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各国对于疼痛意义的理解不一样。
据说美国止痛药滥用的特别厉害。头疼了?吃止痛药。来大姨妈疼?吃止痛药。生孩子疼?吃止疼药。他们的原则就是如果疼不要管原因,吃止痛药不痛了,就说明对了。
中国的医学观点是要搞清楚原因,且如果不需要止疼就能解决问题,那么就不要止痛。
孕妇培训课程上的理论认为,生产的时候的疼痛不属于病理性疼痛,因此不需要治疗。显然,医学上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如何治疗,是根据临床手册要求来的。我认为中美的临床手册肯定不同。比如说生产的时候疼痛,美国的手册上面写的可能是打止痛剂,中国的写的可能就是鼓励产妇坚持下去了……
使用于临床手册不同的治疗手段的问题主要在于后续产生医患矛盾时,对院方不利。因为不按手册操作,就是医生错了,打官司铁定输。如果想要打无痛,可以选择私立医院,或者一点的麻醉师有空的医院。但是大家真的生的时候,宁愿痛的大喊大叫,也要在人文关怀条件最恶劣的三甲医院生,而不是去私立医院或者小医院。为什么呢?因为真的出现危险的时候,三甲医院的技术最好,血源的储备最好。这时候大家心里就清楚了,提高存活率远远比无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