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9月26日消息(记者刘昱 实习记者张瑞华)「今年以来,陕西省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以政府更加有为促进市场更加有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激发企业活力,不断提振市场预期,有效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9月25日,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深化‘三个年’活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武民说。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记者 张瑞华 摄)
杨武民介绍,陕西省营商环境具有「高、低、好、快、强」的五字特点,具体指的是:从业人员素质高、忠诚度高;生产生活成本低,用地成本、用工成本、居住成本相对低;生活环境好、生态环境好、人文环境好;物流、人流、信息流移动快、进出快、转换快;产业配套强、科技支撑强。近年来,陕西省政府主要领导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改革牵头推进,陕西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各级各部门奋力改革攻坚,深入推进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国家营商环境专项督查中,陕西省「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2项典型做法被通报表扬。西安市、宝鸡市、商洛市、汉中市、榆林市等市区7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市场活力持续激发方面,二季度陕西全省经营主体满意度达到94.5%,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截至8月底,全省实有经营主体583.04万户,同比增长3%;实有企业159.88万户,同比增长5.54%。持续优化外资企业服务,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57家,同比增长50%。
在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方面,围绕政务服务、监管执法、产权保护等10个领域,陕西省出台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鼓励各市区开展创新探索试点,积极打造陕西省「1+10+N」改革创新体系。今年,按照「2+3+4"工作布局,推出162项创新试点任务。为巩固提升「五字」特点优势,制定印发精准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举措】,明确重点任务和改革举措,压实部门和市区工作责任,进一步提升全省营商环境吸引力。
陕西省还发布了【陕西省营商环境建设白皮书(2024年)】,依托「营商环境突破年宣传专栏」加大宣传报道。加强经验总结提炼,推出多项典型经验做法供各市县各部门参考借鉴。出台市(区)和省直部门营商环境突破年考核办法,按季度开展考核,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问题线索核实处理,通报15起影响营商环境反面案例。
此外,在工作进展方面,陕西省坚持强服务优机制,产业生态全链条推进。大力培育千亿级硅基太阳能光伏、第三代半导体、时空信息产业等产业创新集群,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上半年,34条重点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6万亿元,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55户、专精特新企业1126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1户。指导各市(区)跟踪全省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五经普」优质工业企业,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库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入库1272户。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技能人才约558.76万人,高技能人才164.7万人。开展「守护知识产权」等执法行动。截至8月底,全省共办结知识产权案件446件,案值262.04万元,罚没金额462.65万元。
为强质效增便利,陕西省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在不动产登记税费缴纳方面,陕西省开展「一次收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工作,推动不动产登记、缴税等联办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依托「陕企通」平台,发布政策10000余条,受理诉求8700余条,省级平台响应率100%,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在90%以上。优化纳税服务,向企业推送22.52万条信用预警信息,帮助4.19万户企业及时纠正涉税问题。制定【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公证办理提速清单】,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缩短到10个工作日以内。将全省414家医疗机构的438个临床实验室纳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每名患者平均缩减就医等待时间2-8小时。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2.82万人次,转移资金10.84亿元。
杨武民指出,下一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围绕陕西省营商环境特点,加强会议调度,推动精准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举措】落地落实,在「落实」上加把劲。紧盯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确定的31项重点任务,深入市区和省级有关部门开展调研督导,督促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扬优势,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完成。坚持服务导向、改革突破,继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大生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