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时传祥回忆:曾有阔太太用猫盆盛水给他喝,后靠掏粪当上人大代表

2024-02-17新闻

中国老话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说得是不论在哪一行精钻下去,都能取得非凡的成就,生活中并没有平凡的工作,只有平凡的人。

当今年轻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喜欢频繁跳槽,个中原因不一而足,而任何工作其实都不是完美的,缺乏忍耐性是年轻人跳槽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另外如今的年轻人倾向于做白领工作,很少有年轻人会主动选择体力劳动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除非没有系统接受高等教育,一方面有科技进步的因素,另一方面有体面和虚荣的因素。

体力劳动应该和脑力劳动同样受到重视,这是我国劳动力发展的一个完善趋势,在这方面年轻人应该多向老一辈学习,特别是学习那些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掏粪工时传祥的故事。

时传祥是如何成为掏粪工的?

1915年的中国,正值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的时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逐渐被撕裂,时传祥就在当年秋天的山东出生。

时传祥生在一个特别贫穷的农民家庭,父母都在土里刨食,时传祥无法像今天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14岁就逃荒到北京宣武门一带,为了生活成了私人粪场的一名工人——一名无所依靠的童工。

北京城当时非常需要掏粪工,城内没有下水管道,需要掏粪工亲自把污秽清理并运到郊外,这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在后来的纪录片【时传祥】中,特别记录了北京胡同人告别平房时,邻里召开的粪桶告别大会,当时的时传祥就是天天背着粪桶的人,有时还要用上粪勺、粪罐和粪车。

民国时期的北京行路艰难,时传祥每天推着粪轱辘车从六部口走到广安门,再走到小井一带,来来去去二三十里地,光是空手走就够人受了,何况还要处理一车呛人的污秽物!

时传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能休息,而且每天要往返四趟,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最后的报酬少得可怜:一个月也见不到三块银元,可以说时传祥的青年时期衣食无忧。

当时时传祥有10多个同伴,好的时候能和一头驴睡在一起,不好的时候直接睡在马路上,用破砖头当枕头,一条棉裤直接穿了八年。

那时候的掏粪工不受人待见,受尽了屈辱,常常遭到有钱有势人家的白眼,粪霸等恶势力还将剥削最大化。据时传祥回忆,曾有一位阔太太用猫盆盛水给他喝,在去日本兵营掏粪的时候,日本兵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敬礼?」

随后用皮鞭和枪将他打得遍体鳞伤,美国兵开车撞翻了他的粪车并伤了他的双腿,时传祥只能忍着,在旧社会需要依靠掏粪为生,而一干就消磨了时传祥20年的青春岁月。

靠掏粪当上劳模和人大代表

时传祥是个苦孩子,也忍受了掏粪带来的痛苦,不过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开始,时传祥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他在新社会依旧从事着掏粪工作,但是他将掏粪工作做成了掏粪事业。1952年,时传祥加入了北京崇文区清洁队,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清道夫。

平时,他主会动挑起重任,哪里有清洁工作他就奔赴哪里,将茅厕坑内和坑外都打扫干净。

有什么东西掉到茅厕里,他就用手一点点拣出来,特别注意不把污秽物溅到老百姓的被褥上。

他没有节假日,偶尔休息他也会去义务清理、修整茅厕,看见四合院里的厕所茅坑太浅,他就会主动找来砖头,把茅坑砌高以防污秽外溢。

时传祥不用再推着粪轱辘车,然而开汽车的时传祥并没有因此减轻工作量,日复一日地工作,别人一天背五六十桶污秽,而时传祥总是比别人多背三四十桶。

他还改善了对工人的管理方法,把7个人的大班改成5个人的小班,一个小班的最高掏粪量是一天五吨。

当居民都对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时传祥也累出了职业病,光右肩就是厚厚的一层老茧。

时传祥靠着硬干肯干的劲头,获得了多项荣誉,1958年被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9年光荣当选全国劳动模范,1964年当选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并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被追授为最美奋斗者。

1959年,时传祥已经掏粪30年了,30年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命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很少有人能够有时传祥那样的人生经历。

其实在建国后他完全有机会从事其他工作,他却没有丢下百姓的需求不管,当时总有年轻人想转到工厂工作,工作之中心不在焉。

时传祥语重心长地跟年轻人说到:「北京城如果一个月没有人掏粪,粪便就会流得到处都是,你也想去工厂,他也想去工厂,那样不行啊,总是要有人掏粪啊!」

时传祥身体力行地传递着职业没有贵贱的理念,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个掏粪劳模,中国粪业发展和时传祥的努力分不开,虽然如今掏粪早已机械化,但是时传祥和他的团队后继有人,已经成为时代标杆。

多次受到领导人接见

1959年年末,时传祥收到一张来自中南海的请帖,上面写着:「定于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晚五十半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宴会,敬请光临。周恩来。」

这是国家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群英会」的请帖,44岁的时传祥带着请帖参加宴会,当时刘少奇周总理、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了各位劳模。

刘少奇握着时传祥长满老茧的手说:「你掏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

时传祥做梦也没有想过,他拿粪勺的手可以和国家主席的手握在一起,他高兴地回复:「我要永远听党话,再掏二十年、三十年,当一辈子掏粪工。」

至今刘少奇和时传祥握手的照片都是北京环卫队的骄傲之物,片还一度被制成邮票发行。刘少奇了解到时传祥文化少,特意送给他一只英雄牌钢笔。

嘱咐他多学文化:「老师啊,你是先进代表,还是共产党员,光工作好还不够,事业发展没有文化怎么行?以后要好好学习,等新历年给我写一封信。」

随后的新历年,刘少奇收到了时传祥的信——在同事的帮助下写的信,当他不会写字的时候就用图画替代。

时传祥始终保留着那只英雄金笔,当后人再次翻开时传祥的相册时,他们记起了时传祥说的那句话「我用粪勺子如掏耳勺,但钢笔却有千斤重」。

1966年,时传祥被选为国庆观礼团北京团副团长,并被请到中南海小住,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和时传祥等人一起吃饭、唠家常。

当领导人前来敬酒的时候,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的时传祥破例喝了酒,他始终忘不了酒的辣劲。

周总理说:「酒多少喝一口嘛」,朱德委员长亲自给他夹菜,并说道:「老师,你干的是重体力活,你不喝酒,可要多吃菜啊。」

1966年国庆节当天,当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宋庆龄、邓小平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时候,时传祥等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也一同登山天安门。

然而当劳模、受接见也成了他人生最后几年不幸的导火索,他在十年浩劫中受到了伤害。最主要的罪名是「工贼」。

歹徒的折磨使时传祥患上了重病,最后两年在周总理的亲自干预下,时传祥才得以返回北京,但那时的时传祥已经瘫痪。

最终他的生命在60岁时戛然而止。去世之前,时传祥没有忘记国家领导人的嘱托和自己的承诺。

他把四个孩子叫到跟前,用虚弱的语气说道:「孩子们,我掏了一辈子的粪,被人看不起,但是我对掏粪是有感情的。我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说过,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让你们接好我的班,这个班不是我个人的班,而是党和国家的班。」

就这样,时传祥的后代也成了光荣的环卫工人和劳动模范。

再忆时传祥精神

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

当年不仅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时传祥,社会上还掀起了学习时传祥的「背粪热」,北京大中小学生纷纷走到街上,和时传祥一起背粪,就是来北京开会的地方干部也要受一次背粪教育。

1963年,北京当时的副市长万里也跟时传祥一起劳动,刘少奇将13岁的女儿刘婷婷送到时传祥的清洁队体验生活。

这样的体验生活不仅仅停留在国内,连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外宾都要到时传祥的清洁队报道,西哈努克亲王的侄子还跟时传祥学习了一个星期,可见时传祥当时的声名在外。

为了纪念时传祥,北京龙潭湖公园内特别设置了800平方米的时传祥纪念馆,背着粪桶的时传祥塑像赫然在立,很多人都会慕名而来,这里也成了北京市劳动模范教育基地。

在时传祥的家乡——山东省齐河县,建有一座纪念时传祥的八角楼,用山东民居的朴素形式来纪念掏粪一生的时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