边」这三种情况的一种或者几种。

而在这些情况下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不被关注。

就是这种缺少爱的状态,很可能会成为让其抑郁的最大诱因!

家庭问题研究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写过一个案例:

一个男孩的父亲是一位显赫的医学专家,一年之内有八个月的时间在外奔波。

有一次小男孩生病了,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转,医生也找不到原因。

这时候,男孩的父亲从国外赶回来,刚一回来,孩子的病情就好转了。

不久之后,因为父亲又工作外出,男孩又生病了。

这时候史蒂夫建议这位父亲:让父亲增加亲子时间。

父亲为了治好孩子的「心理疾病」,调整了他的工作性质,不再外出,每天都会抽上半个多小时和孩子玩耍。

每个周末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玩,做亲子手工,不久之后男孩就没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

男孩生病,其实就是潜意识里希望得到关注。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

而要缓解这些现象,必不可少的是心理营养:

其一,被无条件地接纳;

其二,被看成最重要的,至少在出生后的一百天里。

0-6岁最重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关键词是「陪伴、关注和回应」。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给孩子「留」点时间,多陪一陪他;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回应,而不是忽略他。

父母爱的流动才能塑造最「健康」的孩子。

第三道坎: 父母的「过度关注」

几天前看到的一本叫【你好,小朋友】的影集,记录了40年前的孩子现状。

40年前的孩子:

那时候没有昂贵的娱乐设施,孩子们玩的都是踢毽子、抛石子、跳房子……

没有上不完的补课班,闲暇之时孩子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撒欢、奔跑,过的是无忧无虑的童年。

现在的孩子:

他们的学业繁重,被关在家里、教室里,每天不停地学习、写作业;

各种补课班、兴趣班,会让孩子累得直接在桌子上睡着;

考试考不好,父母的各种批评、压力接踵而来。

看了这些,让我深深感觉到孩子身上有一种无力感。

特别是有些父母习惯性地将分数当成追求的目标,抬高自己的期望,让孩子生活在被控制的牢笼里,真的就像一把利剑,刺穿孩子脆弱的心灵。

孩子的问题也从内向、话少、懂事,转变成了自卑、焦虑,甚至自我消沉。

孩子的人生,本不该是一场被操控的「傀儡」悲剧,应该是有温度的旅行。

父母不要让焦虑驱使孩子前进,更不能让孩子背负我们的不舒服,而是要用温度化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阻力。

蒙台梭利说过一句话:

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我们不能代替他去经受成长,也无法扫清所有障碍,解决所有问题和困境。

让孩子自己去「掌握」人生,才能让他活得积极又阳光。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教育最难完成的事,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自愿并热切追求知识的人。

从小,父母卯足了劲地为孩子创造生活,努力地给孩子打造理想的未来,却在孩子说「我需要你」的那一刻又忽视得很彻底。

这就是为什么,在父母眼中的「我为你好」最后变成孩子怨恨父母的源头。

因为心灵不相通,永远无法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健全」。

孩子的成长期是既敏感又寻爱的过程。

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加气站」,会让孩子有底气、有勇气。

父母抓住「有度」的育儿方式,才能塑造孩子的「心灵国度」。

所以:

要当好孩子身边的「报警器」,能在孩子需要时及时出现;

做好孩子的「能量官」,用关注和回应帮孩子找到价值;

给孩子一个不被束缚的成长环境,他会还你一世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