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旅行中,观察孩子遇到的「认知冲突」真的充满意外,很有意思!
你会发现,他们怎么用自己已经有的旧经验去解释和理解在旅行中遇到的新东西,以及这些「新东西」如何在旅行中被他们「吸收消化」,形成对世界的新认识。
比如在刚回来的呼伦贝尔之旅中,刚抵达草原的时候,我发现虽然之前孩子在课文、图书、新闻、纪录片等各个渠道都接触过「草原」这个词,甚至在聊天的时候描述得像模像样。
但在真正的草原上撒过欢后,孩子之前纸面上的「草原」概念好像又破碎了起来。
比如他并没有从地理概念上理解草原,而是把草原理解为「很大很大很大的草地」。所以当置身草原的时候,他开始疑惑:草原和「很大很大的只长草的地」有什么不同,草原到底是什么。
这是我听到我家一年级的孩子,和另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在车上闲聊,讨论「南京有没有草原」时发现的。
过程大意如下,我用「一」代表一年级孩子,「三」代表三年级孩子:
三:你也是第一次来草原吗?一:我在南京也见过草原。
三:不可能,你在南京哪里见的草原?
一:XX公园里,没有这里这么大。
三:哈哈哈,那是草坪,草坪是人工种的。草原很大的,能看到地平线,是天然的。
一:那我去XX湖骑车时,有很大的,也不是人种的,很大很大绕一圈有100多公里,你也能看到地平线。
他说的是南京石臼湖枯水期的时候,这片被称为「草海」,可见面积之大。不过在丰水期的时候,会被水淹没,成为湖的一部分。
三年级的孩子可能没去过这里,但看我家孩子信誓旦旦的样子,便换了一个角度来继续「辩论」:
三:就算再大也不是草原,你看外面,草原有牛羊。一:……
虽然我家孩子欲言又止没接话,但我差点儿没笑出声来,那次还真有牛羊,牛也是十几头一群的,周围老乡放去吃草的。
三年级的孩子又补充了一个地域角度,但没想到偏偏出行前我们看了点儿关于草原的视频……
三:内蒙古的才叫草原,内蒙古大草原。一:可是电视里说新疆也有草原啊,别的地方也有,我没记住。
三年级的孩子也蒙了,扭头问他爸爸:「爸爸,什么是草原啊。」
正睡得迷迷糊糊的爸爸给出了经典的回答:「嗯,外面就是草原,你已经在草原了。」
一年级的孩子还很难从地形、气候与土壤特点、生态系统等角度去理解草原,他对「草原」的理解从自己熟悉的「草坪」"长草的地」这些旧经验开始是很正常的。
「草原」这个新东西,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有什么不同呢?知道了这些不同,是不是就在一点点丰富着关于草原的概念呢?
两个孩子争论的结果如何呢?没想到最后两人竟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达成了一致。
三:反正就是这样的,就这样的才叫草原。一:对,就是这样的,这种是大草原。
虽然我并不知道两人最后关于「草原」有了哪些和之前不一样的认识,
随着他们不断成长与学习,相信在关于草原的理解上,会逐渐更加丰富和具体。
这次旅行源于「偷听」小朋友们谈话,带来的感受是:
不管是这两个孩子,还是同行的其它孩子。不管是我的亲子旅行,或是你的亲子旅行。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一定在旅行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
给我的启发是:
带孩子「看世界」的亲子之旅,如果能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多倾听孩子的表达,多理解孩子的想法,发现这些孩子主动提问、思考、寻找答案的「契机」,并在旅行中或旅行后给出更多的支持(比如帮助他搜索关于草原的更多信息),
那么即使带孩子旅行回来了,「看世界」之后的那股力量也能让孩子继续「行路」吧。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