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喜欢看书阅读的人,讲讲我爸妈的方式吧。】
首先说一下我的阅读情况:
有点病态式了,每天一定要看一些文字性的东西,新闻也好、历史旧闻也好、到了有时间的时候在网上大量针对一个主题的内容大量阅览也好。因为电影、电视剧看起来比较慢,所以热爱用文字高速阅读了解知识。改不掉,没办法。
那么我爹妈是怎么教育的呢?
一、幼年时期
我爸妈经常带着我上班儿,我在到处转转看看后无聊,就呆在办公室书多的地方翻书看。那个时候的看书,跟文字没关系,主要是看书里的插图,或者书开头的图片。在我眼里最无聊的就是通篇都是文字的书,拿出来,翻开来,一张图也没有。没意思,放回去。
有的书一打开来就是图片,很高兴,多看看。有的书一打开来,居然有很多图!每隔几页都有图。那简直太高兴了!如果突然从一堆书里找到一本儿童书,就会很高兴,跟爸爸高兴的挥舞,爸爸在单位的办公桌前伏案写东西之余看到我笑着找到了儿童书,也笑了起来,然后继续伏案写东西。
我就会津津有味的打开儿童书阅读起来。
为什么我会这样主动找书读?
因为,那个年代,电视上的儿童节目很少。手机更没有,也没有多少玩具。
因为精神世界的荒芜,所以孩子喜欢找一些精彩意思的东西沉迷进去。对我来说,当时能找到精彩精神享受的就是书本中的图画和儿童书了。因此,读进去,就产生了兴趣,为日后看书形成了基本的习惯。
根据这一节的往事,我总结建议,如果大家想给孩子一个阅读空间,不如在家里营造一个90年代的文化环境:电视偶尔才能看一下,手机一进门就放门口,书管够。两口子一回家就绝对不碰手机。在这样的环境下,比书更刺激精彩的东西没有了,孩子为了找到精彩的精神生活,只能看书。
二、少年时期
我看到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看漫画,愁应该怎么办。我倒是觉得,漫画是阅读者正常的发展阶段。小孩子从一点儿字也看不懂,到稍微看懂了点儿字,这个过渡期,就应该看漫画来提升文字与图画的关联。
文字与图画的关联,这个怎么理解?
喏,这个字,没看过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的人说不定会读成「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口字旁的字也仅仅是一个字而已,但是对于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人来说,就有一个手势和画面还有身体姿态,还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内涵。
这种看到文字就能联想到画面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正因为这种能力的差别,一些咏景古诗词在有些人脑海里就是一段儿描绘景色的视频,在另外一些人眼里空空荡荡,就算大脑里有点儿轮廓,也非常生硬。
将文字与联想画面关联的能力,我认为就和漫画之类的图画书启蒙读物有非常大的关联。漫画这种阅读能力带动的读物,有助于阅读者成长为后来能读下长篇巨著的成熟阅读者。对,阅读者也分三六九等,末等的阅读者只能将阅读用于生活使用,看个家人留的字条等等。成熟,或者说高级的阅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将自己代入文字描绘的世界去体验,几十万上百万字的小说也好,论著也好,不怕,他读进去就跟躺着听故事一样,很舒适自如。
那么漫画又如何能阅读者的阅读能力更高级一些?因为,有的漫画是长叙事,以【七龙珠】为例,我少年时候看是巴掌大的书,有上百册才能看完。这些漫画故事是经过漫画杂志长篇连载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就得考虑故事的节奏性、刺激点,每刊一节应该交代多少故事等等。这些考虑完全是针对七八岁到十几岁孩子的。
正因为针对的是孩子,他的故事节奏性比较紧凑,过一会儿悟空就跟人打一架,每一架都有因果连贯性。这样的故事,孩子长篇跟随看下去,虽然是图画,也训练了他跟随故事或者说叙事节奏的能力。
现在有些人一看到大部头的书就头疼:「哎呀我一看见这么厚的书就头疼。」————他只能看个小故事或者小文章。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阅读习惯成长中,形成对叙事节奏的跟随能力。他们的可怜在于,永远无法感受大作品。或者说,永远不能第一手的感受大作品,只能等影视创作者把文字咀嚼成剧本,然后咀嚼成电视剧、电影,咀嚼完了带着咀嚼者的口水喂给他们咽下去。
我在少年时期通过看【七龙珠】、【IQ博士】、【幽游白书】等形成了一定的叙事节奏跟随能力和文字与画面的联想能力。后来惊异的发现我居然能看文字性的书!这本书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成吉思汗】,在这以后我还买了【马可波罗】来看。
不看还则罢了,看了简直收不住。居然我能在脑海里随着文字构筑出画面和场面,好像脑子里有小人儿在演给我看。全部看完后,仿佛经历了他们的一声,非常感慨震撼。
三、青年时期
还有家长上来就喜欢让孩子看四大名著,其实不是很正确。我有非常深刻的记忆,小学时候,我的同桌,女生,从家里拿来一部非常考究、上档次的【水浒传】来看。现在想来,那家人真生猛!家长肯定自己没看,直接买了本儿极端接近原著的给女儿读了,舍得花钱。
这女生看到了吃人肉包子那段儿,拿过来书跟我问有关「毛」的问题。我就想不明白人肉跟「毛」有什么关系。然后她见我不懂,到处跟人问。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四大名著根本就不是让孩子看的。你给接近原著的书,西游和水浒很有些黄暴的内容,你敢给孩子解释?你给儿童版的,三言两语给你带过去了,看了就知道个大概意思,真正的牛地方还是看不出来,等于没看,有什么意思?
我觉得看【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这类的更有意思。他能看懂,也能领会里面的思想。或者爱看一些青春的言情小说,我也不反对,如果能领受里面的情感纠葛,我觉得更好。没谈对象就能知道失恋和被甩是怎么回事儿,女的如果能从言情小说里知道始乱终弃是怎么回事儿就更好了。
简言之,别上来就拿不适合让孩子看的书,往他们脑袋上砸。我小时候也跟风看【西游记】【水浒传】,一看一大堆「真个是」就来个诗,烦都他妈烦死了。
【海底两万里】和【鲁滨逊漂流记】是适合孩子读的名著,包括【爱的教育】,也不错。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好奇性的阅读。我认为,看小说是一种精神文化上的享受,跟看电影、看电视剧玩儿游戏无异,寻求的是体验的快乐感受。
而在这个之外,还有巨大的好奇心驱使的阅读,姑且叫新知阅读吧,就是看了有新知识获得才觉得高兴的阅读。这方面儿童时期【十万个为什么】不错,但是到了青年时期,需要把新知阅读的视野放开来。简言之就是长见识。
怎么长?
杂志真的是非常好的青年长见识不二之选。
孤以为,孩子上初中了,家长就应该给邮政订一两个杂志。我记得我初中时候非常喜欢看【世界博览】。没到下午50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第一个跑阅览室开始看这个杂志,这个杂志看完了,看别的类似杂志。
你问我这些杂志好在哪里,我会给你说:好在图片精美且第一手居多,文字与图片配合紧跟主题,文字篇幅稍微有点长,但是跟图片一起看下来酣畅淋漓。在视野上无限宽广,世界各地的事物都能看到,一会儿非洲的某个自然环境,一会儿欧洲新出来的新鲜事物,还有对某些新兴产业的前瞻预测。等等。因为这类杂志给我开放视野,让我对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的任何方面的知识都很感兴趣,都觉得有趣,更导致我到后来什么书、什么方面的文字都喜欢读一点。
大量的阅读留存大量的印象,对一些细分领域是皮毛,但领域多了,就对那些不看书的人来说,显得渊博了。
这个时候的视野放宽,伴随的是我国的教育内容被塞进脑子里。国家是怎么回事儿,世界的地理如何分布,历史应该如何分段看,政治有哪些类别。这些接触世界的基础知识被镌刻进脑子的时候,如果视野也能放宽,就能像个刚考上本儿也知道哪儿能旅游的年轻人一样,爱到处游玩。
比如刚学了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嘿,有意思,之前也知道一点二战,这次学校里教了,放假回家找点儿二战之类的书多阅读了解。初中之间放开视野,是乱放,不知其所以然。初中同时放开,是有序的知其所以然的开放了视野。
课本上的知识,教你如何看。课外的开放视野,让你知道有多么丰富、磅礴的东西可以看。接着就是阅读的疯狂爆发。课本上的知识来回来去就那么点儿,看书可有意思多了!所以一放假就像傻子似的看书。家里的看完了,看爸妈单位放的,然后买书大量的看。有的书看不够,形成上网查资料的习惯。
一不小心知道了知网。
我的天……开天眼了等于……
四、中年时期
按照年龄来讲,可能30岁还算青年。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看书看太多了,或者经历社会太多了,人油了,世故了,不闹腾了,那就算到中年时期了。
孩子的青年时期,是他们还是我们孩子的时期。他们的思想仍然在遨游,仍然有塑造的余地,作为父母,还有一些跟他们思想上联系的主动性。
当他们进入我所说的中年以后,孩子会陡然变的陌生起来。他们说的有些话会让大人大吃一惊,甚至会让大人反思自己以往坚持的是对错与否。
乐观的情况,是孩子是精神上的我们,内核和我们别无二致,外在增加了一些他们针对新时代的方法而已。我们可以将祖先追求的,或者家族追求的事业传递给他去继续进行。
悲观的情况是,我们养育的孩子成为了其他意识形态的新的个体,他们与控制他们思想的力量融入,不要说自己的、家族的事业交给他们,他们甚至都不能成为我们最基本的依靠。在我们这里,他们是全部,但在他们的世界里,他只是高耗损品。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觉醒过来,也害怕他觉醒过来时太晚,他孤苦过完一生。
所以,精神属性较强的家庭或者家族,有必要跟外界争夺孩子思想上的血统。而觉得「我们自己照顾自己没问题,家里也没什么事业给孩子要求完成,他们能融入现代思潮更好」的家长,可以任孩子自由融入。
五、总结
以上的经验和想法,可能操作性比较强,通篇只向着阅读这个问题来讲。
退一步说,如果你们实施过后发现孩子仍然没有阅读上的兴趣,也不用焦虑。世界上的成功者类型很多,通过强阅读、多书写鹤立鸡群的人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说,这类能力能达到平均也不影响孩子发挥其他长处。
总的来说,希望你们不要在孩子阅读的事情上太紧张焦虑,能有更好,没有也没多大影响。关键是找孩子天赋所在,顺着他天生的本事引导,说不定能有大发现。
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可以立足的天赋,等待家长或他们自己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