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在参与夏令营过程中,对于自我探索会有哪些新体验?

2023-07-05亲子

如果有一个孩子,从小就被贴上了「暴躁」、「爱打人」、「不好惹」、「封闭」的标签,而他的成长中,没有爸爸妈妈,没有监护人,从来有没有感受到过被爱、被需要。这样的孩子,你觉得他有多大概率成为一个我们认知里面的坏人?

如果这时候,有人告诉他:你很好,你很有力量,你的手非常灵活,你的运动能力非常棒,你学东西很快.....

他的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到一所小学,对一些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就是「期待」的力量:老师将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传染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上周末,我就去参加了一个这样的特殊公益夏令营:借助融合的形式,报以期待的力量,让不同背景的孩子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潜力,拥有不被定义的勇气。

有一群孩子,他们的人生被困住了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因为没有抚养人,只能在福利院居住,或者看起来有监护人却等同于事实孤儿-父母或病或残,也许有爷爷奶奶抚养,家庭的经济来源却都依赖于拾荒。这群孩子,在春晖博爱基金会,被称为「困境儿童」。

困境儿童,包括福利机构的孩子、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他们或者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导致生活、入学的困难,或者因为自身患有疾病甚至身体的残障陷入困境,或者因为家庭监护缺失,比如父母致病致残乃至失踪、死亡,隔辈的抚养人从经济和情感上都不能给予支持,从而成为事实无人抚养状态。

这样的孩子,无论是语言、运动等能力的发展,还是心理和人格的成长都落后于同龄人,还会表现出攻击他人、破坏物品、缺乏界限感等行为问题,自我的认知也趋向于负面。

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人格发展困境是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没有人回应、关注、引导,他们呢将陷入困者愈困的境地,无力应对生活的挑战。

一场夏令营,怎么为这样的孩子提供帮助?

7月22号,我和其他几位知乎答主一起参加了这场名为「遇见不同的我」的公益夏令营。

这场夏令营的营员组成着实让我震惊了一下:除了这些困境中的孩子,还有一些来自城市幸福家庭的孩子。

这样的组合,看起来好像是现实版变形计?

实际上,探营前我曾经也心存疑惑:对于困境中的孩子,一场短短的夏令营,他们在其中几乎注定了「被帮助」的角色,能带来什么?对于家庭优越的孩子,就是过来简单的「吃吃苦头」,又能有什么意义?

但到了现场,我发现是我狭隘了:

  • 我并不能在孩子们中,清晰的找出哪些是所谓的「问题孩子」,哪些又是来自城市家庭的小公主、小少爷。
  • 孩子们的相处并不存在谁高高在上、谁怜悯谁、谁是被帮助对象。没有差异对待,他们就是很自然的在一起,完成某一项合作任务,展现属于这个年龄的、真实鲜活的状态。
  • 奔向远方「寻宝」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们,是如何在短短时间内友好融合的?这样的活动对于困境儿童的具体帮助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也带着问题,询问了春晖博爱夏令营的设计者、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博士 @春晖博爱 赵雯 老师,也在随后的营地参观中得到了部分答案。

    夏令营是一个特殊的「生活场景再造」,能够让原本无力者也获得被期待、给予他人帮助的力量

    这样的独立情境对于困境儿童获得被接纳、建立自尊、获得认可、融入群体意义重大。正因为他们日常的生活情境很难获得正向的反馈,就更需要获得「被期待的力量」。

    以这次我们去探访的夏令营来说,一共有26名困境儿童和10名城市幸福家庭的孩子,这些困境儿童中,包括几位身体有残疾的特需儿童。

    在夏令营活动中,孩子们被引导去寻找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树叶,从「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认知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认可自我的独特,欣赏和赞美他人的独特,就在此处被启发、开启。

    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中,每个孩子都找出各自身上最独特的优势,共同来完成属于自己小组的「人物形象」,既是一次成功的团队协作,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各自的优点,建立自信。

    找一个代表自己的动物,然后一起头脑风暴,写出TA的优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认知,也获得来自同伴的肯定:

    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表达出「我觉得自己没有优点」的苦恼,而被她帮助的困境儿童却给予她认可:你善良勇敢、你的手很好看。

    对自己的否定不仅存在于困境儿童,城市家庭的孩子同样如此。同伴的鼓励给予他们彼此莫大的力量

    赋予角色责任感,让孩子们被期待: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大管家来服务大家的生活,比如帮老师准备教具,帮助打扫卫生;外交官负责整理小组的反应、对外沟通。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区分特需儿童和普通孩子,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责任和义务。这种 被需要、被认同、被期待 对于特需儿童、有自我认知问题的困境儿童都非常有意义。

    我在现场看到7岁的小弟弟勇敢的向更大的哥哥表达感谢,看到身体有残疾的孩子第一个站起来踊跃发言。

    老师分享他们的相处日常时也强调,不是谁来拯救谁,没有谁是帮助者、被帮助者,孩子们以平等的姿态共处。不存在施舍,而是通过不同的情境设计,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也有能够托举另一个人的力量,同样的,每个人也都可以坦然的接受来自别人的帮助。

    重要的是大家都在成长,都在活动中不断的探索和接纳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也同时看到别人的不同和闪光点。认识到自己独一无二,也在互动中学会协作和支持。

    夏令营这种特殊的生活情境再造,实际上也在让孩子进行自我认知的再造:撕掉身上「坏孩子」「娇生惯养」「没有责任感」...的标签,重新发现自己身上的可能。

    夏令营还有一个好处,是多元的融合,孩子能拥有更多的视角

    年龄的融合:每一组孩子都是混龄的,年长者学会照顾年幼者;

    家庭背景的融合:有困境儿童,也有城市家庭的小公主、小少爷;

    身有残疾/智力障碍的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在一起。

    融合意味着多元,意味着多获得一种视角。有了这样的夏令营,身体健全的孩子才能在被蒙着眼睛、地上堆满杂物的房间走过时,共情到眼盲孩子的感受,从而在心中种下善念。身处困境的孩子才能看到,看似幸福的同伴也有着觉得自己不够好的苦恼,并在给予别人帮助中获得力量。

    而在这种安全、可控的环境中,孩子们也能更充分的体验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冲突、如何接纳自己的情绪。

    短短的夏令营固然不能改变困境儿童现实中的难题,但它为孩子们种下一颗自尊自爱自我认同的种子,种下一个希望。

    我们不能因为一件事情的帮助不够宏大就放弃帮助,「毋以善小而不为」。

    哪怕有一个孩子从中受益,在面对未来的困境时,回忆起夏令营的感受,想起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如此欣赏、曾经有一位老师爱着我,并从中汲取了力量,这就是有意义的。

    补个后记。

    探营回来后,我去看了一些关于春晖博爱旗下公益项目的资料。

    幸运的是,春晖博爱针对困境儿童的帮助并不止步于一次夏令营。旗下的「春晖守望」面向处于困境的孩子,长期提供救助,有些孩子已经第三年参加类似的夏令营活动。除了夏令营,日常也会有服务到社区的春晖儿童督导员为孩子提供陪伴和支持,践行自己的愿景:每个孩子生命里都有一个持续关爱他的成人。

    这个项目累计受益儿童已经有4万2千多名留守及困境儿童。

    当孩子的情感持续得到回应和滋养,也更有能力获得全面的发展。

    我后来看到春晖守望项目的一个小故事:

    一名母亲去世、父亲失踪、只能住进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在春晖守望项目儿童工作督导员的支持下,撕掉了自己身上霸道、怀疑、不好惹的标签,逐渐学会信任、接纳和帮助他人。

    当人们问他:20年后你有什么理想?

    他说:我想成为一名普通人。

    让一个怀疑世界、自暴自弃的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普通人,这本身,就是意义。

    @春晖博爱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