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业余时间为学生们撰写绘本故事的在职教师强答一波。
自孩提时期到成年就业,我接触过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家、风格迥异的儿童文学作品,从绘本到小说,从冷门到畅销,特别是当了语文老师之后,我每学期都会根据学生们的年龄和需求,带领他们探究一系列儿童文学作品,诗歌有之、散文有之、小说亦有之,比如最近孩子们跟我说对「探案追踪类」的读物很感兴趣,我就搞了一个「神探专题」,把教室布置成了神探俱乐部:
在这个专题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读,也动手去制作或者cos书中的人物,还有的孩子自己做了名牌,下课就凑到一起,互相叫彼此的花名:
也正是通过与孩子们大量、真实、长期的讨论,让我对儿童文学有了更细腻的理解。
在我开始创作绘本和小说之前,我也问过自己:理想中的儿童文学是什么样的?是有趣的?深刻的?天马行空的?还是垂范千秋的?这些定位都有道理但又不够全面,只是把表现形式说了出来,那 我创作时以及给学生们选书时真正的底层逻辑又该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理想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要具备3个特质:
一、理想中的儿童文学应该具有「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由于儒家思想中「父为子纲」的观念根深蒂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始终占据着人们的思想,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一文中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他还在【童话略论】中提出,儿童文学应该:
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进……至此,「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才正式被大家所注意到,然而注意到并不代表作家们会因此而抛弃沿袭千年的「成人本位」儿童观,不信你去翻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文学史,简直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过分突出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甚至是赤裸裸的「教训」,儿童文学本身可以兼具教育性和文学性,但过分强调这种属性在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精神上的「殖民主义」(然而这些作品时至今日仍在出版,我也曾在我以前的回答中点到过,对于某些文学大奖、文学大家的作品,要有甄别地选择,不要迷信奖项和领域title)。
「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尊重儿童的感觉、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作家创作时也不会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来看待儿童,而是以「陈述者」的身份去反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真实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喜悦、感动、善良而美好的,也可以是痛苦、挫败、不安而焦躁的,对于儿童不同发展阶段出出现的「特点」(比如:胆小、怯懦、贪玩等,我不愿说这些是「缺点」,我更愿意称之为成长过程中的特点),不做过度解读和评判,也并不以纠正儿童这些特点为己任。
也许你会说,儿童文学不可以教育儿童吗,不可以给儿童启迪吗?当然不是,相反,很多经典的优秀作品往往是以孩子的视角来传递价值观,让孩子(甚至是大人)获取很深的精神体验,帮助孩子看到他们需要看到的东西,肯定他们对人生的想象,并激发孩子对文学作品里的故事和文本展开讨论。
比如我非常欣赏的李欧·李奥尼,他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寓言倾向,阿甲说过:
李欧·李奥尼被誉为「图画书中的伊索」,因为他用文字和图画共同创作的故事,深刻却并不故弄玄虚,几乎每一位具有丰富阅读经验或者人生阅历的读者都能从李奥尼的故事中读到点什么。所以我常常把李欧·李奥尼的作品归结为 儿童哲学 ,【田鼠阿佛】就是他的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故事里的阿佛是一个爱做白日梦的艺术家,当其他田鼠都在为冬天储备粮食的时候,他却毫无兴趣,他说:
「我在为寒冷、阴暗的冬天收集阳光。」「我在收集颜色」
「我正在收集字,冬天的日子又多又长,我们一定会找不到话说。」
……
在很多成年人看来,这样不肯劳作只知道作诗的阿佛是「懒惰的」「愚蠢的」,跟寒号鸟一样,要受到命运的打击和大自然的制裁,然而——李奥尼却在故事的行进中做了大转折——在冬天来临之时,其他的田鼠都很喜欢阿佛带来的诗歌,在精神的世界里,它给了同伴最好的冬日。
成人本位说教色彩的绘本创作通常会无视儿童自身的内在逻辑,只想把所谓的「正确」三观强推给儿童,这其实是成人对儿童的「幼稚化」和「矮小化」,而李奥·李欧尼不同,他的创作逻辑是在陈述儿童的精神世界,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觉得被理解、被认可,很多孩子都说自己喜欢田鼠阿佛发呆时的样子,自己也想做个田鼠一样的诗人——这是多么直接而朴素的愿望,儿童的愿望往往与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在这个鸡娃成疯的时代,沉淀和悠远绵长显得更加珍贵。
二、可以具有双重读者构造但不过分讨好隐含读者
朱自强老师曾经在他的专著中说过:
儿童文学读者的结构是双重构造,由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构成。是的,儿童文学的受众并非只有儿童,安徒生、马克·吐温都曾明确表示,自己的创作也考虑了成人读者。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米尔恩的【小熊维尼·菩】都可以看出是完全面向儿童的文学作品,它们轻松自然,用儿童喜欢的语言,无拘无束地重述童年。
但也有很多作品,在创作之时,就注意到了作品的「隐含读者」,如果要兼顾到隐含读者和儿童两方面的审美需求,那在创作的时候会显得尤为困难,甚至可能为了赢得成年人的青睐,而使用过于华丽的词语、宣泄成人世界的情感体验、把世界的邪恶与可怕和盘托出,以求迎合饱经风霜后的成年人的心灵契合,从而达到文学性上的深刻。
然而 我理想中的儿童文学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深刻」 ,儿童文学本身其实是儿童心理与儿童哲学的艺术表现,勃兰兑斯甚至认为「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儿童心理学」。所以即便儿童文学具有双重读者构造,但创作基础还应该重视儿童的想象力和情感,我们跟随文学大师们的步伐,走进儿童隐秘的内心世界,而 成年人,只是借由这一通往儿童内心世界的「密道」,感受到淡淡的人生哲学。
比如我之前写过的一条回答,就是关于成年人也可以读的绘本,其中【失落的一角】就非常出色,孩子们喜欢这种简单的表达,成年人也可以从中读出哲思。
一个缺了一角的圆觉得自己不快乐,因为它缺了一角,于是它一边滚动,一边唱着歌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经历了日晒雨淋,经历了暴雪严寒,它一路上执着不停歇,因为缺了一角,滚动的很慢,也正因此,他可以与虫儿对话,可以轻嗅花香,可以与甲虫赛跑,可以与蝴蝶嬉闹,他欢快地唱着歌,它也曾遇到很多次被遗落的一角,然而几番尝试之后,那都不是它遗落的那一块,在千辛万苦之后,它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角,严丝合缝,一个完美的圆。可是当失落的一角被填满时,它却不能唱歌了,它失去了自己最容易获得的快乐。于是它轻轻地放下那一角,又唱起了欢乐的歌,继续向前滚动……
我在看过这本书后,想到了【亲密关系】这本书里讲到的一段话:
每个人的归属需要都需要被满足,但是亲密关系的模式并不单一,在一段关系中,有时我们并不需要很高的相互一致性。同时,我们也可以欣然接纳自我的不完美,或者说,圆满生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本身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吧,也许在外界看来你是「缺失了一角的圆」,但只要怡然自得,那又何妨呢?
这些体悟,并不是作者强行灌注于我这个「隐含读者」身上的,更多的是我作为成年人的自我延展和体验,所以说,越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也越容易获得双重读者。
三、以尊重儿童心理发展为底线
我前面说过,儿童文学与儿童心理学和儿童哲学息息相关,只不过前者属于艺术范畴,而后两者属于科学范畴,那理想的儿童文学,应该要能够兼顾到儿童心理特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
如果不懂儿童发展心理学,以一个比较笼统的儿童发展为写作背景,很容易走不进真正的儿童世界,而停留在作者自以为是的成人本位的儿童世界。
比如,皮亚杰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不同的时期,0-2岁是感知运动阶段,2-6岁是前运算阶段,6-12是具体运算阶段……每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是不同的,注意到孩子在自己发展阶段的共性特征,来撰写能够有益于孩子发展的内容,往往是经典儿童文学的特点。
我很欣赏并且频繁在知乎推荐的一位日本绘本作家叫做深见春夫,他的每一本作品都想落天外,故事的结构和内容并没有多么新颖,但行文与绘画却特别吸引孩子。
我推荐给许多父母深见春夫的书,简直就是箭无虚发,没有孩子不喜欢看。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真的很懂孩子,他似乎有一双儿童的眼睛,可以从他们的高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在他的作品中,哪怕是鬼怪,也是可爱的,俏皮的,不具备攻击性的,这反而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很多文学作品,跳脱了受众(某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无视他们的认知能力边界,在作品中注入了很多成人的情感需要,比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出现「指导自杀」、「情欲」等内容:
这些作品在创作时,也许已经考虑到了隐含读者,但却无视了儿童文学作品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影响。懂得儿童心理学,懂得真正的儿童,应该是理想儿童文学创作的基石,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条件。
以上就是我对于儿童文学的一点理解。一切祝好 @知乎亲子
知乎小蓝星推荐 - 小学生暑期书单推荐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