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岁头胎顺产经验分享,相关书籍推荐,可直接拉至文末。)
【产科医生是个男的】
「哇,这个宝宝头大。」 B超医生饶有兴趣的看着屏幕说。
这是我产前的最后一次B超,结果显示娃双顶径近10,绕颈三周。
产科医生看报告时笑了:「有点淘气哦。」
产检报告上显示:孕中期绕一周,孕后期不绕了,第38周绕一周,这眼见就要生了,绕成了三周。
我36周岁,头胎,身高155厘米。产科医生是妇产科门诊唯一的男医生,有的孕妇介意,也有孕妇特意挂他的号:技术好脾气好,长得还帅。
我听过产科医生的孕产讲座,记得他说,日常门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劝说年轻孕妇尝试顺产。但他却对我温和地说:「你这样的情况,还是剖吧。」
【带着小抄去产检】
39周+3天,我们办理了入院手续。医生忙忙碌碌的,我看到走廊上住着不少待产的孕妇,而我幸运地被安排到一个两人间。
「条件不错」,娃爹说,这是他自我怀孕后,第一次陪我来到医院。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开车孕检,一直到生前。娃爹是一位体贴的丈夫,我没让他陪着产检,是觉得没必要。
我和娃爹异地,周末和假期两个人轮着跑,怀孕后才来到他的城市团聚,在这里我没什么自己的朋友。当渡过了令人忐忑的孕早期后,我立即体会到什么叫无聊,我开始读育儿书,上医院的孕妇课程,但和其他孕妇一样,我有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疑虑,而网上的众说纷纭,看后更是令人惴惴不安。
当地人很会生活,孕妇更是被家人照顾得格外周到,在医院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家人拿着扇子给孕妇扇风,另一个家人端着小马扎陪孕妇排队,只要队伍稍有停滞,立刻摆好小马扎,扶孕妇坐下。他们大多和善热情,一般不说普通话,医生也是。总是一个人、又说普通话的我,很快被记住了。
有天产检,我看主产医生太忙,问题没问就准备离开,他叫住了我:「你手里攥的是啥子小抄?还藏起来的哟,拿出来我看看嘛。」
在场的孕妇们都笑起来了,主产医生背后站着几个印度实习医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欢乐场面,显得格外茫然。然后主产医生拿起红笔,在我那列举了十来条诸如:「补钙会使胎头变硬,不利于顺产」的小纸条上,刷刷刷全部划上了红叉叉。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馋死我了】
我早孕反应不严重,能吃能睡,没吐过。但口味变化很大,专门跑了老远想要吃的,等菜上来,闻到味道就让娃爹马上端走——孕妇还真不是自己作,孕激素作用下,胃中的翻江倒海和忽然而起的情绪,不是孕妇自己能完全控制得了的。
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女汉子我孕期虽然照常自己买菜做饭,但竟胆小到不敢买活鱼活虾,每当感觉到它们在袋子里的挣扎,我就闭上眼睛有当街扔掉的冲动。随着肚子越来越大,慢慢就顶着了灶台的边沿,炒菜时,娃感受到火源的热度,就在肚子里翻滚或踢几脚抗议。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厨渣,但自己做的饭怎么能随便辜负?于是,到了孕中期,我已经……呃,圆润了很多。
24周查血糖,餐后二小时高了0.5。虽然只高出了一个小数点,主产医生却很重视。我去上营养课,买了控制血糖的书,每顿饭后都坚持至少一个小时的散步,少油少盐,主食换成杂粮,水煮青菜,控制水果的甜度和量……定时餐后测血糖,再对照自己记录着每口卡路里的表格,调整食物品种和结构。
馋,真的是馋。馋到半夜饿醒,但也只能喝脱脂牛奶,啃黄瓜。馋到去买菜时,总徘徊在超市试吃品区,厚着脸皮扎几片尝尝。
但控制饮食的效果还是明显的,从24周到40周,孩子在不断长大,而我一斤肉也没再长,连脸都清瘦了。意外的是,孩子出生后很健康,不仅体重刚刚好,还有一头黑长的头发,让我更加信服医生的经验和权威。
【一个喜欢多站会儿的...大姐】
有一次我坐地铁,人们竞相给我让座,想着几站就要下了,我摆摆手表示不需要。却不想地铁巡逻员挤过人群,亲自来协调让座。想不到自己以这种方式给人添了麻烦,自此之后,我自觉在公共场所尽量照顾好自己,不让群众操心。
我怀孕肚子只向前长,从后面基本看不出来。有天,我正在小公园餐后散步,背后有个五十开外的男人叫住我:「幺妹儿,某某地咋个子走?」我转过身来指路,他看到了我的大肚子,立即改口:「啊……大姐……」
好吧,大姐就大姐吧。随着孕周的增长,我一个人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去买菜,菜贩子不让我自己捡菜;去公园散步,热心的老头老太太追着我:「唉呀,你不要再走了,快回家歇着吧。」可是我要餐后运动控制血糖啊,而且运动量和医生确认过。我说谢谢,敷衍说这就回了——结果发现有的老头老太太会悄悄的、远远的跟在我身后。
谢谢你们,素昧平生的热心人。
孕期的一个重要工作,是给孩子取名字。我想就在古籍中挑喜欢的字吧,这大概是我离经典最近的时候:我结合注释读完了【诗经】、【道德经】、【论语】、【唐诗三百】……所谓开卷有益,此言不假啊:这段阅读体验让我深深折服于中文的美感,以及哲理的深遂。所以,我想对看到我这篇小文的朋友说:孩子们要会中文。
孕期我出游比较多,开始是早孕不知道,水陆空折腾着穿插了好几个省;孕中时为了看好友的新生儿,和娃爹驱车一千多公里,边走边玩,来回用了一个多星期;而几乎每个周末,我和娃爹都要去效区逛逛,开阔一下心境。其实我没那么潇洒:不过是孕产书上说孕妇不是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医生又给予了权威的确认。在此特意分享自己的孕产经历,是想说,在医生的指导下,如果孕妇心理和身体感觉良好,不用太束缚自己,因为心情平静而愉快,就是最好的胎教。
【破水了?!】
办完入院后,我戴着住院手环,乐颠颠地踩着雨后的水洼,和娃爹去吃羊排。雨过天晴后的傍晚,天空格外青蓝,新月在空,空气湿润凉爽。
等我们回到了产房,护士给我备皮,告诉我,明天早上八九点,我是主产医生的第一台剖宫产手术。
当晚12点左右,我躺在医院的床上,还没睡稳,突然感觉自己尿……尿了?作为一个敏捷的孕妇,我蹭地一下坐了起来:「老公,难道我破水了?」话音未落,更多温热的水涌出来,一会儿就打湿了床单。娃爹按了床头铃,护士来后,让我保持左侧躺不动,给我肚子上绑了一个胎监仪。
羊水不受控制的不断流出。一位年轻的医生来问情况,然后他说,你的宫颈条件很好,完全可以顺产。我一下子转不过来弯,说:可是宝宝绕颈三周啊。医生说:临床上很常见,我们经常遇到,绕颈不是剖宫产指征。
后来又来了两位让人产生强烈信服感的中年医生,他们也一致认为我可以顺产。
我本来就一直想要顺产,医生们这么一说,我心里其实已经倾向于一试。于是开始问一些帮助综合判断的问题,反复确认了诸如:羊水是不会流完的,因为身体会不断产生新的;孩子是不会缺氧的,因为由脐带供血,胎监仪也随时监控着胎心;羊水很清,宫缩有力,胎心强而有力;如果发现任何异常,会在最短时间内组织紧急剖腹,母婴都不会有危险……
医生说,顺产没有那么快,如果要剖现在就紧急手术。
我决定做两手准备,坚持到主产医生早上八九点上班时,再听听他的意见。
但是,我不能上无痛分娩,医生说顺产的麻醉和剖宫产的麻醉是不一样的。
【阵痛】
练过几年瑜伽普拉提,最初的阵痛,我尚能用深呼吸来调整,同时默默在手机上记录宫缩的频次,保持着左侧躺一动不动,还时不时看看胎监仪上胎心是否稳定。渐渐疼痛开始加剧,频次开始变密,自己已经记录不了了,只能示意娃爹帮忙。
破水后因为胎儿直接压迫膀胱,我排不了尿。护士来插尿管,我问她要不要打麻药,她笑着瞟了我一眼:「你还要顺产呢,插个尿管打什么麻药。」
呼吸法完全没用了。疼!疼!疼!终于熬到符合医生交待的三五分钟一次阵痛频率时,医生来了,淡定而和蔼地说:「除非把宝宝从肚子里拿出来或生出来,会一直疼,而且会更加疼。」
我提前做过关于顺产的功课,知道最重要的是保持体力,疼时不能大声哭喊。同房间还有刚刚做完剖宫产的妈妈,新生的婴儿和陪产家属,我不想打扰他们休息。所以这时我还能忍着痛,不发出声音。
【待产室里的故事】
我盯着墙上的表,一分一秒的数。医生来指检的频次变多了,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终于在天色将亮时,护工把我搬到了一张推床上。我疼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以为是要进产房了,给自己打气:「我一定会很勇敢。」护工大姐说:「对,你一定会很勇敢。」
天真的我啊,其实不过是转进待产室继续疼而已。
待产室已经有一名年轻的产妇了,大声喊着哭,她老公跪在床头低声安慰,她的母亲泣不成声,手足无措。这时医生进来把她的母亲请出房间,对她说:「某某床不要哭了,保持体力,宝宝的胎心不太好。」话音一落,她忽然安静下来,自此连一声呻吟也没有了。她和我也在同一间产房,一直很安静,唯一的声响是几小时后那一声痛苦的大吼——孩子随之降临人间。一个在呵护中长大的娇娇女,因为一句「宝宝的胎心不太好」,将所有的力量贯注到尽快把孩子带到人间这件事上……这,就是母亲吧。
而此时此刻的我,无瑕他顾。在每次宫缩来临时,身体已经开始抑制不住地发抖,我死死地抓住床沿,身体却自己绷紧成一张弓。娃爹开始掉眼泪,说:「老婆,我们还是剖吧。」我已疼得神志模糊,理智居然还能工作,默默咬着牙没接话。娃爹去求医生给我打麻药,得到和之前一样的解释:顺产的无痛和剖宫产的麻醉不同,而且值班的麻醉师都在忙,没人手。
我开始不由自主的流泪,小声喊了几句:「妈妈。妈妈。」此时,我的老母亲正在千里之外,毫不知情。为了不让老人们担心,我们故意把预产期说得含糊不清。
我想起有谁说过:「生孩子虽然很疼,但也没有疼死的。」
【度秒如年】
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
我想也许主产医生来了就好了吧。于是勉强在阵痛间隙,颤着声音问主产医生来了吗?医生说主产医生已经知道我的情况了,正在查房,过会儿会来看我。
我疼痛的样子,已经超出了娃爹承受的极限,他问医生:「那我们现在可以转剖宫产吗?」
"不行。现在只能靠自己生了" ,医生轻声说,「宫口都差不多开全了。「
「有要大便感觉时叫我。」 看惯了疼痛的医生,语调却很温柔,「如果太痛,你可以使一点点劲,但不能大力,宫颈会充血的。」
虽然仍在剧痛中,我仍像是得到了赦免:因为我已经七八个小时保持同一姿势了。
一波接一波频密的阵痛,让我感觉到了,什么叫生不如死。我分不清什么是大便的感觉,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作弊地大喊了一声:「我要大便!」
结果是,我迅速被抬进了产房。娃爹不能进来。
【从进入产房的这刻起,你要记住,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疼得神志不清的爬上了产床:两腿分开,屁股基本是悬空的,双手抓着环(嗯,嘴里不用塞布,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肚子上绑着胎监仪,鼻子里塞着氧气管,手上是护士备下的准备剖宫产的粗针管。产床正前方围了好多张年轻实习医生的脸。
我分不清医生们的职责分工,只知道他们有时一下来几个,有时又全都走了。
阵痛间隙时思绪好像飘得很远很远。我努力想一些让我平静和有力量的场景,体会医生说的用力方法,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似乎没有任何进展。手上的针不知道我崩到哪里去了,又重新扎,多粗的针管也不再觉得疼了。氧气管我嫌碍事,也不用了。
我累得没有一丝力气,可医生不让并拢腿,说娃会缩回去。
主产医生来了,看到他我立刻找到了整个孕期的信赖感。他帮我撑宫口(技术真的比别人好),温和地安慰我、鼓励我。
看得出来,包括主产医生在内,所有的医生神情都很放松,他们甚至面带微笑,这证明我的情况还可以。我想。
过了一些时候,有一个年轻的男医生说要帮帮我,给我压肚子(尚能忍受),他接着又给我手工转胎头:就是伸只手进去把胎儿的头摆正,听起来很平常吧?
可是没有麻药!这真是人类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吧,已经哭不出眼泪的我说:「还能再疼一点吗?」
我又成功地在产房里引起一阵笑声。
他带着笑搬了个圆凳坐过来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沮丧地说,就是总要坐着的工作。
他说:看得出来。你运动吗?他问。我说我运动啊,瑜伽普拉提快走打球爬山。他说,这些运动强度不行,你要练有氧练器械。
……
大约我还是有进步。因为终于有护士给我喝红牛吃巧克力了(剖宫产提前12小时不能吃喝):我从晚饭后滴水未进又流失了大量羊水,已经渴得不行了。
喝了红牛后似乎我镇静多了,也可能是身体更适应了疼痛,开始能够自己琢磨了。
我完全忘记除了生产之外的世界,医生说什么做什么,我全不关心。心里默念:「我要好好利用每一次宫缩」、「宝宝和妈妈一起努力」,和之前忍耐阵痛不同,我现在在等待阵痛:一旦感觉到阵痛将来,我就自己拚命用力,尽量按医生说的憋长气。
主产医生又来看我了,他说「对对对,就是现在这样用力,你找到方法了。」
产房外,在我平静用力期间,医生找娃爹签可能需要使用产钳的协议。娃爹看完风险说明,不安地追问:「是每个产妇家属都要签这个吗?」「不是,今天进产房的就你媳妇一个人要签。」此时,一起进去的那位年轻产妇已经生完出来了。于是娃爹一个人在产房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产房内,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忘记了时间,只是不断重复用力。
中午时分,我们的孩子,自然分娩,来到了人间。
第二产程我用了三个小时左右,没用产钳,从破水到生,历时12个小时。嘴唇咬破了,身上多处淤青,脸颊上毛细血管破裂。从此,什么样的疼痛我都不会再怕了吧,我想。
「个子小、胎头又比较大的这种情况,年轻产妇也是比较恼火的。」,主产医生看着我说:「你是靠意志力生下来的」。
我对每一个在场的医生道谢,仍在不自主的流泪。身体非常疲惫,精神反而很好。
孩子很可爱,他努力地找奶吃,很大力。
感谢上天。
从此以后,我就是一个母亲了。
【孕产经验总结】
1、 早点生养好。 趁年轻体力好,能早生孩子,还是早点吧:恢复的好一些,养育的时候精力也跟得上一些。当然了,如果单身,不要为了能早点生孩子,而胡乱凑和嫁人。如果生得晚,我就是一个例子:稍微吃力些(也不一定,我身体素质很一般),恢复的稍微慢点。现在医学发达,听医生的,不用太担心。
2、 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孩子不是为老人生的,不是为丈夫生的,也不是为自己生的。孩子是自己准备好了,自愿生的:他因你来到这世界,生命却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能带给你的,有时比你能给予的多。
3、 备孕。 最好的备孕,是心情放松+合理饮食+长期运动。推荐阴瑜伽,对盆腔血液循环和生殖健康有好处。还要建议你,重点锻炼腹部肌肉和盆底肌,这不仅能帮助你顺利生产、增加肌肤弹性预防妊娠纹、预防腹直肌分离(产后腰疼和大肚子的罪魁祸首),还能帮你产后更快恢复。临时抱佛脚的效果不如日常建立起规律运动。
4、 早孕期。 我身边朋友们的经验,往往感冒了,或是照了CT,吃了紧急避孕药,喝了点酒……结果发现中标了,你说这世界怎么这么巧? 这里有一个你需要知道的医学知识:全或无原则,在胚胎发育的前14天,如果受到了影响,一般会自然流产;如果正常孕育,基本可以说是无影响。当然了,你仍要去咨询医生,尽量去三甲医院。一些小医院偏保守,或知识未更新。
5、 胎儿不宜过胖。 胎儿需要全面的营养,但所需的热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人的身体很聪明,不需要因为担心胎儿营养不足而胡吃海塞,只会胖了你自己,为未来生产带来不必要的困难。过胖的胎儿,患远期代谢类疾病的风险要大于体重刚好的,医学一般认为新生儿体重在5-7斤比较合理。有很多成年女性希望自己很瘦,却希望胎儿越胖越好,这不符合医学的建议。
6、 保障营养。 营养好不是指吃得多、味道好,或食材贵重,而是指摄入搭配合理而丰富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少量优质脂肪和糖类等。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整体碳水化合物摄入偏多而蛋白质摄入偏少,更要特别注意钙和铁的补充。家常便饭就很好,日常可以有意识增加豆制品、牛奶、红肉、深色绿叶蔬菜、杂粮的摄入。有条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孕期复合维生素。
6、 选择有实力的医院。 私立医院环境好、服务好,但在紧急或疑难情况下,还是要往三甲医院转的。作为一名高龄产妇,我当时的原则是:宁住公立医院的走廊,不住私立医院的单间。
7、 尊重医生的专业意见。 医生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会选择最符合产妇利益的孕期指导和生产方案。医生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在每天的重复工作中,见惯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习惯了不露声色。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们看人的身体就只是身体而已——我学医的同学,详细描述过自己花样年华时,是怎么提着一箱真的人骨头穿梭校园,又是如何去上解剖课的。当我们理解一名医生从学医开始,就不断磨练的强大内心和承受力,就更能读懂医生平静表情下的友善和关切。
8、 积极学习科学的孕育知识。 少上某些育儿论坛,多是道听途说、未证医学证实的传言,徒然让你情绪波动。不如实实在在看几本孕产书,尤其是产科医生写的那种,或去听三甲医院的公益讲座,不仅有孕期知识,也有婴幼儿护理等。 无论是你打算自己带孩子,还是让老人或保姆帮忙,多了解一些基础知识都有利无弊。此外,这也一个绝佳培训老人的机会:医生说出来的,比你将来自己说效果要好。
9、 顺产还是剖宫产:听医生的。 能顺产就顺产,顺产创伤小,恢复更快,对胎儿的健康也更有利。如果出于医学需要,选择了剖宫产,也不用太担心,现在技术很成熟。另外,剖宫产确实也有一些顺产没有的好处。有一个事实是,大多数产科医生都鼓励自己的孩子顺产。
10、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孕期激素变化迅速,孕妇身体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上也承受着不少压力,加上对胎儿发育的担心,情绪起伏或略有忐忑是正常的,要学会自己调节。孕期和产后是孕产妇焦虑症的高发期,所以能正确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及时排解显得尤为重要:多和人交流,多接触大自然,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11、 科学锻炼,是产后恢复的关键。 从医学的角度,自怀孕那天起,你的身体就开始整体协作,分泌激素,默默为哺乳、生产做准备。松弛素让你的骨盆、韧带、关节变得松弛,支撑力变弱,与此同时泌乳激素让你的乳房胀大,变得更为沉重。所以,很多下垂不是因为哺乳,而是在怀孕时就已经发生了。同理,剖宫产也不能完全阻止孕期产道、骨盆、盆底肌自然发生的变化,虽然确实能减少胎儿通过对产道的损伤,却带来了更大的潜在健康风险和隐患。
好消息是,产后坚持进行科学的形体训练,能极大程度修复生育带来的变化,如果你比较年轻,修复能力就会更好。而孕期长的斑、堆积在腹线腋下的黑色素等,随着生产后激素的变化,通常会慢慢变淡或自己消失,不用恐慌。
从自然规律上来说,生产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而衰老就是不生孩子也最终会发生。我们要学会坦然接受真实的自己,多一份从容,这样的女人有不一样的美丽。
做了母亲后,总是忍不住想赞美所有的女性:爱得纯美又绵长,无私又深厚。水利万物而不争……
书籍推荐:
【西尔斯怀孕百科】:解答孕育知识,缓解第一次怀孕带来的紧张焦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权威科学的健康饮食指导。
【产后瘦身手册】:英国产科医生+健身教练合著的,科学的产后康复指导。
【妊娠合并糖尿病实用手册】:亚洲女性容易血糖高,尤其是餐后二小时。这本书非常实用。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目前最权威的科学育儿指南,儿科医生也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