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只体现在某一瞬间,也体现在幼儿园的学期反馈评语里。
小皮进入大班,语言能力中的各项都打的是高分。学期末评分有多个系列,标准比较细,比如说会不会用剪刀,用到什么程度,剪直线、剪曲线、剪形状等;比如说评估跳的就有单腿跳,双腿跳,青蛙跳……
小皮的反馈表上,其他项目一般都有待进步空间,只语言表达这一项上,比较明显看得出来整体及各项细分评分都较高。家长会谈时,老师也专门提到他语言表达的相对精准和流畅,会使用一些书面词汇。
这一点在3岁入学时不明显,大约是在4岁后会比较明显地感觉到,绘本中的语言已经渗入到他的日常表达中了。
但这只是外显的一部分,我观察到的影响还有:
1、观察能力
绘本来自于生活,给孩子了不同的观察视角,而这些观察视角又影响到孩子在生活中的探索和对照。举个例子,小皮读【美猴王】里面有水帘洞,我们有天在一个人工假山和瀑布处看到了类似场景,小皮对瀑布的观察,不仅在悬下的水幕,也探头想要看到水幕的后面,并思索人如何能穿过瀑布。
2、生活习惯
能够明白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即,潜移默化中,溯及了原理。最明显的就是刷牙、洗澡与洗手了,对不可见的细菌与病毒,小皮的接受能力比我70多岁的老母亲强多了,有时候他还会搬出绘本讲给外婆听。
3、逻辑思维
说话比较有层次: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或是运用:首先,接下来,最后……这样的序列词汇。
4、分析能力
凡事都要问为什么,算是尊重孩子提问的后遗症吧,但与之对应的是他们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个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例子了,等我想起来再来举,哈哈哈。
5、想象力
其实所有涉及能力类的,比如说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专注力、探索欲与好奇心,我觉得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比之刻意培养,不如不要粗暴干扰或破坏来得重要。虽然诸多能力来自孩子的自发性,但是后天的环境和生活习惯影响还是有的。
举例,小皮说:妈妈,我能长得像宇宙那么高吗?比飞机还高,比天上的云还高。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们现实世界的观察,比如说,飞在空中的飞机和周围的云朵,一部分来自于阅读,比如说宇宙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虽然理解得不深入,但无疑,阅读把他们的延展点拓展开了,也使得想象的图景变化了。
当然了,我认为没有绘本,孩子也会有一个自我想象和创造的世界——我小时候躺床上,能把蜘蛛网看成各种各样的图画。这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说,你带孩子接触书中的世界,就会有与之相随的效果。
6、情绪识别
我们是借助了情绪管理和心理建设绘本,但只是坐着读各种情绪名称和大道理,小皮是不感兴趣的,所以这一部分,主要是读故事中活化的道理+生活实景相结合的。情绪识别,他们从生活中体验和学习到的更多,但读情绪管理或心理建设类绘本,首先帮助到的是我们这样野生态成长起来的父母——帮助我们大人识别了人的各种情绪,和可能的应对方法。
然后通过大人与孩子的互动,来帮助孩子识别情绪。
小皮整体上是一个情绪平稳愉快的孩子,这也许与先天有关,也许有带养有关,在幼儿园适应期后,他很少表现出压制或抵抗的情绪——这个不好形容,像是攻击他人、无端生怒、长时间哭闹等,他基本上没有。
有时候他会教大人:外婆,你要说出来。
在他5岁多的年龄段,情绪管理和表达上,很多时候他成为我们大人的老师。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你仔细地观察儿童,他们在许多事上都是大人的老师,认真脸.jpg
其实从我上面举例子不再能信手拈来,大家可能也觉察到,幼儿园大班的小皮已渐渐从图画式阅读,开始自然向更多文字内容的阅读过渡了——他并不识得几个字,我们也没刻意教,但从听力和注意力的角度来说,他能专注和持续的时间更长了,理解力和记忆力也明显变强。
硬壳类的幼儿绘本,我们也仍在借阅,除非特别喜欢的,他已经不再让大人反复读,反复读的更倾向于中长篇或系列类绘本。
或许这样的分享,会无意强化绘本的作用——绘本是生活的一部分,但 不是只有通过书本才能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大书 ,我们带领孩子的探索和观察,要紧密地结合生活,而不是为了阅读或应试成绩,早早架空孩子,使之脱离生活。
假如说,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通过与孩子的对话,生活示范等,也可以同样达到如上效果。
许多朋友说,读绘本能帮助将来孩子写作文,这可能是有作用力的,因为我们的语言输出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模仿,读得多听得多薰陶的多,自然也就能输出的多。
但写出好作文还有许多重要的能力,其中洞察力(观察真实的生活),是很重要的。洞察力与阅读可以互为加强的——就是我们上面说的,阅读给了观察的视角和思考,又带这些视角去观察和思考生活。
让孩子的所有感官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也是比只书面阅读更重要的事。
绘本阅读,是一件不必焦虑、功利化或过度神化的事,这也是我们过往反复讨论过的:绘本阅读不必一味追求量,或多么明显的短时输出。
顺其自然、乐在其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