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婚不育主义者(别来教育我哦,已和家人友好沟通过)
一辈子没有自己的小孩那就意味着一个女性无法真正体会到成为母亲的感受,这肯定是有遗憾的,但是这种遗憾不足以让我踏入婚姻的殿堂以及生育孩子。
首先,人生这道选择题不管怎么选都是有遗憾的,巷子里的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宿,围墙里的狗有归宿,一生都得低头(或者说失去了自由),人生那么多路口,只走了一条肯定是会觉得遗憾和后悔,所以更重要的是你能独立的做这个决定,心甘情愿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被外在因素变相压迫做出选择,这也是很多人努力的意义吧。
其次,结婚和生小孩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这是从承担的责任方面来说,结了婚生了小孩双方都有了相应的责任),这里主要阐述题主关心的「生小孩」这一主题。
(1)物质方面
现如今想养育和教育好一个小孩,花销是巨大,如果你资本不够厚,就别用一个新生命来拖垮所有人,就像张爱玲所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很多人特别是社会底层的 喜欢生,还喜欢多生,把荣华富贵的妄想寄托在这些孩子身上,自己都不会飞,生了孩子就催着他快飞呀飞,没有相应的遗传基因,又没有习得经验的他们跳下去往往是被「摔死」。
从贫困大山慢慢走出来的我比大多数人都更清楚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一个孩童心灵的摧残,那什么是贫困:是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是上小学还要翻过几座山不论四季,是经常能收到的爱心包裹,是无数次剁椒加米饭的午饭,是支教老师眼里的嫌弃,是看着别人把一年的费用穿在脚上,是从小懂事、故作坚强......他们的未来更多还是走向社会的最底层,为资本家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因为现阶段仅靠读书上学、仅靠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是很难改变命运的,
就像那句文案「时代送走了廉价的农民工,却迎来了廉价的大学生;3000元的农民工不好找,但3000元的大学生随便找,更扎心的是,这群廉价大学生正是当年那批廉价农民工用低廉的收入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子女」。
(2)精神方面
如果有足够的爱,穷点或许也可能熬出头,但是往往还是很难逃过「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家庭万事愁」的困局,疲于为生存奔波的人给出的爱多是有条件的:「你要听话」「你要懂事」「你要优秀」;他们干着最脏最累还受气的活,会把心里的怨气往家里发泄:是暴躁时的谩骂,是要面子时的贬低,是酗酒后的暴打;
没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眼界受限、着眼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是「女子读书无用,长大嫁人,是赔钱货「的理念,是」攀比心理,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观,是」人不能为自己而活,要为别人而活「的固执观点,是「吃想一顿大餐,冬天穿上暖和衣服」的梦想,
我以全村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 一个211大学生的身份走了出来,但好多个」我「被了留下来。 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我又恍惚发觉:我真的走出来了吗?
大学时,同学们开始旅游的旅游,备考的备考,几万的课程说报就报,有特长有气质的比比皆是,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目标提升,毕业后也是如他们所愿,考公考研的上岸,工作的靠资源找到好工作,不想上班的在家安稳的躺着,
而我一方面是对人生的迷茫:十几年来一直压抑自己的需求不表达,为家人的期待而活,一个空心病患者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呢,另一方面又奔波在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的路上,办理助学贷款、找兼职、努力学习拿奖学金、参加运动会拿运动会奖金,,毕了业也不知道干什么,没有人脉资源、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作经历,人又不圆滑,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因为没有像家里人想的那样毕业有铁饭碗挣大钱,被内涵被嫌弃,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晚成熟,他懂得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却不会谋略长远的生活
而自卑、没有安全感、低价值感、不配得感、不爱表达、讨好、敏感、孤僻回避亲密关系等等负面心里特质可能要贯穿前半生, 这还是努力学习心理学,积极调整自我的较好结果,所以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富养孩子不仅是指物质上,精神上更需要(没有健康和稳定的内核,闯入社会太难了),很多人都没学会爱自己就想着把爱分给别人,这是很内耗的,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很难真正健康的爱别人,维持健康的关系,就像你要给别人一个苹果,那你至少得拥有一个苹果。
所以当你还没经营好自己,还没经营好生活,先别急着做出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决定,这是对你自己负责,也是对这个新生命负责; 当你做好准备之后,希望你是独立自主的做出抉择,然后全身心为这个抉择负责,不去抱怨和后悔,不沉浸在没有选择其他路的遗憾中。
最后还是想引用张爱玲这句话来结尾:「 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