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不管家里有钱没钱,到了年纪一定要给孩子零花钱,不然可能会偷钱

2024-12-13亲子

某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叫: 「从小到大都没有零花钱是什么体验?」

打开底下的回答区才知道,零花钱不容小觑。

有人回答说:

家里不富裕也不困难,但是从小就没有零花钱。

影响就是挺自卑。一直生活在「别人有我没有」的状态。

长大后的状态就是感觉挺分裂的。

一边总是要算计着怎么用有限的钱买到更心仪的东西, 花了钱会心痛。

一边 喜欢报复性消费,月光爱花钱。

有人回答说:

「因为没钱,和同学玩不到一块,几乎没有特别好的朋友。」

「每次都是同学掏钱请我,我从来没请过别人。」

有人回答说:「我妈总说喜欢什么就告诉她,她给我买,但真的说出来后又各种理由不同意。」

「后面想要什么要在心里琢磨好久才敢说, 小时候还偷偷拿过家里的钱。」

……

哲学家培根曾说:「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在金钱上过分吝啬于他,孩子在性格上将会变得猥琐。」

零花钱大人觉得可有可无、毫不在意的事情,确确实实影响着孩子的三观和身心发育。

到了年纪孩子遇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偷盗行为,或者捡别人剩下的垃圾……

对小孩子而言,他们真的会需要用到钱吗?

不少家长觉得家里什么都有,他一个小孩子需要花什么钱?

有孩子的家长都不陌生,超市里、公园门口,经常能看到那些要玩具或者糖葫芦撒泼打滚的孩子。

我家孩子在4岁左右,就有了浓烈的购物欲。

我朋友开玩笑说:「你和那许愿池里的王八有的一拼,孩子朝你许愿:「妈妈,我想要这个」、「妈妈,我想要那个」。

有研究表明,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孩子去公园,大概率会想要买气球、风车、泡泡枪;去超市,想买玩具、贴纸;即便是走过路边小店也能想要套个圈、串个珠……总之,无论去哪儿,孩子都不能空手而归。

孩子爱买买买是源于爱探索的天性,看到琳琅满目的东西,就会有想拥有的冲动,看到别人有的她也想要。

金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些物质需求,也能满足她的一些社交需求。

大人对钱越是避之不谈,越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金钱观。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

「孩子还没有管钱的能力,给多了、给少了都容易出事儿。 给多了,孩子以为来钱容易,花起来大手大脚的,父母意识到问题突然不给了,孩子就会想办法弄钱,路就慢慢走偏了。」

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对钱的需求感就越来越强。

不管家里有钱没钱,孩子金钱观的建立都应该是教育的重点,而零花钱就是很好的方式。

什么时间应该给孩子零花钱?

一般来说, 孩子有花钱的概念了,会简单的计算,就该给零花钱。

具体年龄可以从幼儿园开始,也可以到小学后。

我们家是从4岁左右开始给的零花钱。

到孩子6岁左右,就有了很明显的变化,那个去超市啥都要买的孩子,现在慢慢学会了选择更需要的东西,学会为了喜欢的东西储蓄,学会了比价和砍价。

都说教育孩子是爱与规则同行,给零花钱也是。

之前【变形计】里有个小女孩,每个月几万的零花钱,家里阿姨喂饭。

这孩子零花钱从没断过,反而父母给的非常大方,但这种【过度】的零花钱同样对孩子教育没什么用。

孩子去烧烤店100块钱,她一定要给500块。

20块钱进货的手机钱,2块钱亏本卖出去。

孩子挥霍成性,对金钱同样没有概念,还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罗伯特·清崎的这段话,足以给家长应有的警醒:「如果要让债主、奸商、警方,甚至骗子来替你进行这项教育,那恐怕就会付出一定代价了——金钱是把双刃剑,越来越富裕的生活本身不会对孩子有害,但是如果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指导,金钱常常扮演着‘罪恶之手’的角色。」

我们给孩子零花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正确理解金钱和生活的关系,学会取之有道,帮助他们建立好的金钱观。

那我们怎么和孩子谈钱?零花钱怎么给?零花钱给了孩子后,父母要不要干预?

给零花钱有几个原则,可以解决这些困惑。

1、定时定量的给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零花钱的多少和父母的爱没有关系,不是零花钱给的多,就是父母的爱多。

定时:按天、按周、按月;

定量: 按年龄。按需求给;

比如:孩子4岁,那一个星期给4块钱零花钱,5岁,一个星期给5块钱,6岁一个星期给6块。

孩子上小学零花钱=每日必要的交通费、餐费等+一周零食开销+机动的零花钱。

给零花钱之前就跟孩子约定好,时间固定给,钱花了也要等下一次零花钱时间。

2、零花钱不作为奖励机制

写作业是孩子要承担的学习责任;

家里做家务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该做的;

孩子的表现这些都不要和「零花钱」挂钩。

千万不要说什么:「你不听话下周零花钱没了」。

养孩子本身就是父母的责任,把孩子的责任和金钱挂钩。

不管孩子表现如何,父母都应该「无条件」按时给零花钱。

不需要孩子做某些事来交换。

零花钱的多少也不代表着父母爱的多少,引导孩子不要攀比。

每个家庭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量入为出。

当然,如果孩子故意损害他人物品,可以由父母承担一部分,孩子用零花钱承担一部分。

这样的奖惩机制短期有效,长期损害孩子内驱力和主动性。

3、零花钱孩子有支配权

很多家长不想给孩子零花钱的原因是担心孩子乱花钱。

觉得给她钱,她就去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点没花在正事上。

如果给孩子零花钱,但是却不让她自主支配,那不如不给。

孩子的零花钱要由孩子自由支配,主要用途是购买孩子喜欢的小饰品、小玩具、小食品等小件物品。

至于孩子的书本、伙食、服装等花费,均属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费用,这些费用不等同于给孩子的零花钱。

零花钱应该是孩子能拥有的,自己可以支配的钱。

可以用来去满足一些日常的小需求。

而不是只能用来买学习用品或者某一单一的途径。

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零花钱的使用范围。

4、教会孩子管理零花钱

零花钱本身没什么意义,让孩子学会花钱,知道管理和规划,怎么做消费决定才是重点。

日本儿童教育主张:「不能随便找人借钱,要让儿童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比如:

请孩子记账, 哪天收入多少钱,哪天支出多少钱,按周或者按月核查零花钱余额。

如果账上余额和实际零花钱余额不一致,设置一定的奖惩机制,比如连续一个月记账准确,用途清晰得当,下周就增发零花钱,反之,下调零花钱。

记账可以让孩子清晰、家长清晰钱的进出,也可以加强孩子财务规划的理念。

【小狗钱钱】一书中写到过, 教孩子把零花钱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梦想储蓄,孩子特别想买的某件东西,价格也不便宜,每次存储一点,轻易不要动。

第二部分:金蛋账户,用来实现短期目标,流动资金。

第三部分:日常开销,需要花钱的时候从这部分走。

只有孩子从小练习花钱、管钱,孩子才会懂得钱不是无中生有,钱也不是源源不断。

写在最后: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兜里越早有钱,他们就能越快地适应成年后的生活。

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不管家里有钱没钱,都应该量入为出给孩子一些零花钱。

花小钱办大事,让孩子做金钱的主人,学会自己做选择,自己体验和实践关管理、支配有限财富的感觉。

为实现梦想储蓄的过程,购买心仪产品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