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不是马代去不起,而是这里更有性价比

2023-12-29新闻

碧水蓝天白沙木屋;

五彩斑斓珊瑚遍地;

殿堂庙宇气势磅礴:

人流如织市井烟火;

国庆紧紧张张一路奔波去完克罗地亚,时隔两月安排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放松一下。

没有哪里,会比泰国更合适。

两天给曼谷,六天给丽贝,人文自然一网打尽。

1

其实对于曼谷,我本身是抵触的,对于都市风,从来无感。

但既然「来都来了」。

大皇宫、玉佛寺、卧佛寺、郑王庙这个曼谷「四件套」还是不能免俗。

不可否认,大皇宫、玉佛寺作为曼谷版「故宫」,建筑由内而外是极致奢华的,

照片拍出来,乍一看,美得丰盈。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摄影讲究的是对比,而这种过于「窒息」的密集美,几乎填满了你取景器的每一寸空间。

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会减少拍摄者自由发挥的余地。所有人拍出来的照片都千篇一律,审美雷同。

所以,拍了一圈,反而我最喜欢的,是这张照片: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相对低调的「卧佛寺」。

这里游客更少,建筑布局也更疏密有致。

为了拍下面这张照片,我足足在那里等了5分钟,最终才等来一对学生,得偿所愿:

如果说大皇宫,是给你安排好一切,等你去拍。

那卧佛寺,就是一切交给你,等你去发现。

作为一个喜欢摄影的人,我相信,多数人,一定更喜欢后者。

再如郑王庙,权衡再三,我最终没有进去,而是在湄南河的对岸,等到日暮黄昏,拍到它与夕阳的壮丽合影。

美固然是美,但这个角度,拍过的人也是太多。

来到另一道小巷,将郑王庙拍得更有市井气息一些,就会有些许不一样。

但这就够了吗?抬高手机,拉长焦,利用一些遮挡,将郑王庙和天空、阴影、牌匾、凉棚融合在一起,

色块的划分立刻将人文变成了艺术,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才是一张好作品。

2

所以,在曼谷的第二天,我没有继续去那些人气的景点。

而是来到一个相对小众的水上集市——khlong lat mayom(空叻玛荣)。

用手机来进行人文扫街的优势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发挥。

器材隐蔽、长焦给力、算法加持、滤镜升华,感觉随便一拍就很到位。

当然,「随便一拍」只是个夸张的修饰,不过市井摊位好出片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况且,这里仅需要20块人民币,就可以买一张船票,1个小时带你转遍几个颇为隐蔽的当地村庄和人家。

在这个杂乱的空间里拍照,感觉时时都是对比、巧合与惊喜。

只要能善于利用你看到的一切物体,框架构图、包围构图、前景遮挡,创意绝对不难实现。

因为这个集市基本面对本地人,所以英语沟通与标识并不像市里那般顺畅。

轮到我的讯飞翻译机4.0登场,在克罗地亚那篇文章,我已经介绍过它的威力。

拍照翻译能帮忙省下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