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 「亲自答」 :
2012年,我有幸乘坐「东方红2号」,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南海某航次,在南中国海上漂了24天。(并在船上吃到了人生中最鲜的鱿鱼hiahia~)
说起来,也是快10年前的事情了。就以我自己的经历,分享下当时这样一个常规的海洋学综合航次做什么事情吧。
一、科考船长什么样?
科考船,就是需要在海上进行科学研究的船。
我当时乘坐的船是东方红2号,这艘科考船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是1996年就投入使用的。这艘船长96米,宽15米,吨位是3235吨 [1] 。这个吨位和大小,算是比较常见的科考船规格。
东方红2号上面有15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325平米,甲板作业面积330平米,接近一个篮球场的面积。
船上可以进行 物理海洋、海洋大气、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 等海洋学科的综合调查。
除了东方红系列,我们国家还有好多科考船:比如向阳红系列、科学系列,极地科考船雪龙号,远洋科考船大洋号系列等等。
我的母校厦门大学也在2016年拥有了自己的远洋科考船「嘉庚号」。可惜没能有机会坐上这艘船。
为了科学调查研究需要,船上还会有一些专门的设备、仪器。
除了常规的通信系统、定位系统等等外,科考船会有专门用来海上科考作业的设备,以及一些实验仪器,用来在船上进行样品采集、数据收集、样品的处理和研究。
比如,东方红2号的船尾部,有一个高7米的大型门吊架,可以用来进行收放浮标:
甲板的一侧,还有一个小型CTD门型吊架,以及配套的液压绞车,这是为了将CTD设备下放到深海(东方红2号最深可以将设备下放到8000米)。这个设备可以获取实时的水温、盐度、深度等数据,还能实时采集水样 [2] 。
甲板另一侧,还有几个用来生物采样的吊杆。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设备。比如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流式细胞仪、碱度仪等等。
二、科考船上的人都是科学家吗?都有哪些人呢?
科考船上当然不都是科学家。
船上有两类人:
一类是科研工作者,包括首席科学家、船上实验室负责人,以及参与航次的各个项目组成员。参加项目的既有教授、老师,也有很多是像当初的我一样,正在就读的硕博士研究生。
还有一类是船员,包括船长、大副及船上的工作人员,比如维修人员、厨师等等。
三、船上的人都在做啥?
科研人员当然是在做研究。
我参加的这个航次一共有27个课题!这样才能成本效益最大化(以及每个课题组都能少分摊一点经费哈哈哈)。毕竟,出一次海成本可不低。
光海洋生物方面就包括了我在做的海洋浮游植物研究,也有海洋浮游动物、海洋真菌等研究。还有关于海洋沉积物、岩石圈和地幔结构、海洋氮循环、古生物学研究、海洋环流结构的研究等等。
研究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洋里有哪些生物、海洋的生态环境、古时候的气候曾经是什么样子、地质结构的变化等等。这既是为了更加了解大海和地球的历史、了解过去和现在的生态环境,也是为了对未来趋势进行推理预测。
在船上,我们是怎么为这些研究工作的呢?
首先,船上这么多课题组,大家需要的样品不同,但有些样品是可以通过同一台设备、一次取出来的。船长要按照我们事先计划好的的采样点位,把科考船开到对应的位置。但海上因为天气等种种原因,有时候需要临时调整变通,所以每天晚上,我们大家都要开例会,对第二天的天气情况、采样点位、采样计划等等一起讨论。
其次,船上的科研人员也需要分组、分工,比如男生会安排去需要体力的工作,女生可能会安排需要细心一点的工作。因为夜里也有工作计划,大家要轮流值班。因为这次航行,整艘船加上船员70几个人,但只有4个女生,我们几个就被特殊照顾了一下,不用参与夜间值班。
然后,每当船开到对应位置,值班的人就会通过呼叫系统提醒大家,在这个位置有工作需要的人及时去甲板,采样、录数据、做实验、收放设备。
下面这张图,是我请其他课题组的老师帮忙拖浮游植物网,网需要下放到200米深的海水再拉上来。
像我的课题,海况好、不太晃的时候,我们还在显微镜下,将一些藻类分离出来,进行培养,观察它们的形态、生长过程和规律。
其他课题组可能需要采集海底的沉积泥,可能需要更换海上固定点位的浮标,可能需要采集3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
船员们就是在确保船的正常航行,以及保障大家的生活
比如船上也有厨师,给大家做饭。
因为东方红2号隶属中国海洋大学,是在青岛,所以船上的煮饭师傅都是山东人,特别会做面食。每天早餐会有好吃的面包。厨师蒸的包子也特别好吃!每天夜里10点钟还有夜宵,是很好吃的面条,加几滴醋绝了!
看到餐桌边缘有一个小小的凸起吗?这是为了防止船晃的时候盘子们飞出去!
但,船员们也可能在捞鱿鱼!
啊,我后来再也没吃过像科考船上那么鲜的鱿鱼~刚从干净清澈的南中国海捞上来,切成细丝用开水烫一下,加点葱花加点酱油醋就好了!
四、科考船上生活是种什么体验呢?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船上有网络吗?
近10年前,我参加这个航次时,除了船长、首席他们可以用卫星电话联系陆地,我们其他人是完全与世隔绝的。(听说现在很多科考船都可以有微信电话了,体验应该更好一些吧)。
这种与世隔绝之下,上网、电话、短信....都是不可能的。我上船前提前下载了很多电影,准备没工作时看。
但事实上,根!本!没!法!看!
会晕船!
后来,我的消遣是,躺在床上看手机里存的一点点小说。(同船有位师兄,消遣是念经。)
可以看到不同样子的大海
可能是波浪翻滚的大海:出海后遇到一次强冷空气,海上风非常大,浪花拍到船尾甲板上,人几乎无法在甲板行走。
也可能是平滑如镜的大海:冷空气到来之前那天,大海看起来平静的像内湖。这也是我见过最平静的海面,谁能想到第二天就晃到七荤八素呢。
以及,完全不同于近海的浑浊,可以看到特别、特别蓝的大海:
还可能遇到海盗!
因为航行中遇到极端冷空气,有几天完全无法工作,船体倾斜厉害,我们不得不到某地的一个海湾暂避。
然后,船长在餐厅的黑板上写了如下一行字:
原来,之前的科考船曾经遇到过当地的渔民半夜偷偷划小船靠近,爬到船上偷东西!
遇到小飞鱼
五、海洋科考的意义不仅限于科学研究
探索海洋既对生命科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又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部分象征。在国际海域的利益博弈中,科学证据既是资源开发谈判的关键筹码,也常常是生态保护的重要依据 [3] 。
还有一点:我们的科考船时不时去某些海域(比如钓鱼岛附近)转一转、做做研究,也是一种另类「宣誓主权」的形式。我师姐参与的某个东海航次,科考船就曾经和日 本的巡洋舰近距离「接触」~
上天虽然不容易,但下海亦很难。
人类对大海的了解,相比太空来说并不多,甚至算非常少。关于海洋科学考察主题的儿童绘本、科普似乎也不太多见。希望未来有更多优秀的科普资料,给这一代的孩子们,激发他们对蓝色大海的好奇与探索吧~
@知乎亲子
我是 @笑霜,儿童教育 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学习型妈妈。理科女硕士当了妈,文艺女青年成了家。
科学育儿,理性种草;
亲子共读,干货科普。
欢迎关注我,育儿育己路上,一起成长~
参考
- ^http://www.ouc.edu.cn/2017/0928/c59a94767/page.psp
- ^http://www.ouc.edu.cn/2017/0928/c59a94767/page.psp
- ^https://chinadialogueocean.net/15239-nine-extraordinary-chinese-research-vessels/?lang=zh-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