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合肥市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结合合肥实际,制定进一步严格执行过紧日子的举措。合肥出台的措施包括严格预算管理、严格绩效评估、严格投资效益、严格招标采购、严格风险防控、严格国资监管以及严格监督检查等方面。
此前,铜陵市也发布了二十条过紧日子措施。铜陵要求,可花可不花的一律不花,可以少花的尽量少花,杜绝浪费公共资金的现象。「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举办会议培训原则上选择内部场所或本地非经营性场所,一律不发放文件袋、笔记本、笔等各类办公用品。
铜陵、合肥的举措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在2023年底发文,要求12个重点省份从2024年起分类加强政府投资,划出严控新增项目、支持保障项目、停缓在建项目等具体领域。
这些省份皆为债务高风险省份,包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实际上,近年来地方债务危机可谓是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的房地产、外贸出口产业等疲软,导致很多地区的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很多地方不得不通过举债的形式渡过难关。
2024年地方债发行「开闸」,河南省于1月17日发行了约247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是2024年首个发行地方债的省份。山东、四川、浙江等地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均将超过千亿元。专家表示,2024年地方专项债规模会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达到4万亿元左右,预计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会适度加力,全年总体保持均衡。
实际上,为落实中央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要求,去年10月以来,财政部持续扩大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推动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超预期发行,以置换高息的非标和城投债券等存量债务。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调整举措只能缓解财政压力,并不能消除多年来积聚的地方债风险。地方债表面看是财政金融问题,深层次则是治理问题。财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是地方债扩张的重要原因,而地方政府软预算约束,则给地方债无序扩张提供了体制便利。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尤其是一些「过渡型」官员,为了向上级表功显政绩,喜欢瞎折腾,有的风风火火搞现场会、观摩会,钱没少花,视频特效没少拍,但实际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有的今天搞培训、明天搞评比,弄得企业「陪跑」苦不堪言。至于这些措施究竟投入产出比有多少,只有经办的人最了解。
倘若不能有效开源,降本则是保证政府经济运行的重要举措,希望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利民政策被运用到日常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