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新农人」的兴农策——山东惠民返乡创业青年走访记

2024-01-13新闻

新华社济南1月13日电 题:「新农人」的兴农策——山东惠民返乡创业青年走访记

新华社记者陈国峰、高天

隆冬腊月,是老一辈农家人冬闲的时节,「新农人」赵文鑫却一刻也闲不下来。一排排温室大棚里,刚收获完一季蔬菜,他又忙着指导工人给甜瓜苗定植。

「80后」赵文鑫已经与这片土地打了十几年交道。他笑称自己这个「新农人」已经是「老把式」。2010年,赵文鑫从国外大学毕业,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一头扎进了农业这片「蓝海」。

「在国外读书时,看到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我羡慕不已。」创业之初,赵文鑫就锚定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农业项目,建起3.5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和10多个日光温室大棚。

图为赵文鑫的现代化农业项目。(受访者供图)

如今,赵文鑫累计投资10多亿元,建成集「农业+科研+文旅+教育」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园区,并辐射带动2600多户农户通过特色种植走上致富路。

惠民是个农业大县,近年来大批在外青年返乡创业,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引来「源头活水」。

记者近日走访当地多名返乡创业青年发现,跟赵文鑫一样,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善用先进农业技术成为这些「新农人」鲜明的标签。

2001年出生的赵立广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胡集镇,跟父亲一起承包了400亩土地种植小麦和玉米,闲暇时帮周边村民测量土地、操作农机、进行飞防作业,还会给他们科普农业技术。

在赵立广的影响下,他的妻子杨静也成为一名农业技术能手。「我们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搞定几百亩农田。」赵立广说。

2023年4月,赵立广和妻子杨静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新华社记者高天 摄

注重品牌、熟悉市场也是返乡创业青年的优势。「我回来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扩大养殖规模,二是建立销售渠道。」赵洪鹏家中一直从事蛋鸡养殖,但规模不大。他回乡后注册成立滨州正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6万只鸡的养殖规模扩大到35万只。

为拓展销路,赵洪鹏注册「德顺祥」品牌,通过电商、超市等渠道实现自产自销。「有了品牌和渠道,鸡蛋价格可以自己做主了。今年我还要再建一栋鸡舍,增加10万只蛋鸡。」

「知晓政策,也是青年人才区别于老一辈的明显特征。」惠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树光说,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政策,从扶持政策中汲取事业发展动力。

皂户李镇是北方重要的苗木交易集散地,当地掌握苗木嫁接技术的人员数以千计。「但一直都是在镇周边找活儿干,主要集中在六七月份,没有活儿就闲下来了。」2012年,「90后」王松回乡创业,组织苗木工到全国各地开展嫁接技术服务,让三四百人长年有了活儿干。

他还吃透政策,申请获批苗木嫁接培训和考试资质,让1500多人实现持证上岗。如今,皂户李镇的苗木嫁接技术更加标准化,产业发展更具竞争力。

据孙树光介绍,针对返乡创业青年的现实需求,惠民县加强政策供给,专门出台回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十条措施,比如「一对一」做好创业政策解答、技能辅导、信息共享、跟踪培养,对一些好项目优先保障用地,可发放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等,吸引青年人才向农业扎根、往农村流动。