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2024 年在母婴亲子领域创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有哪些新的成长和收获?

2024-12-23亲子

我觉得大概是「找回初心」。

1

是的,我曾经迷失过。

在快速上升的那些年,你会总觉得未来一片光明,自己就像被打满了鸡血的陀螺,不停地旋转。

你每一天都被排得满满的,大会演讲、客户拜访、专家会谈、出差和酒店……你看到别人成功的案例,听到周围的人谈论着下一个目标,下一次突破,你会觉得自己也即将达到更高的地方。

在你身边,更是不乏擅长画饼的高手,他们总是能描绘出一个个诱人的未来,让你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实现所有的目标:更多的钱,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学校……

曾经被我奉为圭臬的「 陪伴 」,在这样的迷失中,一度变成了「 规划 」——眼前的目标是那么清晰,那么耀眼,仿佛一切都可以用成功的「目标、路径、打法、节奏」来拆解和回答。

看着事业一步步往上走,你甚至会庆幸自己的选择:是啊,家庭不过是一介方寸之地,无需为「家庭琐事」所困,反而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资源,才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

直到今年暑假,2024 年 7 月。

2

往年寒暑假,我都放心把孩子们丢给同样放寒暑假的先生。

但今年有些不同,他在 5 年的实践后,需要备考国家级裁判,从北京市初选到培训,再到全国集训和考试,一轮又一轮的密集安排,让他根本没空带孩子。

而我,恰好在 7 月和 8 月,有十几个城市的出差计划。

我硬着头皮,带两娃一起出发了。

我一边在台前演讲、拜访客户、会谈合作伙伴、领奖;他们就一边陪我出差,在台下等我,甚至时间匆忙时简单凑合几口……

又一次近距离接触,我才发现,有很多问题,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必须靠父母亲力亲为的陪伴!

就拿小萌来说:

他爱读书,却不爱刷题;爱说话,却讨厌写字;能记住大部分恐龙和昆虫的名字,却连最简单的两位数乘法都要算好几遍。

更可怕的是,他的学习习惯似乎还停留在我最后密集陪伴的幼儿园大班阶段:

他握笔的姿势,仿佛在做手指体操,而不是在写字;坐姿更是扭成一个S型,已经有点脊柱侧弯的先兆;就连花了将近5000元给他配的离焦镜片,因为总是不擦干净,所以失去了80%的保护效果:他的视野依然是模糊的……

这些看似「小事」的问题,落在孩子身上,却一点都不「小」。

我曾经认为,只要把小萌放养在早期规划好的系统和框架中,他自然能学到更多东西,顺利成长——就像我小时候一样。

然而,两代人的历史,阶段不同,是难以被复刻的。

孩子不会按照规划成长,真正让他们成长的,往往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主动介入,是我们对他成长过程中大量细节的关注、陪伴和引导。

我主动推掉了很多商务活动,利用出差的机会,陪他们逛展看书

陪他们一餐一食

3

当我找回了养育他们的初心,也逐渐找回了自己在知乎母婴亲子领域创作的初心:帮助更多父母在养育路上少走弯路,少一些迷茫,多一些自信与勇气。

曾经我在每一篇回答后面都会写:

育儿不易,一起努力!

现在,我把这句话改成了

养育孩子,是和时间做朋友。

看到那些焦虑的父母,我会私信安慰他们别急

特别开心的是,看到我的回答对「提问者」真的有帮助

也很感激,遇到了超级认真努力的的知乎运营 @一只鸾鹿俺 以及 @东北少女vivian ,被她们唤醒以后,我认真回归知乎,希望基于 专业 ,用 可靠 的回答,帮助更多人。

真的太用心了,应该是对每一个母婴创作者都这样!

4

今年在知乎母婴亲子领域的创作,我着重在以下 4 个方面发力:

第一,是反「低智躺平式」养育方式。

小红书上流行的所谓「 1 岁孩子挑食怎么办?带他吃顿肯德基就好了」以及各种充满焦虑的「幼小衔接一定要学AMC、小托福」的内容,是明显 反成长规律 的。

同时,我实名反对「女权主义」在养育领域的渗透,比如:

  • 抚养孩子剥夺了妈妈的自由和梦想。 这种观点将母亲的角色妖魔化,认为育儿是一种无谓的牺牲,而忽略了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以及养育过程中的成长与互相成就。
  • 需要拒绝任何让自己感到不快的「育儿任务」。 这种观念让育儿变得极度功利化,把家庭责任当作是压迫,忽视了母亲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 ……
  • 相关的创作

    第二,关注学界新的进展,更新养育的知识体系和深度

    2001年开启的心理学研究新领域(DMN),一定要给孩子无目的的自由时间,他们能自愈,才不会发展成抑郁症、躁郁症,青春期也更容易沟通 高质量陪伴的核心,其实是心理学领域非常专业的「共同注意」。理解了这个核心概念,根本不用去所谓一年几万的早教课。 有趣的婴儿对形状的感知 从控制到支持,既是父母自我的成长,也是我们和上一辈相处时的技巧 为什么我强烈反对孩子观看短视频,哪怕是所谓的知识类短视频 关注学习中「系统树」的概念,孩子年龄越大,越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找到关键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就能改变全局 继续强烈反对「家庭生活社会化」,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

    第三,关注AI时代儿童的成长,以及家庭教育的匹配。

    过去五年,我作为联合创始人,公司拿到了多轮融资,聚焦的方向就是AI SaaS,我带领数据结构化和数据清洗团队在AI方向发力,所以也把这个行业的思考带回家庭教育之中。

    回顾了AI从规则式到知识图谱,再到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生成式AI时代的发展历程,提出需要关注孩子创造力和兴趣 依然有意义,因为这类知识有助于我们构建自己的认知塔,也就是知识体系。这种认知塔可以迁移,从而产生创新和广泛的适应能力 这是AI的toC应用在我家的实际场景 知乎直答对标国外的perplexity,在AI搜索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第四,对自己遇到育儿问题的总结。

    其中有大量需要父母「有定力、沉下心」来的自我煎熬部分,但最终会迎来曙光。

    当然,也不仅仅都是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一定有了一些阶段性的结果,我会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再来知乎回答。好处是,大家不用再看 短期反馈 了,而是可以从这种 长时间跨度的养育 中一同经历各种坑和意想不到的麻烦,从而能更加淡定地陪伴孩子。

    比如,

    通过三个月的努力,让从未担任任何班级职务的小透明小萌,通过层层选拔和比优,最终进入学校首届数学节的压轴表演,C位登场的经历 默默忍耐小乖的书包杂乱、书桌杂乱,看他艺术创造力的成长,最终让他在班级生活中找到自信 孩子们很容易沉迷各种小习惯,包括且不限于奥特曼卡牌,宝可梦盲盒等,如何一步步带他们脱敏,并从中生长出学习相关的技能 帮助体型矮小、年龄最小的小乖,从幼儿园抢不到小汽车、画作被刷开始,一步步逆袭 陪伴自幼肢体动作不协调、不爱运动的小萌,从亲子游戏开始,一步步成长为即将升入北京某游泳俱乐部进阶班,在校区拿到越野个人赛第三、越野自行车个人赛第五、体测满分的过程 支持小萌从0开始学魔方,在一个月内获得年级前15名的过程 作为环境经济学硕士,从零开始帮助小乖打造自己的「手镯」生意,从中学习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

    5

    随着我在孩子的陪伴上找回初心,我在知乎的创作也找回了初心。

    如果要说新的成长,大概是 聚焦专业领域,一砖一瓦更加扎实

    教育也好、创作也罢,都需要长期积淀,需要和时间做朋友。

    这份回归初心的沉淀,让我在创作过程中找到了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今年,我也关注了更多知友,她们都是在母婴亲子领域专注创作的真实父母

    希望能一起成长,一起和时间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