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葆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劲头,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写好改革的「时代新篇」,定能让「中国之制」持续锻造新优势,让「中国之治」不断开启新境界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一枚印章,浓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能。河北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一枚印章管到底」,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条高铁,见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努力。作为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社会资本投资示范项目,杭温高铁不久前开通,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又添成功案例。
一张单据,记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绩。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一张张面向中亚国家出口汽车的报关单,折射我国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年份。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民族复兴澎湃而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在续写「时代新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75年风雨兼程,75年劈波斩浪,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我国取得了「史诗般的进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改革和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平视世界」,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对制度的调整、治理的创新,最终都要以制度形式固定延续下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新征程气势如虹、波澜壮阔。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方面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了社会活力。
制度是否成熟和优越,归根到底要靠治理成效来说话。只有深入制度层面,才能更好把握「中国之治」的奥秘。反贫困、建小康,战疫情、斗洪峰,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依靠、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的中国,在改革中彰显制度优势,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有力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为各国发展带来新动力、提供新机遇。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搭建平台,肯尼亚鲜食牛油果、马达加斯加羊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菌草跨越山海成为「幸福草」;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连接11个亚洲国家,搭起「黄金通道」;在过境免签政策带动下,今年前7个月外国人来华超1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9.9%……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给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
风正扬帆,征途如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道路上,锚定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葆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劲头,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写好改革的「时代新篇」,定能让「中国之制」持续锻造新优势,让「中国之治」不断开启新境界。
近期,两则消息引发关注: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拟允许在北京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相关举措,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胸怀制度自信,书写伟大变革,今天的我们在新征程上满怀豪情再出发,信念无比坚定——「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6日 05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