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项由中国新闻网发起的关于「家里谁负责带娃」的调查。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原以为「大多数」会是「爷爷奶奶」组合,没想到调查结果却显示:有43.9%的家庭由姥姥照顾孩子,而奶奶带娃的比例仅为14.7%!
看完这组数据后,我进行了调研,发现周围由姥姥姥爷带娃的家庭确实占了大多数。不仅如此,还注意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大部分姥姥在带娃到3岁左右后,便「功成身退」!之后要么是小两口自己接手,要么是爷爷奶奶「截胡」接管。
在网上也看到过类似的讨论,有人提出质疑:姥姥辛辛苦苦带了三年,等孩子稍微好带一些,奶奶们就出来「截胡」,这是为什么呢?
特意调研了身边带孩子的姥姥们,发现她们帮忙带娃的理由几乎如出一辙,而奶奶在孩子3岁时「截胡」的现象也有其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姥姥会选择带最难带的头三年?
每位当妈的都明白,带孩子的前三年是最为艰难的,尤其当你面对一个「高需求宝宝」时,这三年几乎成了对人性的极限考验。
婴儿时期,夜里每隔三小时便醒一次,白天睡觉稍一放下就醒。且不说只能抱着睡,再加上宝宝长痱子、得鹅口疮、乳糖不耐受等问题,真是让人身心俱疲。
等孩子再大一些,抵抗力依然较弱,稍有不慎就可能感冒发烧不说,学会走路后更需要随时有人看护。
一旦视线离开,就可能出现磕碰情况。更何况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安全意识,监护人更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带孩子已是十分不易,但说起为何「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帮忙,姥姥们的回答却格外暖人心窝。
首先,姥姥心疼初为人母的宝妈
姥姥们也是为人母者,深知新手妈妈初为人母时的手足无措与慌乱。作为母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甚至更上一层楼呢?因此,一旦有机会,妈妈们总会尽己所能地托举自己的孩子,这便是母爱的真谛。
楼下琪琪的姥姥说:「我女儿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还得收拾家务、照顾孩子。我没来之前,她每天都顶着黑眼圈去上班,哪个当妈的能不心疼呢?所以我赶紧过来,能多帮她带一会儿,就能让她轻松一点。」
的确,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女儿已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家庭,在母亲眼中,她依然是那个爱撒娇、卖萌的小丫头,总是跟在身后喊着「妈妈」。
母亲的本能使得姥姥们既心疼女儿的辛劳,又甘愿为她们倾尽一切。
此外,姥姥对女儿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口味都了如指掌。尽管生孩子是大多数女性的人生历程之一,但毕竟也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手术。
如果在坐月子或哺乳期没有得到良好恢复,未来也可能对妈妈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相比与婆婆相处的拘谨,大多数妈妈还是更希望姥姥能陪在身边。毕竟亲妈更了解自己的喜好,也更懂得如何与女儿相处,因此姥姥的陪伴显得理所当然。
此外,姥姥担心女儿与婆婆相处不和
当了妈妈的人都明白,生娃后的前三年,不仅要适应新身份的转变,还要应对手忙脚乱的日常,真的是让人极易感到压抑。因此,宝妈们在产后的头三年普遍会变得格外敏感!
如今,大多数婆婆都十分明理,待媳妇儿如同亲生女儿般关爱。然而我们都清楚,婆婆与媳妇之间本无情感依存的基础,仅是因一个共同亲近的男人,才不得不成为一家人。
两代人在生活习惯和相处方式上难免会有一些隔阂。而且,当女人们聚在一起时,容易产生各种想法,时间一久,家庭矛盾自然会随之出现。
如果把姥姥接过来带娃,她不仅会帮忙照顾孩子,还会更关注妈妈的身体健康,关心自己的女儿月子坐得是否顺利、平时休息得好不好。
即使妈妈和姥姥闹了矛盾吵了架,两人深厚的「母女情」依然支撑着她们,不会真正翻脸。哪怕今天吵得面红耳赤,明天也依然能够重归于好。
因此,姥姥的到来实际上在女儿与婆婆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中起到了调和作用,同时也为女儿争取了一个与婆婆相处的缓冲时间。
最终,由于爱屋及乌,姥姥对孩子更加疼爱
1980年,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丧子家庭」展开了一项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夭折后,家中长辈中最为悲痛的是外祖母,其次是外祖父和祖母。
尽管这项研究未直接表明姥姥对孩子的疼爱程度,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家中最疼爱孩子的老人正是姥姥!
因此,从关爱孩子的角度来看,姥姥自然也会伸出援手。
相比之下,奶奶们也非常疼爱孩子,但她们仍会将一部分心思放在儿子身上。
小区里有位妈妈曾抱怨说,她的婆婆只有在丈夫在家的时候才会下厨做美味的饭菜,一旦丈夫出差,就开始马虎应付。丈夫在家的时候,婆婆做的全是她儿子喜欢的菜,从来没有询问过孙子想吃什么!
奶奶「半路拦截」自有缘由
尽管姥姥们对妈妈充满怜惜,但大多数姥姥还是会在孩子三岁左右选择退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仔细询问了几位姥姥,发现她们的想法无非集中在以下三点:
首先,他们认为经过三年的支持,女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育儿经验,孩子也逐渐长大,可以准备上幼儿园了。这个小家庭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他们自己的生活,因此在这个时候得体地退出,实际上是对小家庭最好的保护。
其次,我们的社会依然是一个较为强势的「父系社会」。姥姥若长期住在女儿家,尽管女儿可能并无不适之感,但多少还是会面临一些舆论压力。
毕竟在我们的文化认知中,大多数人仍然更倾向于认为奶奶和孩子才属于自家人,而姥姥则更像是「亲戚」。
其三,姥姥们担心,若与女儿同住时间过长,可能会让奶奶产生些许不适,使得女儿处于两难的境地。
因此,大多数姥姥往往在孩子大约三岁的时候,选择适时退出。姥姥的离开意味着奶奶不得不承担起照顾的责任。
毕竟年轻人有各自的工作,双方的老人只能尽力减少对他们的影响。
对于奶奶来说,这种带孩子的方式多少有些无奈:尽管付出了不少力气,却还要遭受「半路截胡」的调侃。
奶奶们并非不愿意带孩子的前三年,但现实情况是,她们毕竟没有和儿媳妇共同生活过,生活习惯上难免有差异,担心会引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比如,年轻人有些懒散、爱睡懒觉,亲妈骂几句也就解气了,可是婆婆能随便说一句吗?
再加上如今年轻人在育儿方面各有主张,老人有时看不惯,亲妈可以说,但婆婆呢,敢说吗?
所以,你看,从奶奶的角度来说,这种被迫的「截胡」也是无奈之举。
好在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过好日子,因此不论是奶奶带还是姥姥带,我们年轻人也就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你说是吗?
你家孩子3岁前是由谁照顾的?对于姥姥照顾到3岁后被奶奶「截胡」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