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去陵园为母亲立碑时,公墓的人问,要在碑后写点什么。我想了半天,实在找不到什么词章可以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最后留了「寸草之心,难报春晖」八个字。
光阴荏苒二十年,时不时会想到母亲,想到还有着她的过去。
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在陋巷中。这种巷子,用上海话讲叫「滚地龙」,成片成片的破屋,多建在河浜边。住在这的都是解放前来上海逃荒的穷人,只靠卖苦力度日,有个棚遮蔽风雨,已经满足。现在,「滚地龙」只出现在城市历史资料照片中,黑压压的一片,是低矮的屋檐和黝黑的河水。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滚地龙」却远没有照片里的可厌。那时,夏天是可以尽情地打赤膊的。月夜,光着膀子,伏倒在妈妈身边,敞开着大门睡觉的乐趣永远回不来了。依稀还记得,妈妈轻摇着小扇,送来阵阵凉风。我喜欢把头枕在她的臂膀中,她的皮肤总是凉凉的。
住在「滚地龙」的家庭,几乎没有富足的。从今天的生活标准回望,当时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辛。但妈妈就像个魔术师,在很长的一段岁月中,竟从未让我感觉到过贫穷的可憎。她特别擅长精打细算,有一本小小的笔记本,以她略显笨拙的笔记录下了家庭开支。那时候我长得矮小,据说多吃鸡蛋能让男孩子长个,于是在那本帐册中,频频出现了鸡蛋两字。
有两年,我的学校离家很远,清晨五点就必须起床坐公交车上学。每天四点半,妈妈就会准时把我叫醒。我恋床,她便打醒我。我揉着惺忪睡眼盥洗时,她就为我准备早饭,总有一个鸡蛋。我什么都收拾好了,就边吃早饭边抱怨早饭的千篇一律,弄得每个早晨也都千篇一律。接着出门,冬天天色仍旧漆黑,夏天稍好些,天已经蒙蒙亮,远处泛起鱼肚白。
后来,我住校了。当时叫出租车,在我想来无异于天方夜谭。我的行李,是妈妈踩着三轮送到学校去的。她不会骑自行车,却偏偏会踩三轮,但踩三轮的样子我从未见过,因为她没让我跟着三轮走,而是叫我坐公车,笃笃定定地先去了学校,在宿舍等着她和爸爸。
妈妈是个非常质朴的女人,人很聪明,喜欢文艺,平时会把在报纸上看到的水墨画给剪下来,偷偷贴在小本子上。我觉得,如果她生活在书香门第,或许能成为一个诗人,虽然我从未看过她写的任何一篇文章。
她喜欢听音乐。夏夜,别人家聚在一起看电视,她却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打开无线电,调到播音乐的频道,听着音乐吹着微醺的晚风。我想,那是百分百属于她自己的时刻。她尤其喜欢二胡,咿咿呀呀,在朦胧的夜色里显得有点凄凉。
她是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但并不太愿意表达出来,往往给人内向甚至有些冷漠的印象,不过我知道她对于我、家人乃至朋友,都有着很多爱,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了她力所能及的一切。
那年立冬,妈妈的墓碑终于立下了。我偷偷转到墓碑后,抚摩那特地刻下的八个字。谁都知道,这是取自唐人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那八个字,鲜红鲜红的,精神漂亮,新鲜得让我觉得和已故去的人显得如此不相宜。
有时候我想,这世界是个奇妙的循环,「太阳底下无新事」,也并不见得就多「新人」。人走了,一切都消散了,但因为我们的天真,使我们更愿意相信,会有一双眼睛,在某个神秘的地方,看着我们,不管你跌倒还是大步流星地前进,都仍然无私地爱着你。
李密以【陈情表】流芳百世,文中有「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的句子。妈妈过早的故世,对我而言当然是天大的遗憾,最深切的遗憾,就是「无以为报」这四个字,以至于在马路上,每每见到白发苍苍,身材瘦削的老妪,我都会感到突然袭来的忧郁。
快到母亲的忌日了。终于写下一篇文字纪念了妈妈,算完成一个小小的心愿。写得不好,也没有什么夸饰,因为朴素才符合她的一生。
文字草草,心止如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