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不妨让孩子与社交媒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2024-12-18亲子

倡议学生不注册社交账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这至少在提醒学生应该与社交媒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据媒体报道,近日,杭州某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了一封【关于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倡议书】,建议学生在16周岁之前,尽量远离社交媒体,不注册社交账号。同时,建议家长在家里减少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监督孩子远离社交软件。这条倡议,很快就引发了大量讨论。有家长感叹,这个倡议太及时了;但也有网友认为,社交媒体利用得好,同样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

由这所学校的做法,可以联想到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11月底通过的社交媒体禁令法案。根据法案,16岁以下未成年人即使获得家长同意,也不能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对存在系统性违规的社交媒体平台,最高可对其处以4950万澳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罚款。其实,这项立法的核心和重点在于要求社交媒体公司采取合理措施,识别未成年用户并将其从平台上移除,目的是倒逼社交媒体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追逐利润。事实上,作出这一决定的地方不止澳大利亚,包括法国和美国部分州在内的一些地区此前已通过相关法规,限制未成年人在未经父母许可的情况下访问社交媒体。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未成年人带来短暂愉悦与满足的背后,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涉及学业、身体、心理以及家庭关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信息良莠不齐。有些社交媒体可能成为霸凌行为、焦虑感受的来源,甚至是网络犯罪的工具。未成年人往往因自制力、甄别力不足,容易沉迷网络难以自拔。同时,他们也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影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例如,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这组数据不得不令人担忧。

所以,有学校发出【关于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倡议书】,其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倡议学生不注册社交账号也有积极的示范意义。这至少在提醒学生应该与社交媒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现实中,不少未成年人已经有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他们借助社交媒体探索线上社交,寻找与同龄人之间的共同话题,甚至有的借助社交媒体拓展自己的学习边界和学习资源。但问题是,社交媒体的积极价值是否大于其潜藏的危害?未成年人是否都有较好的媒介素养去甄别复杂的网络世界?答案显然是不容乐观的。

所以,除了倡议学生远离社交媒体,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想方设法读懂孩子靠近社交媒体的心理需求,并创设条件丰富他们的线下社交生活,减少其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性。例如,由于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集卡活动,一些未成年人甚至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卡牌交易,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其实,学校不妨主动引导,而不是一味禁止。不妨围绕学生兴趣,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设计一些带有正向引导价值的卡牌,融入科学家、劳模、英雄人物等形象,并与学校的激励评价机制相结合,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同样重要的还有,学校要不断升级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

在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对于像新闻中有学校发出「合理使用社交媒体」的倡议,我们应该肯定其积极的探索之举,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反思,不断寻找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良策。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06日 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