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 让小学生读【红楼梦】?
原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不提倡六年级以下孩子阅读 中国红楼梦研究学会会长建议小学生看绘本帮助理解
亲戚给家里孩子买了四大名著。偶尔串门看到了这些书,就问孩子读完了没,亲戚说,【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读完了,【红楼梦】有点难度还没读。正好我家娃也没有读过【红楼梦】,就借了来,趁此机会和孩子一起攻读这本儿童版的红楼梦。
我家娃儿8岁,正是大量阅读的敏感期,记忆力特别好,记得有一天娃儿读到【水浒传】第三十四回 三山聚义攻打青州,众虎同心归顺水泊,我随口一问:「三山是哪三山啊」?娃顺口就答,「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可见,认真读书对孩子是很有影响的。
翻开这本【红楼梦】,以林黛玉投奔外祖母开写,逐渐引入各种人物,像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探春,惜春,晴雯等等,他们在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看完这本红楼梦,孩子的认知就会多一些理解人情世故和与人相处。
很多家长会觉得【水浒传】打打杀杀太过血腥,【红楼梦】又有太多描写爱情的事,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其实你所担忧的完全可以消除,作者已经对书中部分的情节作了删减,是可以放心阅读的。
应该什么年纪开始读【红楼梦】呢?我认为十几岁就是最好的年纪。
中国前辈的读书人,几乎都是在十几岁,甚至十岁上下就开始读【红楼梦】,并且终生都从这部书里汲取文学养料。
比如,现代文学大家茅盾先生。他说,他一生读【红楼梦】超过了100遍。并且,他也主张,从少年时代就开始阅读【红楼梦】,还亲自为中学生写过一篇【〈红楼梦〉导言】。
文学天才张爱玲,8岁就开始读红楼,13岁的时候,就已经写了一本【摩登红楼录】,是最早对红楼作架空空间想象的现代人。我自己第一次读,是十三四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也拥有了自己专属的一套【红楼梦】。
事实上,教育部今年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在2023年前,也就是短短3年之后,全国高一学生都要整本通读【红楼梦】。读【红楼梦】变成了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
所以,我觉得,中国人都应该在恰当的年纪,接触到一部以母语写成的不朽之作,真切地感受到母语之美!
这么早读,是不是根本看不懂呢?其实,一个人的红楼阅读史,都可以分成两个阶段,「通读」阶段和「读通」阶段。
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可以在通读【红楼梦】的时候,就看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比如,在贾宝玉这个主人公身上,就有着平等的生命观。作为一名公爵之后,宝玉并不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差别,当不知名的小丫鬟被责罚时,他会出于同情出手相救。【红楼梦】里的人性之美,和我们现代的价值观很相近。这些对少年阶段的三观树立,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你可以和身边的青少年讨论【为什么说宝玉不是红楼男主角?】这一讲的内容。
只有少年时代开始「通读」,人到中年,你才更有可能「读通」这部「宇宙人生」之书。
你会逐渐领悟到,【红楼梦】的作者,要在宇宙洪荒之中,探讨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也就是,在「一切归空」的宏观背景下,求证存在的意义。【红楼梦】的二元主题,就是证空和证情:深情使生命获得价值,使生存具备了意义。
不管你是而立还是不惑,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够从【红楼梦】里读出自己的生命命题。
说到底,像【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是可以陪你一辈子的书。随着你的成长,你永远可以从中读出新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茅盾会一生读了100多遍【红楼梦】
特别想向董梅老师了解两个小细节。一个是书中提及的各色锦囊和小物件,花囊、香囊、扇囊、秀春囊等,是作者曹雪芹所处时代的真实生活写照吗?
一个是,杯子作为书中的情感传递,钗黛同饮,妙玉递杯给宝玉,都在表达一种含蓄的情感,是作者对情感的希冀还是当时当代本就如此?
这位同学读得很细腻,对文本相当熟悉。他提到的这些小细节,可以说都属于当时贵族生活的样态。
【红楼梦】,不仅展现了族群心灵史,同时,它还是一部族群生活史。它以荣国府、大观园的生活为我们截取了一个明清贵族生活样态的横剖面。
在【红楼梦】里,非常高明地通过器物美学来投射人物心灵。
比如,你说的香囊、扇囊,在那个时代是上流社会风雅生活的小小必需品。宝玉这样的公子,夏天外出,扇子必不可少,扇子往往是名贵的,所以要收纳在扇囊里,佩戴在身上,可以随时取用。香囊更是男女随身必配之物,功能就像你今天出门之前要喷洒香水一样。
至于花囊,那是一种瓷器,一种专门插花用的花器。大观园的秋天,在三小姐探春的闺房里,斗大的天青色汝窑花囊里,插了满满一囊水晶球一样的白菊花。你看,无论是质地还是色彩,都充满了秋之高洁。而这种爽朗高洁,就是探春小姐的人格写照,所以她的闺阁叫「秋爽斋」。这一点,我在【讲究器物会玩物丧志吗】那一讲有详细的说明。
而一旦这些精致的器物被人所用,成为【红楼梦】的道具时,它们就都带上了饱满的情感含义。
先看宝钗和黛玉这一段。人人都知道,钗黛在【红楼梦】里,是一组矛盾关系,至少在黛玉心里,一直把宝钗当假想敌,所以还经常刻薄宝钗。但是,【红楼梦】里的人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成熟,所以她们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转化。
比如宝钗和黛玉,在宝钗得体地处理了一个黛玉的过失之后,黛玉大为感动,深刻地剖析了自己以往的猜忌,她们后来亲如姐妹。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一个细节,她们两人在树荫下闲话,袭人用托盘端了茶来,却只有一杯。宝钗主动先拿起来喝了一口,把剩下的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而素日有洁癖的黛玉非但毫不介意,而且「饮干,将杯放下」。这两位女孩儿的一递一接两个动作,小小一个茶杯里的情义,其实比「举案齐眉」那个词还要深厚。
再看妙玉那只茶杯。妙玉,她是一个尼姑,但其实她是被迫出家的。在她心底,自己仍然是一个闺阁少女,所以她对红尘有欲望、有向往。虽然她平时给人的印象是孤僻傲慢,但是她却会拿自己的专用茶杯来倒茶给宝玉喝。这个细节里,是一个少女的真实情怀。而【红楼梦】的作者对这个遭受命运不公平待遇的少女,没有一点儿轻蔑和指责,反而满是宽厚和同情。所以说,一只小小的茶杯,里面盛着的,是【红楼梦】的人性论,是对人性的谅解,对弱者的同情。
【红楼梦】的人性论是正邪两赋,也即是说,每个人都是善恶、正邪的综合体,人性是复杂的。【红楼梦】里的每个角色都是正邪两赋之人,所以这才真实、立得住。
我建议你也像茅盾一样,多读几遍【红楼梦】,那你对其中饱含的情感就会有更多体会了。
总的说来,孩子的喜好受父母影响较大,父母爱读书,孩子十有八九也会喜欢阅读,如果父母工作太忙,甚至工作之后就没有阅读习惯了,那你真的要改一改。如果孩子是学龄前,可以买一些适合孩子的绘本陪他读,注音的绘本是最好的,一边指着字一边读,语速适中就行。如果孩子到了二三年级可以自己认字了,可以和孩子分工阅读,你读左边,孩子读右边。如果孩子再大一点,就和孩子各捧一本书,静下心来各自享受阅读的美好。阅读时间可以不用太长,半小时或者一小时都行,坚持和积累是最重要的。
新年伊始,为自己和孩子做一个读书计划吧,2024年,你希望陪孩子读完几本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