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把宝宝带到一岁以后交由孩子奶奶抚养,等三岁再接回妈妈身边带,对宝宝心理会有什么影响吗?

2022-04-08亲子

想知道对宝宝心理有什么影响,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问题:

1、奶奶是如何抚养孩子的?(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2、接回妈妈身边后的生活如何?(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

3、孩子自身的气质类型是什么样的?(对外界环境改变的敏感性)

一、当代年轻父母不可避免面对的选择——隔代教育

对于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年轻家庭来说,生活带来的重担让两口子都全职外出工作养家,很难做到对低龄儿童的长时间陪伴,养育精力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尽管每个父母都想精心呵护、培养自己的孩子,可还是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父母来带,这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

而隔代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就基本决定了宝宝成长早期会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在当前社会中,隔代人中接受过系统家庭教育理念相关学习、培训的比例无限趋近于0,他们基本都是用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去处理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都不用你们操心!我们以前那么难不也把你拉扯大了?你看你们现在不也挺好的吗?」用类似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宝宝,丝毫没有注意自身存在已久的一些养育漏洞,比如:

1、过度溺爱型

这种类型的隔代家长,在面对类似孩子由于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倒在地的情况,不会鼓励孩子自己克服困难, 而会急忙赶过去扶起孩子,询问情况,甚至还会引导孩子把责任甩给无辜的「地面」:「都怪这块地不平,把我们家的小宝贝都绊倒了!我们一起踩它这个坏东西!」

受到这种理念影响的孩子,大多比较自私,没有责任意识,喜欢「甩锅」,听不懂「好赖话」,逐渐更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极度自负的心理。

2 、亲力亲为型

这类长辈喜欢把手伸的特别长:宝宝要干什么,必须亲自出面,不给宝宝锻炼、学习的机会。比如孩子拿起墩布想要擦地,老人觉得孩子擦的肯定不干净,事后还得自己重新「返工」,还不如让孩子放下,让自己来干。

类似的情况孩子经历的多了,自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信任,同时对家长有了极大的依赖心理:「没有奶奶我肯定干不好这件事。」

3 、棍棒教育型

老一辈人大多都经历过这种教养模式,只要犯错误,别的不说就先挨上「三十大板」,通过严厉的惩罚措施让孩子长记性,避免犯错。在有些情况下,适当的严厉确实对教育孩子有所帮助,但这种场景出现的越多,孩子就会变得越「皮」,甚至开始为了逃避惩罚而衍生出撒谎、隐瞒等表现,并拉开和家人的心理距离:「反正他们又不会走近我的内心听我解释,以后我也不想再跟他们说了。」自闭、自卑等心理特征开始逐渐凸显。

4 ,开放民主型

这种模式应该是现代年轻父母采用较多的模式,也是当代育儿理念更为推崇的模式。在隔代家长中很少看到:在大多数传统隔代家长眼中,孩子更像是「附属」,没有必要考虑他们的独立想法、意愿、情绪等等,因为这些隔代人自己从小可能就没有经历过「民主」,所以用他们的视角来看几乎很难理解,甚至认为给了孩子权利就是「反了天了」,让自己的权威受到侵犯,根本不会考虑尊重孩子个性的情况。

二、在父母身边,就一定会比隔代亲人更好吗?

上面提到了,年轻父母因为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大多数都在为了生活忙碌、奔波,996差不多是年轻人的常态,稍有松懈就可能被裁员、淘汰,或者入不敷出,面临家庭赤字的窘境。

这种情形下如果还要把孩子接到身边养育,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必须做到,否则孩子在你身边可能真的没有那么幸福,或者没有什么意义,这个标准就是: 做到有质量的陪伴。

很多家庭都以为跟孩子在一起就行,做什么无所谓。但拉开各个家庭孩子之间差距的,正是你跟孩子「做了什么」。

我见过身边太多的亲戚朋友在和孩子一起在家时,直接把手机扔过去,就算完成了「陪孩子任务」。或者打开电视,找一部孩子爱看的动画片,然后两个人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一个盯着电视,一个抱着手机,一天就过去了。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带孩子出去散散步、逛逛公园?或者找个运动场一起踢球、做游戏?

大多数的答复都是:平时上班已经够累了,哪有那么多精神跟孩子折腾,我自己还想休息呢!

或者有些家庭条件还不错,雇了保姆跟着玩,自己当「甩手掌柜」,看起来自己很轻松,孩子也得到了良好的陪伴、互动,但当保姆离开时,孩子黏保姆远远胜过父母,抖音上这类小视频不胜枚举,侧面反映出了年轻父母平时对孩子陪伴不到位的问题

所以如果想跟孩子一起生活,就要做好对他负责的准备。

如果想要有质量的陪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陪孩子一起做游戏:

可以说, 游戏就是重建亲子间情感联结的桥梁 ,帮助家长们可以用孩子的方式重建信任和亲情。

注意,我这里提到的游戏,不仅仅限于传统的游戏(如过家家,躲猫猫等),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用足够的耐心和观察去发挥自己的想像创造力,陪孩子做他最感兴趣的游戏:

因为对成年人来说,游戏是一种放松休闲的方式,但对孩子来说,特别是低龄孩子,游戏就是他们的工作:这是有助于他们拓展社交、并可以学习知识技能的方式。

所以,我们观察一个孩子时其实很容易看出一些端倪:假如这个孩子不爱做游戏,他肯定或多或少程度的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可能这样的孩子之前因为游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没有人尊重他的意愿才开始变得消极,但只要我们开始行动,更好的陪他重回游戏的怀抱,就可以达到治疗甚至治愈他的目的。

游戏对孩子有三重意义:

(1)游戏是孩子快速尝试成人世界角色和技巧的途径

(2)游戏满足孩子们对联结、对亲密情感的直接需要

(3)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修复受伤的情感,找回他自己

对小孩子来说,他的小小世界里发生的任何事都可以被当作是一种游戏,所以很多家长总会纳闷为什么经常和孩子唠叨说教但总是没什么效果,因为孩子还并不理解这背后的深层的逻辑关系,他只是一直在主动选择那些他感兴趣的「游戏」并去尝试。所以孩子总是看起来不够严肃。

当我们用游戏的方式代替传统家庭中的互动模式时,

你会发现显而易见的好处:

(1)孩子和你更亲密了

试想一个原本高高在上的父母,突然俯下身子和你一起玩泥巴、打「怪兽」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当你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不仅你的态度更平易近人,孩子也更愿意接接受这样的方式。

(2)孩子变得更自信了

平时孩子一个人做游戏,难免会遇到困难,可一旦孩子多了父母这个强力帮手,他将战胜他世界中的所有困难,那些无解的事都变得有解,在孩子看来这该有多棒?

(3)孩子性格更积极了

有了父母发自内心真诚的陪伴,他将会走出自我封闭的极端状态,在一起游戏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会有父母帮忙修复,他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4)孩子表达更真实了

一旦孩子发现父母和自己站在了「同一个世界」上,他更倾向于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绪,这个时候父母也才会更懂得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孩子天生的性格同样重要

每个儿童在出生时已具备一定的气质特点,且相对稳定,随后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一定变化。

托马斯和切斯基于对大量儿童的考察和追踪研究,根据活动水平、生理活动节律、注意分散程度、趋避性、适应性、坚持性和注意广度、情绪表达强度、感觉阈限、心境特性这九方面的特点。把儿童分为三种气质类型:

1、易教养型(40%) 。这类儿童生活有节律,容易适应环境变化,喜欢探索新事物,情绪积极。通常被看成可爱的孩子,更多地受到成人的关注。

2、迟缓型(15%) 。这类儿童活动水平低,情绪易消极,适应环境较慢,会出现退缩反应。通过抚爱和教育可逐渐培养起对新事物的兴趣,反应也渐渐积极起来。

3、难教养型(10% )。生活规律性较差,对陌生人、事物反应消极、较慢,敏感、固执,但精力较为旺盛。

当你采取同样的养育手段、给孩子相同的养育环境时,每个孩子还是能表现出个体差异,就是因为他们的先天特质不同,所以在养育过程中,尽早了解孩子的特点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养育策略才是更为合理、科学的方式。

就拿这个问题来说,容易教养型的孩子肯定比难教养型的孩子更容易适应从奶奶到妈妈的养育的转变,甚至不会发生太多抵触,而如果是难教养型的孩子经历了变动后再遇到一些不够「通情达理」的家长,那对他心灵的打击恐怕会形成长久的创伤,甚至逐渐演化成人格障碍等极端问题。

以上,希望能在家长们在面临有关孩子去向的抉择时,提供一些参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