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了个公告,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一些产品的出口退税取消了,一些产品的退税比例下调了。这可不是个小事儿,它背后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值得好好聊聊。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显示:
一、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
二、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保就业、稳增长,咱们国家对外贸出口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出口退税。说白了,就是国家从自己口袋里掏钱补贴出口企业,让它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价格竞争力。
这种做法在特定时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出口比重过高,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一些企业过度依赖退税,缺乏创新动力,产品附加值低;更重要的是,相当于拿纳税人的钱补贴了外国消费者,肥水流了外人田。
现在,国家开始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其实是在给经济「降温」,挤出一些低端出口的泡沫。与其靠退税养活一大批低效企业,不如把资源集中到更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上,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有人担心取消退税会影响出口,其实没必要过度焦虑。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生产能力,短期内其他国家很难完全替代。而且,取消退税后,产品价格可能会上涨,但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国外消费者身上,中国企业并不会吃亏。
伦敦金属期货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取消铝材出口退税的消息一出,伦敦铝价立马就涨了8%,这说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仍然有很强的需求,价格上涨并不会导致市场份额大幅流失。
当然,政策调整也会带来阵痛。一些靠退税苟活的低端出口企业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倒闭。但这未必是坏事,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只有淘汰掉落后产能,才能腾出空间给更优质的企业发展。
与其继续补贴那些低效企业,不如把省下来的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低保水平,建设保障房等等。这些措施不仅能改善民生,还能刺激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从长远来看,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发展内需市场,才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它释放出一个信号: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从过去的外向型转向更加平衡的内外双循环。
对于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出口企业来说,取消退税并不可怕。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价格合理,就不愁没有市场。而那些只靠退税生存的企业,也该好好反思一下,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阵痛在所难免,但风雨过后,才能见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