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婴儿多大可以断夜奶?

2019-04-19亲子

先说结论:最晚从宝宝4个月开始断,否则可能影响生长发育;但也有三个例外期。

关于断夜奶的参考资料:

美国儿科医生提供的如何戒掉奶睡(Night Awakenings from Feeding until Asleep: Trained Night Feeder)的建议
美国儿科学会官方指南

何谓奶睡?

夜奶其实也是一种奶睡:宝宝半夜醒来,要靠吃奶才能再次入睡。

所以,在这个回答里,我把「夜奶」和「奶睡」放在一起说。

  • 正常的夜奶频率
  • 从出生到满2个月时,大多数宝宝一夜只需要喂2次奶;
    2-3个月时,大多数宝宝只需要午夜喂1次奶;
    满4个月以后,大多数喝配方奶的宝宝能在夜里连续睡上7个小时;
    大多数母乳宝宝在满5个月时能睡上一整夜。
  • 何谓奶睡
  • 宝宝已经满4个月,但每晚还会不止一次地哭醒找奶吃;
    宝宝大多数夜里都需要醒来吃奶;
    宝宝需要喝母乳或者喝配方奶才能入睡;
    宝宝自出生起,每次夜里醒来都需要喂奶;
    父母十分疲惫,而孩子却很精神。因此,通常来说,正常的孩子在满5个月以后就不要夜间喂奶以确保健康了。
  • 并非每次夜醒都需要喂奶
  • 美国儿科学会强调:

    新生儿和幼儿很难长时间安稳地睡觉,这是正常并且健康的。
    婴幼儿总会在夜里醒来几次,但之后应该能自己再次入眠——而不是总依靠吸奶!
    如果总是给他们一瓶奶让他们抱着入睡,会增加患龋齿的可能,甚至可能引发耳部感染。

    宝宝为什么奶睡

    宝宝奶睡的主要诱因,来自成人的不良喂养习惯。

    但凡亲自喂过娃的妈妈都知道,奶睡是哺乳期最「舒服」(没有之一)的入睡方式:妈妈能躺着休息,也不用耗费额外的精力哄睡,简直就是来自艰辛哺乳期的一道光!

    然而,这些令妈妈舒服的喂养方式,却可能导致宝宝的奶睡习惯,例如:

  • 用喂奶帮助孩子入睡
  • 如果孩子睡前最后的记忆是通过吮吸乳房或者奶嘴喝奶,那么乳房或者奶嘴就将成为孩子的「睡眠安抚物」(Sleep Security Object)。

    孩子学不会如何离开这些安抚物,而通过自我安慰独自入睡,因此需要这些安抚物在夜醒时再次入睡。

    如果孩子醒来时,将其带到大床上哺乳,会使情况更严重。

  • 让孩子吸着奶瓶入睡
  • 如果孩子在睡前抱着装有水、配方奶等液体的奶瓶,吮吸着入睡,那么很可能当奶瓶被吸空以后,孩子就会醒来。

    因此,不要在孩子入睡前喂奶瓶,哪怕里面只装了水,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中耳炎或者耳部感染等。

  • 白天喂奶太过频繁
  • 尽管母乳喂养需要「按需」,但 并不意味着每次宝宝一哭就需要喂奶。

    这一误解使有的妈妈每隔半小时、一小时就给孩子喂奶。

    这样将让孩子习惯2小时就吃1次的少食多餐,而非等够4小时以后来顿大餐,也将导致孩子总是在寻找乳房或者奶瓶,或者夜晚喝得太多、尿得太多,尿布不舒服而更加频繁地醒来。

    (有时候,确实需要频繁喂奶,这类除外事项我们放到最后来说)

    如何戒掉奶睡

  • 逐渐将白天喂养间隔拉长至3-4小时,并且白天多陪孩子玩
  • 只有逐渐拉长白天喂养间隔,才能拉长夜晚喂养间隔。

    每次可以拉长半小时到一小时,一旦孩子习惯了新的间隔,再进一步拉长间隔。

    在拉长喂奶间隔的期间,白天可以多陪孩子玩,让他知道白天可以醒来随时玩,但晚上就是休息的时间,没有人陪他晚,需要在醒来后继续入睡。

  • 临睡前,将困倦但未睡着的宝宝放入婴儿床里
  • 如果孩子开始犯困了,就可以把他放到小床上了。

    要是他又困又烦躁,可以轻晃至快要睡着的状态,然后放到小床上,这能帮助他学会自己独立。

  • 如果宝宝在打盹或者睡觉时哭闹,可以去看他,但不要打扰他自主入睡的过程
  • 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以及非常敏感的宝宝来说,你也许不得不每隔5分钟就去看看他;但你需要逐渐拉长每次去看他的间隔时间。

    记住,每次停留不要时间过长,也尽量不要开灯。

    如果要陪睡,你可以躺在他身边假装睡着;但不要摇晃甚至抱出孩子,也别和他玩——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入睡。

  • 如果孩子在 半夜 哭醒,可以短暂地抱起孩子直至睡着。
  • 在孩子还没有学会在打盹和睡前独自入睡时,可以不必在午夜也搞得太折腾:如果孩子夜里哭醒了,可以短暂地抱抱他,直到他睡着。

    但是,务必不要开灯,也不要把他带出房间。

    如果孩子已经学会自己进入睡眠,但不停地在醒来后吵闹,那就逐渐拉长回应他的时间,以便他学会自己入睡。

    美国儿科学会特别提醒,如果夜间换尿布或者喂奶,尽量动作小一点、轻一些,不要开大灯,也不要刺激孩子太过兴奋,会影响他们继续入睡。

    (这里也有例外事项,我们放到文末一起来说)

  • 不要让孩子抱着奶瓶入睡。
  • 最好能将喂奶间和卧室分开。

    如果孩子一定要吮吸某种东西才能入睡,可以尝试安抚奶嘴或者允许他吮吸自己的大拇指入睡。

  • 建立孩子和某些睡眠安抚物的联系。
  • 这条和上文提到的软玩具、毯子等内容一致,就不赘述了。

  • 逐渐戒掉夜奶
  • 在孩子学会不用抱也不用药就自己独立入睡,并且距离最后一次清醒状态下的喂奶已有3小时以后,可以在夜间给孩子喂奶,并逐渐拉长喂奶的间隔。

    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则每2-3天就将奶瓶里喂养的夜奶数量减少30ml。

    差不多1-2周以后,孩子就能逐渐戒掉夜奶了。

  • 其他注意事项:
  • 分房睡

    如果婴儿床和大床在同一房间,可以搬到另外的房间去。

    在白天避免太长时间的小睡

    不要一次睡眠超过2小时,同时将3次打盹调整为2次。

    如果孩子非要在床上站起来,不必勉强他躺下。

    要知道,他已经可以在不用你帮助的情况下自己躺下了;同时,可以劝说他玩「躺下」的游戏,但切忌命令或强制。

    别哄太熟,别哄太快。

    哄到孩子半睡半醒时放下就行,否则容易一直抱着,一放就醒,也不利于孩子学会自己入睡;而当孩子每次中途发出声音时,也许只是浅睡眠状态,可以稍作观察,看到她难以自己入睡时再哄睡。

  • 记录孩子的睡眠和喂养日记
  • 记录一下喂养时间和间隔,包括夜奶次数等,以便制定下一步方案。

    有时需要去医院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能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

  • 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长;
  • 你觉得孩子是由于某种身体的原因而哭泣的;
  • 孩子表现得很害怕;
  • 其他家庭成员无法忍受孩子的哭声;
  • 上述9条建议在2周内也无法改善孩子的奶睡情况;
  • 有其他疑问和顾虑时。
  • 下面来说三个例外情况。

    例外一:猛涨期

  • 什么是猛长期
  • 猛长期(Growth Spurts),也被称为身高和体重的快速生长期(Rapid Growth),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医学定义,而是来自于人们长期以来的观察和经验:婴儿会不时出现「吃得多、长得快」的现象,这一时期就被称之为猛长期。

    注意,这是婴儿成长中极其正常的过程。

  • 猛长期的特点
  • 宝宝降生的第一年通常会出现5次猛长期,大概是第2周、第3周、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等。

    每次大概持续4-5天乃至更长时间,之后宝宝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吃奶和睡眠模式。

  • 猛长期的宝宝特点
    1. 容易饿

    宝宝会不断要求频繁吃奶,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会要求吃更多固体食物。他们要么刚吃完就饿了,要么吃完平时的量还要求继续吃。

    2. 睡眠模式的改变

    有的宝宝原本已经可以睡整觉,却突然开始夜醒,或者提前醒来要求吃东西;也有的宝宝猛长期前后睡得更久。

    这是他们的身体在调动能力用于生长,所以需要更多的休息。

    甚至有研究表明,有的宝宝在猛长期会比平时多睡很久,长达四个半小时。

    3. 哭闹和暴躁

    疯长期的宝宝总是吃不够、睡不够,因而变得暴躁。

    小宝宝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大孩子则容易变得脾气暴躁。

  • 妈妈该怎么做
  • 1. 坚持母乳喂养

    有的长辈会一口咬定你奶水不足、没有营养,催促你断奶或者加奶粉。

    然而,猛长期宝宝的表现是正常的,频繁的吮吸正是促使你产奶更多的良方,而吮吸母乳的行为本身也是对宝宝的安抚。

    2. 为宝宝增加食物和保证睡眠

    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来说,这段时间需要尝试着给他增加每次喂奶的量;已经添加固体食物的宝宝,则可以缩短吃饭时间或者加餐。

    与此同时,也尽量让孩子自己睡够,而不是担心他赖床就把他生拉硬拽起来。

    3. 照顾好孩子

    多喂、多抱、多安抚。

    这不是对孩子的溺爱和娇惯,而是和孩子一起度过这些艰难的时刻,见证孩子快速的成长。

    不管你是否安抚孩子,都要经过4-5天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度过这一段猛长期;但你的安抚和喂养能让孩子和你都感觉好一些。

    4. 照顾好自己

    保证充足的饮水和睡眠,以及均衡的饮食。

    敲黑板,千万别在孩子睡着时玩手机,否则更加疲惫的你,即将面临一个刚充满电并且脾气还很暴躁的娃!

  • 何时需要看医生
  • 即使处于猛长期,宝宝每天的尿布数量也应该在5-6片。

    如果喂得太多,例如每顿奶量达到200-240毫升,或者每天总奶量超过1000毫升,可能导致宝宝频繁吐奶或者超重。

    此时,建议和医生一起探讨更合理的喂养方案。

    注意,如果宝宝表现出精神不好、发烧、嗜睡等生病的征兆,也需要及时去看医生,不要将其单纯归咎于「猛长期」。

    例外二:出牙期

    根据我家两个宝宝的成长经验,通常在牙床鼓起大包,牙齿在生长的1岁左右的密集出牙期,孩子都容易夜晚醒来,似乎不明原因地哭泣,或者就是坐在床上。

    这时候通常抱抱他们,让他们咬一咬牙胶或者爸爸的手指( @萌爸Kyle ),就会自行睡去。

    例外三:噩梦和夜惊

  • 噩梦
  • 通常发生在下半夜,孩子可能睡着后突然哭着醒来,感到害怕,甚至难以再次入眠。

    他也许害怕房间某个角落的「怪物」。

    在孩子哭泣或者诉说时,他通常已经醒过来了,能听到你说的话,并且能与你交谈。

    第二天早上,他多半还记得昨晚所做的噩梦,甚至在复述给你的时候,还会感到害怕。

  • 夜惊
  • 通常发生在上半夜,甚至父母还没有睡觉时。

    孩子可能坐在床上,睁开眼睛;他看起来充满了恐惧、叫喊着、焦躁不安,却好像根本没有看见你。他可能大量出汗、身体抖动且呼吸很快,甚至四处奔走、尖叫和踢东西。如果你试图抓住他,他可能会推开你。

    实际上,这时的孩子处于深度睡眠中,他睡得很熟。

    第二天早上,他可能什么也记不起来。

    当噩梦发生时,我们可以:

    尽快来到孩子身边;
    向孩子保证你就在他身边,并且你会保护他不受任何事物的伤害(可以温柔地搂着他);
    提醒他这只是做梦,并不是真的;
    当他缓过来以后,鼓励他再次入睡;
    查看是否有影子等东西可能惊吓孩子了,并拿走这些东西。

    当夜惊发生时,我们需要:

    保持冷静(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要试图叫醒孩子;
    确保孩子不要伤害自己,如果他试图从床上起来,温柔而轻轻地约束他;
    记住,在很短的时间内(不超过45分钟甚至更短)孩子就会放松并安静地睡着了;
    如果夜惊的状态一直持续,需要带孩子就诊。

    这时候喂奶也没啥用,所以噩梦时可以安抚,夜惊时注意陪伴和检查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如果担心,可以及时去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杨晓,王雪芳,沈涌海. 杭州地区入托幼儿喂养龋发生情况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08): 113-115.

    杨晓,王雪芳,沈涌海. 杭州地区入托幼儿喂养龋发生情况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08): 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