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同学前年上岸公务员,今年爷爷住院,没有床位,求爷爷告奶奶都说要等,他单位领导知道这件事后,表示自己跟医院院长有点交情,可以试试帮他问问。
结果不到1小时,同学收到通知,医院给他爷爷安排了VIP床位……
这就是公务员这碗饭在「看不见」的层面的好处。
由于工作关系,我跟很多公务员有接触。
虽然网上对公务员待遇这一块遍地哀嚎,但是并不影响公务员的福利体系仍然是最完善的。除了上面这种「看不见」的好处,还有很多「看得见」的好处,比如
基本工资、车补贴、物业补贴、精神文明奖、年终奖、公积金、取暖费等
工会福利等等。
私营企业公积金一般都是按照最低标准缴纳,比如私企某总监工资3万,但是公积金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250元的12%缴纳的,虽然缴纳比例高,但是基数只有2250元。
而公务员的公积金就是实打实缴纳,1万工资就缴纳1万元的公积金基数,而且是按照最高档位交。说公积金没用的纯粹就是张口就来,稍微有点常识的朋友都知道:
公积金=现金,对于没有房子的朋友来讲,公积金>现金。
此外,公务员的退休金福利待遇也是非常高的。
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普通科员,都能拿到3000多退休金,沿海地区的只要稍微能干一点的,基本都会提一级退休,退休金直逼1w。
说的就不说了,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所以2023年公考国考报名人数260万,省考更是超过500万,这么多人都不是傻子,背后都是很清楚公务员真正的优势的,包括但不限于我上面列举出来的这几点。
一、那么怎么考公容易上岸呢?
几乎所有的考公人在下定决定要考公的那一刻,都会面临一个问题:
考公资料去哪里找?
其实很多人都会忽略,考公资料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你考公上岸容不容易。
好的资料一般都是具有以下来源:
● 官方发布的教材
● 大型机构用来引流的资料,会聘用非常优秀的教授博士来编写
● 历年公考群圈内流传的学霸笔记
昨天有不少朋友问我近几年公考上岸的师兄用得都是什么资料,有没有免费的。这个直播间就可以免费领:
此外,很多人在网上搜索的某文库、某社交平台发的那些资料,真心不建议去用,那些资料很多都是一些小作坊自己瞎编的,没有结合考点分值去做,往往南辕北辙,最后努力了却没有结果。
所以找资料这个真的很重要,如果有大机构发资料,大家一定要去拿到,然后一对比,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正不正规了。
当然,考公想要上岸,资料是第一步,选岗则是第二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步。
选岗一般涉及到几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你都要去梳理好:
● 第一,你是想要参加国考还是省考
● 第二,这个岗位要求的专业是什么,跟你的专业是否匹配
● 第三,根据往年岗位热度情况,尽量选一些中等热度的,太热门或者太冷门的,今年都会有更多人报……
我们以国考为例,还会存在一些额外的情况:
● 有些岗位只有研究生以上才能考,有些岗位则是仅限本科,不要问为什么
● 大部分国考岗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但公考应届生上岸率又很高,这种岗位才是天坑
● 很多岗位都有一些额外的要求,一定要看清楚,不然条件不符合被刷是很冤的……
如果你不确定选岗怎么做,刚好我们刚刚说的大机构的直播间,就可以问选岗问题。
因为直播嘛,是可以直接提问的,很方便。
这就是那个直播间预约地址,运气好的话能抢到位置,好像过两天就开播了,一定要先预约,不然进不去。
选岗之后,必然就是复习计划了。
·二、公考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我过去写过不少的非常具体的公考复习计划,也对一些朋友产生了不小的帮助。
但是前几天我跟几位近几年上岸的公务员闲聊的时候,发现了几个盲点:
● 有些人天生智商高,人家复习几天裸考就上岸的,这种不具备参考性,因为学不来
● 我的评论区也经常有讲自己什么表妹表哥一次上岸的,其实就是道听途说,人家背后付出的努力远超过你所看见的
● 复习计划真的要制定,那些说不需要制定计划的,往往都是自己没考过,甚至没资格考的
去年就有一位憨憨朋友,自己是硕士,还要听自己那连初中都没读完的表哥的「意见」,结果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最后连100名内都排不上。
因为很多上岸的师兄都说,复习计划一定一定要注意几个点:
●
第一,行测的做题顺序一定要注意,不然大概率连120题都做不完
●
第二,申论复习一定要做思维导图,而且是自己做,不是看别人的
●
第三,一定不要盲目刷题,不要盲目做套题,先专项训练
按照他们的原话就是:
其实应届生上岸率很高的原因,也主要是他们还在用学生时代的学习计划
都说公考行测其实就是测智商的,这句话也不无道理。
当然,我理解这里的「智商」,更多的是指「懂得跟别人商量」,而不是「对自己的智力盲目自信」。
所以计划怎么制定,可以多看看别人的,而不要一味地闭门造车。
我给个参考吧,一般上岸率比较高的计划都是5个月:
一般备考5个月节奏是:
● 第一阶段:7月做资料准备,看一些行测和申论的基础视频
● 第二阶段:8月做行测专项
● 第三阶段:9月,申论满分大神级操作
● 第四阶段:10月模拟训练
● 第五阶段:11月最后冲刺
这个计划中,最核心的体现就是:
做专项训练!
做完专项之后,确保你对每个板块都有一定的把握,再去开始刷套题,比如这种历年真题,就不是随便做的。
除此之外,还要做一些押题,蒙题
你可以说是投机取巧,但不能否认关键时刻他真的有一定的用处。
这些其实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她是根据具体题目总结出来,再根据这个总结的公式,专门找这种问题来做,加深印象。
我们以行测的数量关系为例,这是总结出来的公式:
这是根据这些公式找的真题,这只是一个示例,大家看看知道就行:
有真题不可能没有答案,这个也很重要,没有答案你做出来都不知道问谁。
这就又回到了我们前面说的领取正确资料的重要性了。
如果你的资料来源渠道不正规,很多答案可能都是错的。无良的资料贩子真的是误人子弟。
所以我一般都建议去大机构领取免费的资料,因为为了引流直播间,好的资料往往是免费的,而且质量是真的不错,毕竟考公人群最起码都是本科了现在,文化水平都不低。
很多资料好不好,一般也一眼能看出来。
还有朋友私信我不知道资料哪里免费领取,就是我发的那个大机构的直播间地址,直接进去报名直播,然后就可以扫码加他们助教,发送「领取资料」就可以。
这是直播领资料的地址:
最后我要说的是,公考讲什么「放平心态」之类的,都是正确的废话,真正有用的,还是你要做好前期准备。
2024年考公人多,但是很多岗位也扩招了,而且很多人都不懂得「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个道理,这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而你,我的朋友,看到我这篇文章并且按照我给你的思路,相信你会距离上岸不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