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中央巡视组组长是什么级别?都来自哪五类人员呢?

2023-12-30新闻

中央巡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是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使得每一次巡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充分承担责任。但中央巡视组组长的选拔任用也颇为讲究,其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巡视工作的成效。

经统计,现有中央巡视组组长共有31名。其中,正部级组长23名,副部级组长8名。

这些组长从哪里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来自党中央或国务院系统退下的正部级干部。

如某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卸任后担任中央巡视组组长,对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多个部门开展过巡视。这类组长政治素质过硬,执行力强,带队开展巡视效果较好。但也有观点认为,由于太熟悉本系统,难以保证巡视工作的独立性。对此,你认为呢?

第二类来自地方党政四大班子的退下正部。

如2020年底刚卸任的福建省长,在离任后半年即被任命为中央巡视组组长,先后对安徽和江苏两省的多个城市和县区开展了巡视。这类组长更了解基层情况,也能增强巡视的针对性。但基层执政经验是否与中央机关适配,也有待观察。

第三类来自中央纪委系统的派驻纪检组组长。

如某任中央纪委驻国资委纪检组组长,在派驻工作10年后,被任命为中央巡视组副组长,分管金融类巡视工作。你认为这种安排是否合理?有利于发挥专业优势,还是难免存在偏颇?

第四类是专职中央巡视工作的副部级巡视专员。

经统计,目前这类专职巡视干部有5名,他们从业10年以上,轮流担任中央巡视组副组长,参与多个部门的巡视工作。这类干部专业性强,但级别偏低,在带队时难免遇到一定阻力。

第五类属于其他可委重任的正副部,比如某省委副书记在空降后半年,被临时抽调担任中央巡视组组长,带队巡视过3个中央单位。

这类组长政治资历足,但对巡视工作的熟悉需要在实践中快速汲取经验。

可以看出,中央巡视组组长的选择考量了来源渠道的多样性,使巡视力量更加立体化。

但同时如何平衡专业性与政治性?避免潜在利益相关,也值得我们持续思考与讨论。

最终,中央巡视工作要发挥作用,还需走出机关,转变作风,增强基层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