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首艘弹射航母福建舰频频传出好消息,9月份在港口进行了动力试车,11月底弹射了「小红 车 」完成了首次弹射测试,近几天网络上又流传出了疑似歼-35、歼-15T舰载机的等比例模型上舰的图片,种种迹象都表明福建舰开展海试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距离真正加入解放军海军作战序列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福建舰搭载歼35的CG图)
福建舰的进展无疑令人欢欣鼓舞,在期待福建舰正式入役的同时,坊间也纷纷展望起了接下来中国航母的发展, 讨论最多的问题则是中国何时建造自己的核动力航母 。
目前阶段中国发展航母的指导方针是2004年8月份批准的「048工程」的 「三步走」战略,即第一阶段计划用10年发展2艘中型航母;第二阶段计划用10年发展2艘大型航母;第三阶段视情况发展核动力航母 。目前「048工程」第一阶段已经圆满完成了,第二阶段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按照中国在武器发展上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原则,核动力航母应该紧跟在常规动力的福建舰之后,部分外媒和网络上的讨论都认为004或005将会是10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并且已经开建。
(中国航母的「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已经圆满完成,建造了两艘中型滑跃航母)
当然这个消息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今年4月3日中文网络上披露了一份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4个和船舶研制有关的公告,在这4个公告中3个都涉及到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外界认为这是中国开建核动力航母的重要信号,意味着004型航母的前期招标工作已经完成。
除此之外还有更具体的线索,网络流传的消息称大连造船厂在某个重要庆典仪式上专门采购了根据设计图定制的航母模型,该模型 舷号为20 并且在设计上相比福建舰有所修改。 比如更加靠右后方、体积更小、外型更简洁的舰岛,尤其是取消了烟道,是核动力航母才有的特征 。这些线索结合起来看,中国在近年发展核动力航母的可能性还不小,可能只是早一艘或者晚一艘上核动力的区别。
(网络上流传的大连造船厂定制的核动力航母模型)
那么在未来福建舰入役之后,中国该继续建造福建舰这样的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还是核动力航母呢?首先任何武器装备的发展都需要根据需求来制订,美国发展庞大的航母舰队主要是为了实现其前沿部署、前沿存在的全球战略,以满足对全球热点地区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中国没有美国的全球霸权需求,结合十八大上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未来中国的海洋战略主要有两个大方向,一是在西太平洋方向打破美国的封锁,从海上拒止到一定程度海上控制的转变 ; 另一方面则是走向深蓝 ,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和世界的交流,比如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深海科考、深海油气资源开采等。
(美国媒体推测的中国航母发展规划)
不同于此前中国在西太对美国的海上拒止战略,解放军海军的战略正在转变成以航母为核心的海上控制。简单来说两者的区别就是以前中国有能力在第一岛链阻止美国的攻势,未来中国可以主动出击至第二岛链甚至更靠近美国本土的位置,实际上在2022年12月23日辽宁舰经过一天内连续机动470海里逼近至关岛300海里的位置,对于航母作战半径而言这基本就是「一脚油门」的距离。
(2022年12月23日辽宁舰逼近关岛300海里处,小小展示了解放军海军主动出击的能力)
但毕竟辽宁舰只是6万5千吨的中型航母,舰载战斗机也只有24架歼-15,战斗力有限,未来8万余吨的福建舰的服役后,能够极好地加强解放军海军对美国第二岛链的打击能力,掌握更多的主动权。福建舰是解放军海军在西太的理想主力航母,因此004大概率还是和福建舰同级的常规电弹,但在技术细节上还会有所修改以达到最佳性能,这也符合此前辽宁舰吃透中型滑跃航母技术和经验,山东舰修改设计达到「完全体」的发展历程。
至于 核动力航母对于中国的紧迫性并没有常规电弹大,但这是中国走向深蓝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 。有了核动力航母中国对于远海的掌控能力将得到里程碑式的提升,是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海洋相关项目保障护航的坚实后盾。
而且核动力航母的威慑能力非常强大,每当世界上爆发冲突时美国的航母打击群总是最先抵达的美军力量,拥有核动力航母将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再说中国要在海洋上搞发展,自己就得先是个海洋强国,核动力航母对于中国政治影响力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综合来说,在福建舰之后,004航母还是大概率还是常规动力+电磁弹射的方案,未来两艘8万余吨的电弹航母将会是解放军海军的主力航母,毕竟中国的发展战略就决定了中国不会建设像美国那样规模庞大的航母舰队。至于核动力中国肯定会发展,但紧迫性没有那么高,数量上也有待日后的进一步规划,大体上还是会在两艘的水平。至于最终万众瞩目的核动力航母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就需要假以时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