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阅读绘本时,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读出声,是对还是错?

2020-08-27亲子

不谈年龄讲教育都是耍流氓~

六年时间自己带两娃,从识字启蒙到阅读,期间经历了指读、朗读、默读的两娃妈妈来答一波!

其实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对照一下国家现行的课程标准就可以了。比如,题主问:

孩子阅读绘本时,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读出声,是对还是错?

其实国家教育部现行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就是老师都拿来当参考的标准里面其实有明确的答案,即:孩子读书的时候,到底应该朗读,还是默读。

我们分阶段来看:

幼儿园小班:以听为主,适当跟读

3~4岁的孩子,家长需要培养的是阅读习惯,他们能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自己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就足够了。

这一阶段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以翻看图片为主,知道文字是有意义的,不必非要读出声来。

幼儿园中班:记住所听,大致复述

4~5岁的孩子,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就好。

这一阶段锻炼的是孩子看图说话的能力,如果孩子对文字感兴趣,可以带着他认字,但他能记住这一串标题和文字的连续发音,不一定代表孩子会认字。

如果能读,当然好,但不必要求他们非要读出声。

幼儿园大班:复述内容,说出看法

5~6岁的孩子,要求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一阶段如果孩子没有开始接触认字,基本就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听了故事,看了绘本,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好。

小学1~2年级:朗读为主,学习默读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要识字了,而识字阶段,朗读确实很重要。

阅读不只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包括视觉追踪能力、视觉精度、专注力等等。

  • 视觉追踪能力,是看到一个字读一个字,不要跳读、漏读、读错顺序;
  • 视觉精度,这个好理解,就是不要认字的时候混淆了,比如「日」和「目」、「力」和「刀」等等,这个对于认字早期还在「整体识记」阶段的孩子来说确实需要注意;
  • 专注力也很好理解了,读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不要错行、错字等等。
  • 在早期阅读的时候,尤其是孩子刚刚开始识字的阶段,从识字到阅读,要求孩子朗读出声,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3~4年级:继续朗读,初步默读

    红色框里是对朗读的要求,一方面帮助孩子更好地识字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帮助孩子代入作者视角去体验情感,加深阅读理解能力。

    蓝色框里是对默读的要求,这个阶段要求「不要指读」了,开始学会默读。

    多说一句,在1~2年级的时候,是可以指读的。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计数能力孩子处于掰手指计算加减法,从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定义前运算阶段过度到具体运算阶段,数学计数方面就是一物一数,而落到识字方面就是一字一音,可以帮助孩子认字。

    但到了3~4年级的时候,就需要朗读和默读并行了。

    小学5~6年级:善于朗读,强化默读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对默读有一定的要求了,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也就是每秒要默读5个字。

    这一阶段,朗读指向是对阅读理解、精读;而默读能力指向的是扩大阅读量、泛读。

    写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三点:

  • 识字之前,不求朗读。
  • 重在对画面、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 识字之初,要求朗读。
  • 由于孩子阅读速度还没提升上来,精读为主,泛读为辅,所以朗读出声很重要。与此同时,要适当给孩子一些泛读的机会,提升阅读速度。

  • 识字以后,继续朗读,但要有意培养默读能力。
  • 朗读是为了精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记忆力;默读则是为了给阅读提速,帮助孩子在长文中抓取有效信息,同时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各类书籍。

    教育孩子最具挑战、但也最好玩的一点在于,「对」和「错」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一刀切的。

    所以我们常说,为人父母,真的是二次成长。

    欢迎关注我的知乎,育儿不易,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