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河南安阳:加快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

2024-09-26新闻

9月25日上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安阳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安阳市加快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有关情况。

据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介绍,去年11月2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安阳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即红旗渠精神高地、跨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区、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其中,「一高地」是精神动力,「一区」是重要载体,「三中心」是有力支撑,构成了强市建设的完整体系。

坚持精神引领,红旗渠精神愈加熠熠生辉。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是新时代的「修渠」工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重大要求,安阳积极推动红旗渠精神进党校、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去年以来全国各地60余万人次到安阳开展红旗渠精神研学游,今年以来「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走进全国5个省(市)10所高校,吸引青年学子约15万人参观学习,受到广大师生热烈欢迎和强烈反响,红旗渠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红旗渠精神」宣讲团被中宣部表彰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深化开放合作,区域协同联动愈加紧密。坚持「跳出安阳发展安阳」,从「左邻右舍」开始深化区域合作,依托去年11月刚刚建成的豫北地区唯一的红旗渠机场,安阳市与濮阳市、鹤壁市共同规划建设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更好服务豫北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到邯郸市、长治市、新乡市等地学习考察、对接交流,加强跨区域交通对接、产业链接和功能衔接。

强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步伐愈加稳健。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推动安阳「坚决转、加快转、高质量转」的重要抓手。举全市之力培育100家先进制造业「四梁八柱」企业和100家科技型「青苗」企业,推动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钢铁材料、化工新材料「老树发新芽」,比如安钢冷轧连续成功轧制0.2毫米、0.18毫米、0.15毫米厚冷轧带钢。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电子新材料成为全省重要战新产业板块,蓝天实验室引领低空经济起势腾飞,翔宇医疗、旭阳光电陆续晋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是国家级、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光远新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超细电子纱和超薄电子布制造基地。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8年的4.1%提升至12.6%,高质量发展快速蓄能增势。

聚焦甲骨文字,文旅融合发展愈加出彩。聚焦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打好「文化」和「夜游」两张牌,殷墟博物馆自今年2月26日正式开放到今年8月25 日,开馆半年参观人数突破百万,蝉联一、二季度「考古遗址博物馆前30榜单」榜首。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安阳博物馆纷纷开展夜游活动,并且坚持周一不闭馆,更好满足全国游客需求。从「古城夜游」到「洹河夜游」再到「点亮殷墟」,「夜游三部曲」让古都安阳越「夜」越精彩。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正在树起,「有文化,必安阳」「到中国旅游必到殷墟参观,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日益成为广泛认知。

突出双港联动,枢纽经济优势愈加凸显。重点打造「陆路港」+「航空港」双港联动枢纽载体,先后开通广州、深圳等热点地区航线,安阳至天津港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每20尺箱、40尺箱价格相较之前公路运输分别下降了42%、36%。比如,安彩集团自使用安阳—天津港铁海联运以来,已节约运输成本200万元左右。这一措施既方便了企业货物周转,又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受到企业的欢迎。安阳成为全国首批、我省唯一的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综合立体交通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5,全省枢纽经济先行区优势日益凸显。(记者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