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小学生高效作业课,我是西柚妈妈,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分享的主题叫做 不被别的孩子欢迎怎么办?我们给到大家分享的方法是问题解决法。
不被欢迎的孩子,三种常见的社交问题
三岁双胞胎姐姐回家说,「妈妈,苏怡和幼欣还有妹妹做好朋友,她们不和我做朋友,我好难过。」
第二天我送她们去幼儿园,她们四个又欢欢喜喜在一起玩了。
八岁的儿子回家说,「妈妈,今天下课大家玩游戏,他们总是让我当‘鬼’,不然就不让我玩。」
比起妹妹们的社交问题,我更担心哥哥遇到的问题。
儿童社交能力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婴幼儿时期,孩子主要与家长、老师、同伴进行交往,其中家长与老师是孩子交往的主要教育者。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社会性交往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以下为儿童社交能力发展过程的几个主要阶段:
婴儿期:从出生到6个月。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够认出母亲,能够感知到喜爱和愤怒,并通过发出哭声来寻求帮助。在婴儿6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对亲人的注意反应,这标志着婴儿最初社交行为的开始。
幼儿期:从6个月到3岁。 幼儿开始对同伴注意,这标志幼儿已经出现了最初的社交行为。此阶段的幼儿开始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如「拍拍手」、「捏捏我」等指令,并会试着与他人合作。
儿童期:从3岁到6岁。 此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等社交环境,学习初步的社交技巧,如分享、合作等。此阶段也是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少年期:从6岁到12岁。 此阶段的少年开始进入小学等正规学校学习,学习任务和社交技巧更加复杂。在群体中,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子,并开始展现出亲疏关系。
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 此阶段的青年开始进入青春期,个体意识崛起,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寻求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完全依赖家长。同时,他们也开始更加注重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关注自己的形象。
儿童社交能力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在儿童的不同阶段,他们展现出不同的社交行为和技巧,家长和老师需要关注并理解孩子的行为,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社交的过程当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我们又知道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生活在环境当中,生活在与他人的互动当中的,与别人互动以及我们的人际社交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很多孩子会遇到不会跟别人互动的情况:
比如说第一种,明明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但是他就不会拒绝。
当别人喜欢他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别人只要开口他就答应,明明自己不愿意,却还是给了别人,后果就是这个孩子并没有「分享让我很快乐」的感觉,相反地是十分不舒服。
长此以往,孩子就不懂得拒绝别人的互动。
第二种是孩子跟别人在一起玩的时候,遇到了冲突不会处理,总是找大人来解决。
我过去辅导过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妈妈说周末的时候,孩子在外面跟别的孩子玩儿一天,只要妈妈去找他回家吃饭的时候,孩子马上会说,妈妈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家欺负我,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扑面而来了。
那么我们会发现,他跟这个妈妈互相沟通,互动下来,其实是每一次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他都帮助孩子去解决了。
那孩子就把他自己这一天累积下来的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一股脑的说给了妈妈听。
然后妈妈又习惯性的替孩子去解决。
带来的后果是——孩子自己不会处理这些问题,每次都求助大人,久而久之的孩子们就不愿意跟这个孩子玩了。
当孩子在他社交当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出面替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遇到的问题,想办法自己来解决。
这个过程发展的是孩子的社交技能。
第三种,还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自己不会处理人际之间的各种问题,总是找老师,这个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其他同学都觉得这个孩子特别爱告状,大家就也不愿意跟他玩了。
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个孩子被排斥在学校里,没有朋友,没有能够跟他一起玩的同学。
这个对孩子的成长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缺失的一个板块。
因为社交交友同伴关系会使他随着他年龄逐步的长大。这个同伴关系对他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的。尤其是在小学到初中的这个过程中是非常的重要。
孩子不会社交的三个原因
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交的重点随着年龄和认知发展而变化。 各年龄段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重点各有不同:
婴儿期(0-1岁): 婴儿出生后,社交能力开始发展。重点是建立亲子关系,通过哭声、眼神、微笑等表达情感和需要。
幼儿期(1-3岁): 幼儿开始出现最初的社交行为,如手势、语言等。重点是发展语言和交流能力,同时学会遵守基本社会规则。
儿童期(3-6岁): 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等社交环境,学习初步的社交技巧,如分享、合作等。重点是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独立性,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
少年期(6-12岁): 少年开始进入小学等正规学校学习,学习任务和社交技巧更加复杂。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学业能力和社交技能,建立良好的朋友圈子。
青年期(12-18岁): 青年开始进入青春期,个体意识崛起,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重点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同时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良好关系。
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交的重点是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友谊、学习社交技能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培养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尤其在孩子的儿童期和少年期,也就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父母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如何观察孩子的社交能力,很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和他们沟通,听他们讲他们的学校生活。
比如我的儿子女儿们一回家就会叽叽喳喳讲个不停,然后通过他们的描述,我就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比如通过观察,儿子幼儿园时比较内向,在学校还会被同学排挤霸凌,刚上小学时还算受欢迎,但是有段时间喜欢告状打小报告,又被同学排挤, 当然这些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孩子成长中遇见的每一个困难,都是非常难得的成长机会。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被欢迎,或者说不会处理他们遇见的社交问题。
第一个其实是孩子缺少社交技能,他不具备处理人际交往当中遇到的这些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就是他习惯了找人帮忙,找家长和老师。
这样又被认为是爱告状,大家就不愿意跟这样的孩子进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