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墨27个月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读绘本可以帮助儿童成长吗? ,答案是肯定的:
让孩子拥有丰富的语言体验;亲子阅读可以成为传递亲情的桥梁;
阅读可以成为孩子幸福的种子、生活里的养分…
墨墨现在32个多月了,我们依旧每天雷打不动地陪孩子亲子阅读,有时候读累了,他就拿着点读笔点读、或者让绘本机器人读给他听。
阅读给予孩子的改变是非常大和神奇的,从最开始被大家肯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到生活中每一点的改变,墨墨常常都能给到我们欣喜,那是融会贯通后的成长喜悦。
我到现在都记得墨墨第一次吃冰激凌时,那时候他才刚满两岁,说话表达都还没有现在清楚,但他却深深记得【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中那些被冻住的小精灵:孩子生活中的哪个瞬间,让你看到了绘本的力量?
今天还想跟大家聊聊「阅读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意义」,不想用说教的方式,因此在墨墨那上千本绘本中又翻出了13本(套),看看这些书到底能够给予到孩子什么,让他们有哪些方面的成长!
了解自我成长,感受父母无私的爱:
【甜蜜的负荷】2册【中】喃东尼/文·图
这是一个爱画画的新晋奶爸,在他女儿可儿(可鹅)出生后开始创作的「可鹅系列治愈漫画」,记录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趣味小故事。
看这本漫画的过程好似又再一次经历了小墨墨的成长,可鹅就像每一个人类幼崽一样,呆萌、天真、暖心、调皮、可爱、爱捣乱,偶尔有点烦人、偶尔让人心累。但不管他是什么样子,都抵挡不了我们爱他、宠他,为他着迷。
喃东尼完全把自己一副女儿奴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而我自己,每次静下心来端详着墨墨的正/侧脸,总是感叹「哎呀,我儿子这颜值……」,那个满意劲,哈喇子也要流一地了。(不好意思,亲妈滤镜,让大家见笑了~)
在这两册漫画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爱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在孩子出生后,只要孩子一有动静,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都立马起来查看,是饿了还是拉了?如果宝宝睡在我边上,只要他不动,我可以一晚保持一个姿势,就怕自己动一下而压到他。
还比如,有了孩子后,生活中「少掉」&「多出来」的部分:
有了孩子后,生活的变化绝对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晚上要起夜挤奶、喂奶,睡眠大大减少。 已经很久没有跟老公二人世界了,那是一种奢想。 家庭支出的比例体现了我们家庭成员的地位,每个月花费在孩子身上的费用大于我们家庭其他开支的总和。 18年12月份住进这套房子到21年10月份我们要搬离,家里的东西成10倍地增加,满满当当多出来的都是墨墨的东西。书中用了一句话概括: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和金钱,都变少了。(微笑.jpg)
而变多的是手机里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出个门需要携带的物品、以及对孩子的爱……
这套绘本帮我们一起回忆了孩子成长的过程,以及一家三口最初在一起的磨合时光。我们很羡慕可鹅爸能够用这样特别的方式记录下一家人的生活,浓浓的爱意满满溢在纸上。
对于孩子而言,这套书又是多么珍贵的记忆啊,可以了解自己不曾记事时期的点滴成长,深深感受父母对自己的那份浓浓爱意!
话说当初开始做视频、写文章,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记录墨墨的成长,希望他长大后能够有机会回味自己另一个角度的人生,这是一份珍存的记忆!
回馈给父母的爱,可以是一声问候或一个拥抱:
【我的宝宝是老板】【美】玛拉·费雷奇/文·图
两届凯迪克大奖得主作品看到这个书名我就联想到我们中文里用「小皇帝」、「小祖宗」来形容家里的孩子,幽默搞笑的画风让孩子们了解他们刚出生那两年的一些状况。
0-2岁的宝宝跟父母是一体的,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无条件」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我们的人生被他们统治着,吃喝拉撒睡都得我们一手操办,还享有许多我们享受不到的特权,他的需求成为了我们的第一需求,他就是我们的老板,而且这样的生活还一直在继续……
在不同时期,这个老板还会对我们提出不同的需求,对我们发号施令,真是被他折磨得够呛……而绘本最后,孩子的一声「爸爸!妈妈!」治愈了我们疲惫的心。
爱就是这么简单,墨墨也懂得,一声问候、一个拥抱是给我们最好的回馈!
成为独特的自己:
【方格子老虎】【俄罗斯】安德雷·乌萨切夫/文、【德】亚历山大·容格/图
有一只没有条纹的小老虎,爸爸妈妈想给他画上条纹,可是妈妈喜欢竖条纹、爸爸喜欢横条纹,这反映了我们平时对孩子的一些教育分歧,两人谁也不让步。为了让爸妈不争吵,小老虎拿起了画笔,把自己画成了一只方格子的老虎……
「方格子」的小老虎看似看似融合(迁就)了父母的期望,实际上却导向了一次独特的生命历程,成了他独特品性的标志:
「方格子」代表了小老虎善良而纯真的本性,他用自己的力量极力融合着周围世界的矛盾,使其变得和谐、充满温暖与爱。因此他不仅是个和平使者,更多是展现了不一样的自我,成为了那个独特的自己。
通过这本绘本,孩子们可以从「方格子」小老虎身上得到启发,面对外界对自己的压力,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迁就,否则最终只会失去自我,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而是试着找出答案的更多可能性。这是一个自我与社会融合的过程,也许漫长且艰难,但值得去一试!
最终,大雨把方格子老虎身上的条纹冲刷掉了,不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一直是原来的他!
在这里也想写点话给在看这篇文章的父母:多关注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毕竟事关他们的人生,该多问点孩子们的意见!
爱我们的兄弟姐妹:
【我的弟弟是超人】【英】马特·罗伯森/文·图
这是一本写给二胎家庭的绘本,是关于兄弟姐妹学会如何相处的友爱之书。
随着生育政策的逐年放松,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选择了生育二胎。只是,让很多家长都比较担心的是,有了二孩该如何照顾大孩的情绪,该如何引导及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绘本中的弟弟斯坦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得到关注,所有人都会不停地拍手叫好,全世界都会觉得斯坦非常了不起。
每当哥哥杰克做了一些平常的小事,斯坦总能完成一些不平凡的壮举; 每当杰克做了一些好事,斯坦总能做出令人惊叹的大事。绘本中的超人弟弟其实并不是具有「超人」的能力,而是他本身对家庭成员的吸引力,这样的情形经常出现在二宝刚出生的时候,父母自然而然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宝宝身上,因为他们豪无自理能力,更需要照顾,因此就很容忽视大宝,而让大宝倍感失落。
不过,即使是「超人」,也有需要哥哥帮忙的时候,这也是哥哥本来应该做的!哥哥也因此更有成就与满足感,因为被需要的感觉还是蛮棒的。
这本绘本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跟自己的兄弟姐妹相处,理解「亲情」的真谛!
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最佳方法:
【我要大蜥蜴】【美】凯伦·考芙曼·欧洛夫/文、大卫·卡特罗/图
我们经常看到大街上一个孩子因为想要一件玩具,父母不给买,然后哭着赖着不走,甚至在地上打滚的。
这本绘本就是告诉孩子,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样东西,我们该如何跟父母沟通,何况这件物品还是一个生命,一个大蜥蜴!
绘本中的儿子阿力非常希望在家里养一只大蜥蜴,但是妈妈却觉得蜥蜴又丑又大,不太适合作为宠物养在家里。于是阿力为了说服妈妈,给妈妈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
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阿力充分利用讲道理、撒娇或感性的要挟(每封信的署名都带有不同情感和情绪的前缀),最终争取到了妈妈的支持。
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故事,可以了解到,我们有需求不应该「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应该选择跟对方进行沟通,写信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当然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学会尊重和倾听孩子,而不是仅仅用自己家长的权威一棍子打死。
从这本绘本中,孩子们也会了解到,如果希望养宠物,前提是学会责任和担当!
交朋友秘诀1,学会跟「敌人」相处:
【敌人派】【美】德瑞克·莫森/文、泰拉·葛拉罕·金恩/图
从小到大,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敌人」,他们讨厌极了,什么都跟我们作对。什么方法可以消灭「敌人」呢?小主人公的爸爸有一个消灭敌人的必胜绝招--敌人派!
「敌人派」是什么呢?我们吃过苹果派、草莓派、菠萝派……但没听说过敌人派呀!原来呀,这是给敌人吃的、可以消灭敌人的派!那里面的配方是不是得有那些很恶心人的东西吧,比如乱哄哄的杂草、脏兮兮的毛毛虫、小石头、黏糊糊的口香糖……?
只是,这个派最重要的秘方,竟然是必须和敌人友好地相处一整天!少了这个秘方,这个「敌人派」就没有效果了……
原来呀,「敌人派」更是一个化敌为友的派。孩子们跟我们大人不同,大人们在多数情况下利益为先,而孩子与孩子之间即使有了矛盾,他们还是有化解矛盾的欲望,这种时候,我们做家长的不应该过多参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调解,而是像故事中的爸爸一样,只是给孩子寻找到这样的一个契机,在这种契机下,孩子们通常都会「化敌为友」!
这么一个让人「会心一笑」和「美好回味」的故事,我相信它所播下的种子,对孩子一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会激发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能够主动认识自己、接受对方!
交朋友秘诀2,选择适合的朋友:
【抱抱我】【意大利】西蒙娜·奇劳洛/文·图
小仙人掌有一个小小的需求「抱抱」,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能被满足,甚至因为拥抱了气球把气球扎破了,而被语言暴力伤害……
比如知乎上就有类似的问题,孩子太过于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在乎自己受委屈,该怎么教导?
有些孩子因为害怕被孤立,宁可拔掉身上所有的刺而去迎合别人,为了让别人跟自己玩,被迫放弃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为了迁就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不断退让的做法,在人际交往中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主见,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对他的成长毫无益处。
图中的小仙人掌看到了一只蝴蝶飞过,他好希望跟蝴蝶做朋友啊,从看到蝴蝶时候的惊喜、开心、着急,到最后的沮丧。这如同听到父母要带自己去游乐园、但最终不能被实现的心理历程一样。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父母应该注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长期不能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会逐渐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为了获得关注,变得无底线迁就。
最终小仙人掌交到了朋友,是一块石头。这个结局也是为了告诉孩子,即使浑身都是刺,也是可以找到一个匹配的好友。其实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小仙人掌,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优点和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逐渐被社会化,学会了褪去或是隐藏身上的那些刺。
对于墨墨而言,我希望他保留一些自然属性,而不是为了「成长」拔掉身上所有的刺。通过这本绘本,我也想让他知道,知心好友哪怕只有一个也已足够了。
尽可能保留身上的某些自然属性:
【野孩子】【英】埃米莉·休斯/文·图
书中描述了一个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大自然里的小女孩,鸟儿教她说话、大熊教她吃东西、狐狸带她玩。她是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野孩子。直到一天,她遇见了跟她长得很像的动物,一切都变了,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威胁。
在城市里,我们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野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的自在,不过,没有孩子不向往大自然,如果有得选,他们也会很希望自己像个野孩子一样,在大自然里自由奔跑…
但孩子可以通过绘本得到一份满足感,这也是阅读的意义--能够带给孩子无限遐想的快乐过程,平时得不到满足的那些愿望,书中都可以帮他实现。
这本书也是帮助孩子理解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同时也让我们父母明白,孩子每个「不愿意」背后的真实想法,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与耐心,从这一点,阅读也是为了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另外,如果有机会,多带孩子去户外走走,亲近大自然,哪怕玩玩泥巴、踩踩水坑、在地上打滚……他的天性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释放啦!
学会勇敢与独立:
【我和爸爸】【美】莉兹·克里莫/文·图&【玩具船去航行】【美】兰德尔·德·塞弗/文、罗伦·隆/图
这两本都是关于孩子独立的绘本,所以放在一起说。
【我和老爸】中的罗力是个精力旺盛、还很调皮的小朋友,爸爸很会陪他玩,只是偶尔也需要安静独处。这一天,罗力不想打扰爸爸,于是决定一个人去冒险……
冒险!
我能想象如果墨墨有这个念头,我也会干出罗力爸爸一样的事情:就是偷偷地跟在后面。这种又期望孩子独立、又担心的心情是很矛盾的。
在罗力想要喝椰汁时,爸爸从树上摘的椰子正好落在他眼前;
罗力想要避雨时,爸爸挂在椰树中间变成了罗力的雨伞;
……
一路上爸爸给了罗力很多的隐形帮助!
这本书也旨在告诉孩子们,在有「冒险」的想法之前,我们应该多学些「冒险」的技能,这样即使哪天不再希望家长送上学了,也会知道自己怎么过红绿灯,怎么保证自己的安全……
然后才是勇敢地走出去,这些都是独立的基础。
【玩具船去航行】中的小船向往着大船在湖上自由自在地航行,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它离开了小男孩,独自一个人去更广阔的世界里探索。这也可以理解为,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离开了父母,单独去面对一个新的环境。
整个作品展现了孩子一系列的矛盾心理,既想摆脱大人的束缚,又对大人有着无比的依恋。
故事的最后,小男孩把那根断了的线又重新接上了,也是为了告诉孩子,不论你去哪里、走多远,你与父母之间总是有一根线相连,他们会永远爱你、包容你,家永远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独立的道路是艰险且曲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根线也需要时不时地拉紧、时不时地放松。
永远不要小看自己,无论多渺小,也可以做出改变:
【大城市里的小象】【美】迈克·库拉托/文·图
这个故事是通过孩子的视角来描述的,他们本身身材就很小,相对于这个偌大的城市而言就更渺小了。站在地铁口,路两旁的摩天大楼以及路上的车水马龙,很容易让人忽略掉他;站台上人潮拥挤,成年人平视的范围也根本不会注意到他,他需要很小心才不会被踩到……
而那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琐事,对他来说也如此困难,他们期待长大、期待可以做成人做的事情,也渴望变成英雄、渴望被关注。
后来小象遇到了比他还要「渺小」小老鼠,帮助了他,瞬间小象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大象;而小老鼠也帮助小象买到了他很想要的纸杯蛋糕,这也是友情的力量。
所以,永远不要小看自己,不要以为自己渺小就干不了什么事。对于世界来说,我们只是一个人,而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你却是全世界!
如何面对父母离异后的生活:
【我的爸爸叫焦尼】【瑞典】波·R·汉伯格/文、爱娃·艾瑞克松/图
都说父母离异,最受伤的肯定是孩子,哪个孩子不希望待在父母身边长大呢?
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经常见到爸爸,然而只要跟爸爸在一起,每分钟都会很快乐,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检票口的伯伯、餐馆的店员哥哥、图书馆的姐姐……
这是我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狄姆希望告诉所有他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他是有爸爸的,是拥有父爱的孩子。
我们看图片中看狄姆的年龄,大概6-7岁,也是男孩更需要父亲的年龄。都说人生的头两个7年非常重要,第一个7年更多是对母亲的依赖,而第二个7年是男孩逐渐往男人蜕变的过程,他更需要父亲的陪伴……
而父亲只能在某个时间才会来陪伴儿子,这样的家庭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
当我看到狄姆对着餐厅内所有人大声说「我爸爸要付钱啦!」,和爸爸在车厢内对着所有人宣布「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时,我鼻头有点微酸~
他为爸爸自豪,爸爸也为他骄傲!
最后告别的时候,没有悲伤和眼泪,有的只有约定「马上会再见面的!」。也是想告诉孩子,生活中虽然不能事事顺心,但我们只要还拥有爱,就会有勇气、有力量和安全感。
如何面对家人的死亡,学会珍惜:
【爷爷变成了幽灵】【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
除了「离异」,「死亡」也是一个对于孩子而言很有挑战的话题,这个话题我以前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推荐了多本相关话题的绘本: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关于死亡教育的绘本? ,包括我今天要说的这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这是个温馨的鬼故事!爷爷死了,没有变成天使,没有变成泥土、也没有去天堂,而是变成了幽灵。
为什么呢?
书上说,人如果在世上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变成幽灵。
艾斯本为了不让爷爷一直这样到处游荡、叹气,为了帮爷爷找回忘记做的事情,他经历了好几个「奇怪」的夜晚。
爷爷忘记了什么呢?
艾斯本帮爷爷找,一面找,一面回忆起他的一生……
最终,爷爷想起来自己忘记什么事了,他忘记了对艾斯本说再见了。爷爷对艾斯本说:
你要乖一点(但也不用太乖),要时不时地想着我(不过,不用一直想着)。其实,这些也是艾斯本想对爷爷说的……
有点虐心、又有点温馨,以告别的方式,开始了彼此新的人生!艾斯本依旧记得跟爷爷的点点滴滴,但他不会再悲伤,因为爷爷在世时,他们都彼此珍惜,珍惜在一起的那些快乐时光,也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坦然直面亲人的离去,没有遗憾!
大家如果对除第一本外的以上12册都感兴趣的话,还可以购买下面的这个套装,这套书不仅适合给孩子看,在阅读中感受自身成长的意义,也是家长们的指导用书,适合亲子共读,适合共同进步!
@知乎亲子 @知乎图书 @知乎生活
更多童书、绘本分享请前往我的绘本专栏: 墨迹书房
♥码字不易,记得留个赞再走哦♥
我是知乎母婴盐究员 @墨迹年夏 ,绘本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亲子游玩家,
常聊些育儿干货和亲子小故事,
关注我,陪孩子一同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