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点:我们没得选。
不是我们选择了孩子,是 孩子选择了我们 。
有我们,不是孩子的荣幸;而是,孩子选择了我们, 是我们的荣幸 。
我们没有选择,我们需要选择的是, 如何能对他们更好 。
2.潜台词:鸡不鸡娃。
这句话的潜台词没有恶意,但写着无奈。
这种形势之下,鸡不鸡娃,鸡到什么程度才好。
让孩子吃苦,是不是对孩子好;不让孩子吃苦,是不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3.误区:都是为了你。
教育不是我们说,孩子做,孩子做不好,我们就惩罚。
当然,加上孩子做好了,我们就奖励。
教育也不是经常挂嘴上的一句,我都是为你好,都是为了你。
教育也不是给了多少钱,报了多少班,给买了多少玩具和吃的。
教育更不是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什么,无限满足。
4.答案:你足够好,对孩子足够好,孩子就越好。
北宋名臣范仲淹,自他而下,家族绵延一千余年,长盛不衰,家教核心就四个字: 以身作则 。
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先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行为会说话,行动会感召。
孩子的需求,我们要审视,以正确、合理、符合他们心理的语言和方式告诉他们。
孩子未来会遇到的,家长先学起来,孩子能遇到的问题,家长都能给出合理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行动,家长随时有预案。
教育最难的其实就是七个字: 跟孩子一起成长。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这告白的纯度,取决于家长的成长速度,能否跟上孩子成长的需求速度。
我知道我还差很多,所以,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