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年薪五十万再说」
##想要加入医药代表群,私信我~
生孩子这件事,如果家人催促,搞不好会被叫封建思想;如果国家鼓励,那就叫政策扶持。5月19号,多地拟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登上热搜。
作为一个能解决一部分有生育意愿人员的技术,辅助生殖无可厚非。但对于提高生育意愿和三胎政策而言,简单的把「提高生育能力」等同于「提高生育意愿」,是非常一厢情愿的行为。
浙江这次的征求意见稿里有个策略,是提高0-6岁婴幼儿医保报销比例,其实通俗讲,就是考虑到婴幼儿出生后的照顾成本问题。感冒一次多少钱,拉稀一次多少钱,这些钱都是由父母从原有收入中取出。但生孩子的意愿,不是一个简单政策就能提高的。就像生育过程我们要优先考虑到十月怀胎,而非简单的那一蹴而就。
每次关于生育的政策实施,都有带动一波利好,比如辅助生殖用药,促排卵的,促勃的。乃至周边产品线都能带起来,比如奶粉、婴幼儿食品等等。 说明大家都清楚一点,生育是项长期红利,任何行业都依赖人口数量做基础。
对于单一因素影响下的医疗,出台政策扶持,是比较容易达到预期的。 像牙科,你只要出台政策补贴种牙,切实降低单价,大概率是一段时间内让牙科人满为患。毕竟补牙修牙种牙,是随着人体生理年龄增加,必然会出现的需求。倒不是说牙齿不好,而是在生物繁衍角度讲,一个物种在抚育后代达到生育年龄后就应该去世了,牙齿没考虑到人到了年龄却还活着的现状。 这样才最利于环境与物种的关系,通过医疗科技,人的寿命延长了,身体配件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但生育却并不是这样简单粗暴,政策扶持下的产业爆发,有一个基本的规律。 一是要有多数人足够的意愿;二是产业技术成熟。 当只缺少资金扶持时,政策补贴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不仅是补贴, 更重要的是意愿 。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薪资、房地产、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都涉及。比如我老婆就明确的提出了,「要生二胎,除非你达到年薪五十万」。经过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吧,目前距离年薪五十万还差四十多万。按照每年加薪三五百块的速度,估计到达年薪五十万时,我的坟头估计早就到拆迁期了。
此外养老模式、老年医疗的一些短板,也让中年人生育意愿降低,还记得上海疫情中被送到火葬场的老人吗?肯定不是居家养老。对于长寿我们个人非常愿意实现,但居家养老,也消耗了中年人的精力。这是一个咋说咋对的话题,「因为养老院模式有缺陷,所以必须多生,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因为居家养老,孩子未必能常在身边,所以还是要多赚钱,少生娃,把精力放在赚钱上」。至于教育、房地产,本文不做评论,但现有模式对生育意愿并无太高促进作用。
现在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很成熟,技术及医保政策,对于有生育意愿的适龄人员而言,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医疗投资机构,要明确其中的干扰因素非常多,政策与红利无法直接挂钩。作为相关产业链条医疗机构及药企,要明确医疗消费意愿,与常规消费有本质不同,尤其是生育意愿。避免因一个政策催动就盲目扩大规模,尤其是疫情,也可能让一些年轻人被动选择几十年前的「少生优生」策略。
政策扶持会带来利好,但这种利好究竟有几分,需要从业者有更为清醒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